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四年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各种奖项拿到手软,而有的人却拿不到一张大学毕业证?这背后究竟有何原因?我是辅导员钱小胖,和你聊聊大学的那些事儿。作为小胖头条号的第一篇文章,想来想去还是从自己的本行说起。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小胖是某211高校(现在叫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线专职辅导员。13年工作至今,连续负责了七届的毕业生工作,每年也都会遇到开篇的那一现象。今年一月初,小胖的一名学生在大学生涯的第五年终于掉队了,因为过高的挂科分数以大三学生的身份被退学。上个月,大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学院一位近三十年教龄的专业老师在看到学生成绩强烈区分之后颇有感慨地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为什么高考时只是十分八分的区别,进入大学之后仅仅两个半月就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不经意地看了几个网络上推荐院校专业的所谓规划指导老师的视频,竟然有了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大部分的所谓还在热衷于给学校或是专业依照某种数据进行排名,然后推荐哪些分数段的学生可以报考哪些院校专业。最终的目标是达到分尽其能的效果。也就是土语讲得不瞎分。原理上没有错,但实际操作上就会有问题。报志愿不是在菜市场买菜,不同的院校专业哪有什么客观地排行榜?每年各机构的大学排行榜出版之日,就是各高校的质疑观点出产之时。想来也是,一所医学类院校和一所财经类院校比较本就是关公战秦琼。而用就业率、学术论文等指标衡量只能说你的想法太天真了。所以,各种报考规划老师在我看来最大作用就是告诉你中国有这些院校,有这些学科,有这些专业。而且换个人推荐也许次序排名就大有不同。
而今天我想聊的是比“不瞎分”稍微重要一些的事。这几件事做好了,即便“瞎分”也是可以挽救的;做得不好,纵然你的志愿是最优解,也难以保证有好的未来。这几件事是那些失败者的共性问题。以下部分学霸请忽略,学霸家庭有选择性阅读。
第一件事:你是什么时候知道你选择的专业是做什么的?
每带一批新的学生我都要逐一问他们,专业的选择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家长的选择。欣喜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家长做主导的比例依旧很大。从人口结构上看,现阶段学生的学生父母最晚要在本世纪头两三年毕业。2000年至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在370万左右。而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至少在近几年,父母双方均非大学毕业的学生依然要占据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大部分的学生是不知道大学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模式。而即便是大学毕业,你就能保证了解所有的专业?大学的专业名称可不像语文数学外语一打眼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小胖当年报志愿的时候填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满以为是计算机类的专业,直到第一天上课才知道我竟然算是数学系的学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前缺少生涯规划教育。生涯规划一般作为大学的一门课,可在初高中教育中却有所缺失。我一直认为,在初高中的生涯教育有重要作用。大学的生涯教育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专业,大部分学生在专业上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而初高中则有大量的机会去寻找与自己匹配的发展方向。我的大学室友在入学之前就已经知道本专业的学业内容与发展方向,也是自己确定的报考专业。在我们都还迷茫专业前景时,他已经棋先一招开始学习后续的课程了。专业学习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个体存在天分的差异。随着课程的深入这种差异越明显,甚至有时无法通过努力来弥补。有些学生天生就不适合学一些专业。我遇到过一个色弱的学生来学习化学专业,因分不清化学反应的颜色而经常实验课不及格。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的规避掉志愿选择的盲目性。特别是认为不瞎分就是好志愿的学生与家长要更正一个观点,分数合适不是最终重要,专业合适才是最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可以掌握一些分析方法(如九型人格,MBTI等),对子女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我认为一个好的志愿填报是父母与子女双方妥协的结果。子女要在保持对理想的坚守,同时要参考父母基于人生过往道路提出的意见。父母也不要强加自己的观念于子女,而是要分清利弊作出建议。家庭保持有效的沟通,作出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下,现实之中想要完成是不容易的。
第二件事:高分数≠好习惯
大学教育与初高中的教育一大不同是课余时间大大增多。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未来注定要与坎坷相伴(天才除外)。经常会有高中老师在激励学生学习时说,拼过高考进入大学就轻松了。是这样么?可以是,更可以不是!高考结束之后一本上不去去二本,本科上不去去专科,专科上不去可以复读。总之无论结果如何,大部分人拥有选择的绝对主动权(高中毕业直接就业除外)。可大学不是,毕业后面临的是平等的双向选择,选择的主动权不会一直在手上。高中毕业生之所以有主动权主要在于有复读这一选项。哪怕已经是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只要说一声我不喜欢依旧可以潇洒地复读。可在就业、考研面前又会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潇洒。要不大学咱也复读……。
教育从业者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我的一名同事曾经说过这样的一件事。她在和她的一名学业预警学生家长通话的时候,学生家长反问道:老师,我家孩子考进你们学校的时候的高考分数是专业的前几名,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你们学校是怎么教育的?当时我还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也会反思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是否还有纰漏。直到我遇到了我职业生涯里第一个退学的学生。对于这名学生,我曾经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去寝室叫他起床,看他洗漱,带他上课。结果是我前脚刚走,他后脚就走出课堂。我们再管理也叫不醒装睡的人。而你是否是需要这样去管理的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最核心的竞争能力,特别是自律与自学能力。而且越是好的学校对这种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你可以考一个很高的分数,进入到一个很好的学校,但是你的学习习惯足以支撑你在这所学校立足么?我经常会拿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来和我的学生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就在于对课余时间的把握。所有大学里面你可以不忙,但是也可以很忙。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奢求一夜之间就从被动学习状态过渡到高效的主动学习。提前了解大学的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的学习计划表
在和一些学生交流的时候,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求职与考研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院校或者专业等级不达标。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客观这种现象确实会存在。985与211院校虽然说有些入选会存在一些争议,但绝大多数是符合大众认知的。培养质量的平均水准有保证,对用人方来讲节省成本。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自主学习可能是最好的出路。毕竟评价人才培养的标准除了专业成绩之外,还有社会认可这一维度。用学术成就、比赛奖项、扎实学识做支撑逆袭的例子还是屡见不鲜的。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用的。习惯的养成不妨从写日记开始,每天都要学些自己不会的。就像《奇葩说》辩手杨奇函的名言:你今天变得更博学了吗?
你今天变得更博学了吗
第三件事: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正视
工作以来对我而言最难的一件事就是与学生家长沟通。就像前面讲述的同事遇到沟通障碍是经常遇到的。主要原因也是之前提到的,大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大学的教育模式与初高中的区别。加之考虑到维护学生的自尊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不会过多联系家长。但有一类问题经常会引起家校沟通障碍,那就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家校经常因对学生心理状况认知不同而产生的不愉快时有发生。学校认为家庭不配合,家庭认为学校没事找事,真实的状况又需要专业的机构来判断。所以一提到心理问题,相信没几个人敢打包票说自己的处理方式是最好的。需要注意的是,心理问题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环境的不适应,学业的压力,情感的波折等都会引发心态的变化。近年来,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比例逐年升高,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毕竟和其他相比,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你真的那么确定孩子的心理状况?这件事,需要各家庭重视。
圆圆小胖,一家之言。如有观点,不吝赐教。下次想聊聊院校选择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