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咸丰皇帝在给内务府的折子批示时,明确表示 “公主家用不饶,朕所深知”。也就是说,清朝公主经济困难,咸丰皇帝早就知道。

根据对有关资料的统计,咸丰时期的和敬公主府,每年收入约为八千九百余两白银,然而实际花销却达到了每年约用一万四千余两白银,清朝的公主府居然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甚至连皇帝都感叹公主的窘境。

清朝为什么有皇家园林呢(皇室贵族金枝玉叶)(1)

那么,清朝公主为什么生活拮据呢?清代公主之所以生活拮据,根源就在于其公主的身份。身为皇家后代的公主,吃喝用度由皇家负责,所以自身并不富裕。同时作为公主必须以大局为重,生活中处处存在身不由己的状况。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许多方面都吸取了前朝,尤其是明朝灭亡的教训。

明朝末年,皇室成员作为天皇贵胄,不仅从朝廷之中分享赋税,不足的地方,还要从地方政府之中吸血。甚至仗着自己的权势,疯狂兼并土地,最终导致流民四起,农民起义不断。清朝吸取明朝宗室的教训,将宗亲公主们牢牢束缚在京城之中,吃穿用度也由皇家照料。看似十分美好,但却造成了清朝公主们一生的悲剧。

环境因素了影响公主的财政

1.公主的俸禄也不多

清朝为什么有皇家园林呢(皇室贵族金枝玉叶)(2)

公主属于皇亲国戚,金枝玉叶,自然也有一份俸禄可拿。根据《清史稿》记载,公主的俸禄约为每年三四百两银子、三四百斛米。《清会典事例》记载,亲王年俸银10000两、俸米10000斛,郡王年俸银5000两、俸米5000斛。相比之下,公主的收入就非常低了。不过与清朝普通百姓,一年花费不过二两银子相比较,这样的一份收入,其实已经不低了。公主的俸禄,虽然比不上朝廷中一二品大员,封疆大吏的养廉银,但是没有尺寸之功,却坐享天下人的供养,朝廷给与公主的收入,算来已经不低。

人的本性便是贪婪,对于皇室成员来说,一万两俸禄也不多,三四百两俸禄也不少。这些俸禄对于公主来说,最起码衣食无忧是可以确定的。

那为什么要说公主的俸禄其实也不多呢?这其中的原因,与封疆大吏们的哭穷是一个道理。虽然看起来这些人有朝廷的俸禄银子拿,还有从老百姓中征收而来的养廉银,但是实际上,封疆大吏们的开销并不少,毕竟整个官衙之中,只有官员能够食朝廷俸禄,而小吏,却是从官员们的口袋里掏钱糊口。因此官越大,管的事情越多,也就意味要给更多的人开工资,再加上高官们都要上下打点,阿谀奉承,礼节人情上的来往也是必不可少,一来二去,高官们那点可怜的养廉银早就不够用了,不得不贪也算是古代官员的特色。

公主一举一动均关系皇家颜面,在有些事上可不能马虎,花的钱也就比较多。虽然公主府中的主要开支由皇室承担,然而公主的儿子和女儿的丧葬嫁娶,却还是需要公主掏一部分银子。还有就是侍奉公主的人,在公主出嫁时他们都由朝廷发放俸禄,但是这些人死去或者离开,朝廷就会停止发放那一份钱粮,公主再重新招人服侍,就必须自掏腰包了。久而久之,走的人越来越多,公主掏的钱也就越来越多。还有诸如过年过节的花销,赏赐的开销,人情往来的开销,这些朝廷都不管,只能花公主自己的钱。因此相比开销,公主的俸禄其实并不多。

清朝为什么有皇家园林呢(皇室贵族金枝玉叶)(3)

要说明的是,清朝规定在公主薨逝以后,公主府的相关人员和财产由内务府负责收回,所以这就导致驸马爷不会将自己的大量财产放到公主府中。而且公主在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主花的还是自己的钱。

2.缺乏财富管理

公主从小在深宫之中长大,虽然清朝对于皇家后裔的管理比较严格,但是公主们最多也就是知书达礼而已,要说理财,公主既没有相关的知识,也没有参与理财的想法。清朝的驸马爷在公主府中处于从属地位,也难以在理财方面发挥作用。清朝时公主府由一位总管内务府大臣负责打理。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管理。总管内务府大臣并不派驻在公主府,对于理财经营,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古人讲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总管内务府大臣是公主府的最高管理人员,他不做的财富管理,谁又敢越俎代庖,去干这吃力还不见得能讨好的事情呢?

清朝为什么有皇家园林呢(皇室贵族金枝玉叶)(4)

财富的积累在于开源节流。既然无法开源,能够做到节流,那也能够极大的缓解公主府的经济困境。但是,在讲究皇家颜面的公主府中,谈及节流岂不是天方夜谭?

