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创作丰富,作品结集约有80多部,其作品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了乡村人物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主要作品: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二、我会写组词

腊:là(腊八、腊肉、寒冬腊月)

粥:zhōu(腊八粥、白粥、僧多粥少)

腻:nì(油腻、腻歪、玩腻了)

咽:yàn(咽气、吞咽、狼吞虎咽)

匙:chí(汤匙、茶匙、大匙)

搅:jiǎo(打搅、搅拌、胡搅蛮缠)

稠:chóu(浓稠、稠密、稠人广众)

嘟:dū(嘟念、嘟囔、嘟嘟响)

肿:zhǒng(肿胀、肿块、消肿)

熬:áo(熬夜、熬粥、熬药)

褐:hè(褐色、褐土、褐煤)

缸:gāng(水缸、鱼缸、烟灰缸)

脏:zāng(肮脏、脏土、脏兮兮)

三、多音字

匙:chí(汤匙)shi(钥匙)

咽:yān (咽喉)yàn (咽下)yè(呜咽)

劲:jìn(费劲)jìng(劲敌)

四、近义词

合拢——聚拢 叹气——叹息 预备——准备

沸腾——鼎沸 惊异——惊奇 搅合——掺合

资格——资历 反抗——抵抗 猜想——猜测

有声无力——精疲力竭

五、反义词

沸腾——沉寂 整齐——杂乱 浓稠—稀薄

反抗——顺从 清楚——模糊

六、理解词语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呻唤:呻吟叫唤。本文指锅子中的腊八粥因受热而发出声音。

碗盏:碗。

搅和:混合;掺杂。

松劲: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造句:胜利在望,我们不能松劲。

孥:儿子,或指妻和子。

惊异:惊奇诧异。

不消说:不必说。

噗:形容水、气挤出等声音。

七、句子解析

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提到腊八粥,就立刻产生一种

甜甜的腻腻的感觉。这样写起到了一定的强调作用。

2.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八儿欢喜至极。

3.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

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叹气”“呻唤”把熬煮腊八粥的样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突出了八儿的可爱与嘴馋。

4.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一锅粥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的诱人,

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

八、问题归纳

1.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2.八儿美妙猜想中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八儿猜想栗子稀烂,饭豆肿胀,花生仁儿面面的,枣子大了三四倍,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这种种美妙的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3.“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4.八儿为什么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

5.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人人喜爱腊八粥。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以及怎样煮腊八粥。

第二部分(2-19):八儿等吃腊八粥。写住方家大院的八儿等待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

十、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腊八节那天喜得要发疯了,高兴里藏着对腊八粥的馋。听妈妈说要到夜里才能吃粥急红了眼,装出要哭的样子,其实是一副馋像。“你吃三碗我吃三碗”“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在这讨价还价中那副馋样再也藏不住了,已经完全挂在了脸上。馋样还表现在八儿吞咽着口水想象锅中腊八粥的样子,吃一枚特别大的大枣时,吃饭时一碗接一碗狼吞虎咽的样子。

二、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三、“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范例一

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范例二

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散发着浓浓的肉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里呢?

图文讲解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1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2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3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4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5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2)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3)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4)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5)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6)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7)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8)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69)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70)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71)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2腊八粥搜狐网(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知识点及课堂测试题)(72)

课堂测试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 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 》《 》、散文集《 》等。

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

(4)塞( )外并不闭塞( )。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2)她把那丝chóu( )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 )的粥。

(3)杯zhǎn( )碗里chéng( )放食物。

4.理解词语。

(1)嘟囔:

(2)( ):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

5.感知课文。

本文以“ ”为线索,写了八儿 粥—— 粥——猜粥—— 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

第二课时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油腻(nì) 嘟囔(dū) 腊肉(là)

B.肿胀(zhǑng) 沸腾(fèi) 孥孥(nú)

C.锅铲(chǎn) 搁置(gē) 栗子(sù)

D.唾沫(tuÒ) 焖饭(mèn) 奈何(nài)

2.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 ,你就吃两碗半…… ”(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 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纪念我 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惊喜。你能照样子也来写一写吗?

一衣带( )落石( )生入( )里逃( )离死别

牛鬼蛇( )通广( )快人( )口如( )览无余

手无寸( )证如( )清水( )而不( )事求是

虎口余( )死存( )羊补( )不可( )门而入

答案

第一课时

一、1.沈从文 边城 长河 湘行散记

2. (1)yān yàn (2)jìng jìn (3)quān juàn (4)sài sè

3.(1)栗 (2)绸 稠 (3)盏 盛

4.(1)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无可奈何 (3)肿胀 (4)内容混乱的。

5.腊八粥 盼 想 看[来源:学,科,网]

二、1.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2.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第二课时

一、1.C 解析:“栗”应读“lì”。

2.(1)拟人 (2)反问 (3)反问

3.(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二、1.五代人。母亲、“我” 、“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来源:学科网ZXXK]

2.腊八粥。“我”的母亲纪念她的母亲、“我”纪念“我”的母亲、“我”的第三代孩子纪念周总理。[来源:Zxxk.C

三, 水,出,死,生

神,大,心,一

铁,山,秀,实

生,亡,牢,破

我是梵果教育,关注小学孩子的学习。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或者收藏,同时我们平台有海量的学习资料及各年级部编版语数英电子课本,需要的请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