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故乡最初的认知就是家,我家在这里,父母在这里,故乡就在这里,可实际上并不是,为了生计,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出去打工,我父母也在其中,可是父母在的地方是家,不是故乡,故乡对我来说意味着我的童年,我生长的地方。

读书时很喜欢一句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仅是崇拜诗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是第一次对于故乡有了一丝牵挂。看到新闻里经常出现的华侨寻根之旅,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心中安土重迁的思想已经没有那么深刻了,毕竟祖国的交通网已经很发达,“坐地日行八万里”不是梦想。

我是个很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在这胡思乱想中,故乡占据一席之地,春天柳树发芽,夏天下雨抓鱼,秋天天高气爽,冬天白雪皑皑,有欢乐,有伤怀。所以,家乡的伙伴早已结婚生子,而我也多年未归乡,我想用文字记录下我的故乡四季的故事。

故事一:抽毛缠。

“抽毛缠”就是“抽毛线”,估计是很多孩子春天的盼望,千禧年附近,虽然不缺吃穿,可是零食还是很匮乏。农村不缺茅草,很多人家把它栽在田间地头,作为田地的分界点。毛坯房,也需要它来做房顶来遮风挡雨。

春天万物复苏,攒了一冬天的力气,茅草第一时间感知春意,没几天就长得有小腿高,到那时候,20分钟的放学路,要延长到1小时嘞,大家一起成群结队的去抽毛线,吃起来甜滋滋的。那时候我和伙伴们的秘密基地是一条水坝,人迹罕至,长满了茅草,放学时去抽,每次都攒了很多,想要第二天早上带给同学,可家里那时没有冰箱,第二天就已经不太好吃了。

慢慢地“毛缠”就长大了,开了花,可真漂亮呀,那时候我们采来当做我们过家家的拂尘,摸着不存在的胡子,把自己当做老神仙。

以为我们就放过茅草了吗?也亏得它生长旺盛,野地里都是它,要不然我们这些熊孩子要把它薅光。那时候就会跟着小伙伴一块去放牛,牛在那边悠闲地吃草,我们也不会闲着,去扒茅根,茅根白白胖胖吃起来甜滋滋的,我们把它当做“小甘蔗”。

以前真的是精力充沛呀,为了一点吃的,漫山遍野去寻找。

农村童年趣事大全(农村孩子的童年趣事)(1)

毛线

农村童年趣事大全(农村孩子的童年趣事)(2)

茅草花

我有很多故事,想要讲给你们听,奈何精力有限,我尽量娓娓道来。

你们小时候有抽过毛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