近日,央视发布了一则新闻,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今年出现了近十年最大的降雨,周边河水水位上涨,一些河水漫溢到沙漠中,形成了大量湖泊,蔚为壮观。现在如果有人坐飞机,飞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上方,肯定也会发现一个个湖泊如同大小不一的蓝宝石一样,点缀在大地之上。
看到这里,很多网友都会有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今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会有那么大的降雨?为什么水体在沙漠中会形成湖泊?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塔克拉玛干沙漠会不会变成一个面积巨大的绿洲?
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燥的气候
从目前世界上沙漠的分布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南北回归线附近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形成的热带沙漠、处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的内陆沙漠以及处于沿海背风坡地带的沙漠,第一种情况最典型的代表是撒哈拉大沙漠,第二种情况的典型代表是澳大利亚中西部沙漠和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三种的典型代表为南美洲的阿塔卡玛沙漠。虽然三种沙漠的成因都不相同,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成因,那就是降雨量稀少。
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它的形成历史很长,与青藏高原的抬升、塔里木盆地的形成直接相关。从地理位置上看,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处区域距离地球上的海洋都非常远,再加上周边众多山脉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很难到达这里。
据常年的监测数据,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年平均降雨量仅有100毫米左右。而沙漠中由于光照十分强烈,白天气温很高,在夏季沙漠地表经常出现70摄氏度的高温,再加上这里风力很强,造成蒸发量十分旺盛,平均下来每年有3500毫米之多,因此气候非常干旱。
为什么塔克拉玛干沙漠会出现暴雨?那么,既然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此干旱,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强烈的降雨呢?近年来,如果大家比较关注我国气候的话,会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有时会出现暴雨天气,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洪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对于沙漠来讲非常罕见的情况,这既有全球气候发生紊乱的原因,也有区域极端气象事件的具体表现。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持续加强,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今年夏季很多地区又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持续性高温天气。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在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冲击青藏高原,与此同时湿热的暖空气也会随之进行输送,有一定几率越过青藏高原而向北继续挺进,然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附近与同样活跃的冷空气相遇,从而产生了非常剧烈、非常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的大暴雨。
此外,全球变暖导致了东亚夏季风降雨带的北移,无论是我国的华北还是西北地区,近年来降雨量比历史平均水平都高出了不少,西北地区很多戈壁变成了绿洲、披上了绿装,这既与我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关系,也与我国气候带的变化密不可分。
下暴雨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水最终走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降的暴雨,最终有3个走向:一个是部分水下渗到沙漠的下部,并可能与沙漠底部的地下水(河)相通,沙漠中的绿洲就是因为有地下水(河)的补给才能长期存在。
第二是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大部分的水都蒸发了,并在风力的影响下输送到其他区域。
第三就是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多余的水便会通过漫溢、原地积存等方式,并沿着沙漠地势的走向,在一些低洼区域聚集起来,形成沙漠洪水或者许多点缀在沙漠中的湖泊。
在水体聚集的区域,依靠水体的滋润,的确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地表植被开始生长,甚至有的区域植被覆盖度还会有明显的提升,有种将要变成沙漠绿洲的趋势。但是,这种状态能够持续下去吗?
大暴雨并不能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绿洲沙漠要想变为绿洲,水是第一位的,必须要有支撑绿色植物和生态系统存在的持续性水量、充足性水量才可以。但是,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说,其降雨多集中发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虽然有时降水量很大,但持续时间都很短。该区域无论是总体的气候特点,还是沙漠生态系统的变化,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并不会因为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或者几场大暴雨就能轻易改变的。
一旦沙漠里的暴雨停止,那么还会迎来长期的持续性干旱甚至高温,在高蒸发的作用下,原本聚集在低洼处的水体就会慢慢干涸,与此同时,通过反复冲刷和沉积作用,在低洼处也会汇集越来越多的矿物质,加重盐碱化程度,因此短期生长出来的植物,也会因为上面两个方面的原因而快速枯萎死亡。
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面积巨大的沙漠,我们目前对其治理的措施仍然是以“控”为主,即在沙漠的边缘地带,依靠巨大的投入和人力,来种植相应的绿色植物,并提高它们的成活率,从而延缓或阻止沙漠的扩张。
而对于沙漠内部,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想要通过源源不断输送水源或者实施大型的水利设施来达到改善治理的目的,还不可行,毕竟治理难度极大、投入成本太高,而且可持续性极低,没有什么性价比可言。
#罕见!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众多湖泊,场面壮观#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