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里的事

下面要讲的这个故事,是听我父亲讲的。那时,我很小,大约在七八岁以前。听他讲了很多遍,有时候是在田地里干活时,一边拔着垄背上的杂草,一边听他讲的。有时候是在傍晚,夏夜里吃了晚饭,天色已经很黑,后院的院子很长,很大。碗筷还没有收拾,我、母亲都在饭桌旁边静静坐着,他又讲了这个故事。还有,在别的什么时候,他也讲过。反正他很喜欢讲,我也很喜欢听。下面记录的,就是那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只剩下他和老娘两个人。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差不多到要饭的地步了。到了过年的时候,人家都在放炮仗,包饺子,过大年。他家里当然还是什么也没有。

过年了,人家都在炖肉,包饺子什么的。整个村子都在一种肉香年味儿里。可这户人家里什么也没有,只能在那里饿着。

黄鼠狼和鼬子有什么区别(锅底扣了一只黄鼬)(1)

到了晚上了,老娘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哼哼着叫起来,再没饭吃,怕是要饿死了。穷小子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说:娘啊,没事儿了。你等一下。我知道哪里有吃的了,我出去一会就回来。

穷小子去了哪里呢?他来到村东面的土地庙里了。他知道那里有人在上供,什么也有:饺子,大肉丸子,白菜豆腐,白馒头更有不少。看看,半夜里,没什么人了,黑古隆冬的他就摸了过去。伸手就抓,把什么馒头包子饺子的,抓起来,塞到怀里,用破棉袄一裹。再看,案桌子上还有两碗粉条肉菜。

——又想插两句。我们这里说的粉条菜,就是东北人所说的“猪肉炖粉条”,在我们这里也叫“大锅菜”。炖肉、炒白菜,泡好的粉条,还有豆腐、肉丸子还有其他的一些过年的好东西,一起放到大铁锅里熬着。这种粉条菜很好吃,很喜庆,过年的时候,串亲戚,待客人都是必备的年饭。平常日里,不过年时,只有娶媳妇才能吃得上,所以又叫“娶媳妇饭”。——回头接上故事:

这可是好东西,可以这两碗粉条菜,怎么带回去呢?想想老娘过一顿年,应该吃顿粉条肉菜啊。穷小子一着急,在庙里一打转,就看到庙门后有口破铁锅了,也不知道是谁丢那儿的。他就顺手抄过来,在门槛上把土磕了磕,又拿棉袄袖子去里面抹一把,就手把案子上的两碗粉条就倒锅里了,转身就走。

一道上,往家里跑。跑着跑着,黑灯瞎火看不清,脚底下一打绊,啪嚓,就趴到当地上。这下子可好了,锅也飞了,菜也洒了,怀里的饺子包子馒头什么的,也摔得满地都是。这下,可把个穷小子气坏了。这什么玩艺啊,绊我摔这么大跟头。他随手这么一划拉,脚底下,就摸到一样东西,反正是毛哄哄一团一窝。也不知道是什么,他伸手把个破铁锅拉过来,就把那东西扣住,一屁股坐在锅底上生气:刚说整点东西吃,也让俺娘过个年,都让你这玩艺给搅了,看我能饶得了你?

穷小子屁股坐在那里,手就往四下划拉,看还能不能再捡回点什么吃的。正这时候,听自己屁股底下有人说话:这是谁啊?把我放出来吧,有话好说。

黄鼠狼和鼬子有什么区别(锅底扣了一只黄鼬)(2)

原来,锅底下扣的是只黄鼬,成精了,成了黄大仙。大仙也过年,多喝了几杯,走到街心中的时候,现了原型,趴在那里睡着了,还碰到这么个愣头青,一下子被扣到锅底下了。没办法,只好好言讨告,求穷小子放了他。

说来说过,穷小子也就把他放出来。黄大仙也了解了他家里的一些情况,就指点他说:你不用急,不用气。回家吧,就带上这口破铁锅,这不,扔到地上的饺子,你捡几个,放锅里回去吧……

黄鼠狼和鼬子有什么区别(锅底扣了一只黄鼬)(3)

按黄大仙的说法,穷小子回家之后就煮饺子。就用那口破铁锅,在院子里挖个土窑,边上架仨瓦片一支,点火烧水。添了多半锅水,烧开水,把捡回来的两三个饺子就扔到锅里。再开锅,你就用笊篱捞吧,满满一锅都是饺子。要什么馅的都有:猪肉韭菜的,牛肉茴香的,羊肉萝卜的,一个肉丸的……反正是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到的都有。捞一碗还有,再捞还有,捞也捞不完。直到屋子里穷小子的老娘实在吃不下了,说一句:哎呀,这回可是吃饱了。话音刚落,再看锅里,什么没有了。