最为大家熟悉的例子,就是红楼梦中贾府的开支问题了。迎春,探春,惜春都是贾府的千金,每月领着二两例钱,吃穿用度和胭脂水粉的钱都有贾府供给,但是他们姐妹的生活并没有过的多舒心。采买来的胭脂水粉都是不中用的次品,想吃点特别的东西还得拿钱去厨房买,报信送东西的小厮和婆子还要给赏钱。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尊贵之家中,花一份钱,只能用次等品,花两份钱,还得手下的仆人不怕触怒了采买,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公主府中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前文提到,一旦从皇宫带出去的人死去或者出嫁,内务府就会消减这个人的俸禄,但是,对于年老而又患病的人,公主府一方面要出钱,以示皇家仁厚。另一方面,还有重新招人进来顶替生病的仆人干活,这一进一出,开源节流就都难以做到了。

公主其实身不由己

1.制度对公主的约束

清朝为什么有皇家园林呢(皇室贵族金枝玉叶)(5)

我们一般会认为公主们都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着。但是从史料上来看,清朝的公主们,十分受到朝廷制度的束缚,而这种束缚,正隐藏在朝廷对公主府看似事无巨细的制度安排上。

清朝公主在出嫁以后,应当修建一座公主府,用来作为公主的生活起居之用。朝廷也会派专人来对公主的生活起居进行安排,不仅仅是前文提到的总管内务府大臣,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职位,例如:长史。

然而,在职场中打拼过的人都知道,月薪两三万的程序员,也会羡慕月薪四五千的公务员,这不在于一时的薪酬,而在于长远的发展。程序员在一定年龄以后,如果没有做到管理岗,肯定是不如新来的年轻人干劲足,知识新,很容易在职场中受挫。而在一定年龄以后,公务员或许已经甚至加薪,养老看病不愁,甚至有大把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这“职场遭遇记”也对公主府的人员适用。

据记载,公主府中服侍的佣人地位低于皇宫中的佣人,升迁速度慢,而且可能根本得不到升迁。根据《奏为办理公主府第事务不力自行议罪事折》记载,寿庄公主府需要更换长史,但新长史却不是由公主府的护卫中升任,因为 “恐难得其人”,所以朝廷另选人接替。公主府中的人事安排,按制度公主难以插手。这对佣人们的热情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谁会愿意天天卖力干活,却根本没有升迁的机会呢?

2.公主毕竟是女人

清朝为什么有皇家园林呢(皇室贵族金枝玉叶)(6)

清朝的宗室政策中,公主成亲,并不是公主下嫁到驸马爷家中,相反,却是驸马爷成为皇室的一员,这就有一种“倒插门”的意味在里面了。虽然倒插的是皇室的门庭,讲起来好听,真要过起日子来,却就不是那种寻常人家的样子。在公主府中,公主居于主导地位,驸马,子女以及亲属们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内务府派出去的人员则是一种辅助公主的存在。

直到道光年间,驸马爷本人以及他的父母,与公主相见时,仍然需要用君臣之礼,每次见面都要给公主请安,如果公主有奖赏的话,还要给公主磕头谢恩。这驸马爷也当得实在是太窝囊,哪里是娶了一个媳妇,分明是娶了一个大爷回家,试想这样的一副做派,哪位驸马爷愿意好好与公主亲近?

《清稗类钞》中还有记载,说公主婚后 “驸马居府中外舍,公主不宣召,不得共枕席”之说。也就是公主成婚以后,驸马居住在公主府的外院,没有公主的召唤,就不能跟公主睡在一起。这样一种女强男弱的局面,在一个普通家庭或许还能继续下去,但是在公主府这样的大家之中,公主作为主导,直接造成了府中男性角色的缺失,没有男性主心骨的家庭,最为直观的后果就是公主府的经济困境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总结

公主本身代表着皇权的某种延伸,因而才会受到种种的限制。如果公主毫无节制索取,必然会造成宗室靡费的问题。清朝公主的生活并不是无忧无虑,相反,却是时常要应对府中入不敷出的经济困境。公主府经济问题的出现,既有公主府缺乏理财手段和能力,人浮于事的原因,也有更为深层的制度和约束,以及皇家至尊文化的影响。虽然皇帝也经常亲自过问公主们的生活,但是这种关心与过问只是出于一时热情,偶尔的赏赐无法给与清朝公主长久的经济保障。

清朝公主经济和生活上的双重困境,导致了这些金枝玉叶们虽然生在皇室,却终究无法像寻常家庭一样,男恩女爱的生活在一起。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清稗类钞》

《清会典事例》

《清宫内务府奏销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