黄鼠狼和鼬子有什么区别(锅底扣了一只黄鼬)(4)

——我很喜欢听父亲讲这一段,他说的这些饺子,我们家都吃过,但不常吃。那时候每年都很穷,大人们每天都很忙。没是没非,不年不节,谁家包饺子呢?所以,吃过的,就记得住。我最喜欢吃猪肉韭菜,不太喜欢吃茴香的。其实,那时候分不清什么肉,猪啊牛啊羊啊,都是有种肉的腥香,分辨不出,也觉得没什么意义,分那么清做什么?直到后来,十多年后,一次吃“羊肉焖饼”,那次好像肉没炒得熟,一股腥膻味冲得脑仁儿疼,又在人家做客,实在不好当面吐回来,只好含着眼泪生吞下去。而后,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也就知道了什么叫做“羊肉”,此后大约十年的时间,再不敢吃这种东西。

故事里,为什么没有粉条菜呢?我也很喜欢吃的,滑溜溜的,小泥鳅一样,用嘴一嘬,嗖地,它自己从喉咙里只钻到肚子里去。香香的,柔柔的。想想,前面说到了,那个穷小子走到街心的时候,不是摔了一跤吗?锅里端的,怀里揣的都扔出去。后来捡的时候,那些饺子可以捡回来,把沾了灰土拍下来,还能煮,粉条菜,连汤带汁的,还怎么收?于是,后面锅里就只有煮饺子的。只是饺子,吃多了,还是会腻味,不如再换品味,来锅粉条菜。可是,端着粉条菜,又怎么把那个黄大仙扣住呢?我怎么才能得到这种机缘?若有的话,敢不敢就把大仙扣在锅下面,用屁股坐住?他若从地挖个洞跑了,回头找我算帐怎么办?不过,还是想试试,主要,故事里那个锅太神奇了,要什么就有什么。

故事后来,怎么样了?父亲讲过好多遍,我觉得他也没准,故事的结尾就讲了好几个,我猜,有的也是他瞎编的。有时候,活干完了,到地头了,要回家吃饭,他就很快地讲一个结尾:后来呢,他娘俩过上好日子,要吃什么就有什么。那还要什么别的?

有时候,他的时间充裕些,又赶上心情不错,他就讲:后来,有人给穷小子说了房媳妇,又添了两个孩子。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有时候,晚上吃完晚饭,又还不困,院子里又凉快,就在板凳上多坐一会。又没电视看,只能多说会话,父亲就接着讲:后来,这穷小子富裕了,觉得只有吃的喝的,还不满意。又去找那个黄大仙,好像是要皮袍子什么的,还要黄大仙的皮袍子,这下把人家惹恼了。回头收了法术,那穷小子又成了穷光蛋一个。还是什么也没有了。我很不喜欢这个结局,觉得前面所有的美好一下子都没有了,还觉得那个穷小子惹人厌恶,所有的那些好吃的东西也没了味道。总之,这个结局不好,我怀疑是父亲不想给我们讲故事了,他被吵得烦了,不想讲了,就胡编了这么一个不好的结局。长大后,听了许多别的故事,也看了几本书了,再回想,另是一种想法,那是后话不提。

黄鼠狼和鼬子有什么区别(锅底扣了一只黄鼬)(5)

那么,这个故事时,父亲到底讲了什么呢?他讲了一个穷小子的故事,和他的娘。据我所知,父亲和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感情不是很好。那是个老魔头一样的人物。爷爷长年在外面上班,好像还在外养了一个小婆,又买了一套小房。家里就剩下一对儿女,和他们老娘。父亲与爷爷的关系不太好,但也从没当面说过他的“恶语”,只是从没提过他的“好话”,也很少提起他,他们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不太知道。所以,父亲的故事里,只讲了“娘俩过日子”,没有父亲的形象,也许是有原因的——他不太知道父亲的角色应当怎么安置。

其次,他讲了一个关于“吃”的故事。当然里面还有一些神异的元素。我是说,如果说父亲,从“吃”字上说起,很容易串起更多的事。

为什么要说父亲呢?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年大康哥说:写你父亲啊!他就是农民中最典型的一个。(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