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将这部剧与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相比较,却发现两者画风迥异:《妖猫传》华丽壮观,美轮美奂,尤其是象征盛唐辉煌的花萼相辉楼的流光溢彩,让人不禁对大唐心生向往而《长安十二时辰》则是如小家碧玉,朴实无华,真实的反映了长安城的芸芸众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长安十二时辰真正的大结局?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长安十二时辰真正的大结局(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人物)

长安十二时辰真正的大结局

《长安十二时辰》甫一问世,便将万千世界都吸引在了那万国来邦的盛世长安,细致精美的场景,仿佛带我们穿越回盛世繁华的大唐,与长安百姓一起度过天宝三年热闹辉煌的上元佳节。

有人曾经将这部剧与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相比较,却发现两者画风迥异:《妖猫传》华丽壮观,美轮美奂,尤其是象征盛唐辉煌的花萼相辉楼的流光溢彩,让人不禁对大唐心生向往!而《长安十二时辰》则是如小家碧玉,朴实无华,真实的反映了长安城的芸芸众生。

圣人—唐玄宗李隆基:从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到年老昏聩,贪图享乐

唐朝时期,皇帝经常被称作圣人。《长安十二时辰》以唐朝为背景,用圣人代指皇帝,其实非常合理。再具体点,剧中的圣人就是指唐玄宗李隆基。

剧中圣人对萧规说的那番话,连第八团的人名都一一记得清楚,确实令人动容,连几近冷血的萧规当时都恍惚感动了。

如果说这表明了圣人记挂着为大唐拼过命的那些小人物,而且对盖将军的惩罚也表明他赏罚有度的话,那么,第八团幸存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盛世大唐,就只能说明如今的圣人已非当年的圣人了,这也与唐玄宗的人生经历完全吻合,年轻时圣明,晚年时昏聩!

太子李玙—挽救大唐的唐肃宗李亨

剧中的太子李玙,其历史原型是唐玄宗第三子李亨,从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

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剧中的林九郎),在开元末年之后的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成为对太子威胁最大的政治势力。在李林甫与太子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中,李林甫多次企图怂恿玄宗废太子,而唐玄宗却几乎从不出面遏制或阻拦宰相李林甫对太子李亨的多次冲击,这也从侧面说明,他是不情愿看到太子李亨羽翼丰满、势力扩张的。

太子李亨就是在这种威胁中战战兢兢的渡过了整整15年,直到安禄山举兵反叛,情况才终有改变。

安史之乱起,太子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三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经历了马嵬坡之变后,李亨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帝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随后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太子李亨在国家危难之际,将平叛重任一肩挑起,并最终平定叛乱,收复长安、洛阳,算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

靖安司司丞李必—四朝老臣李泌,从小狐狸成长为老江湖

唐安史之乱之际,一位颇为神秘的人物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他显达朝堂,却以白衣山人自居,运筹帷幄,屡进良策,人主视为良师益友。这就是中唐政坛奇人李泌。历史上真实的李泌,确实兼具儒道两家风采。

他数次力挽狂澜,救国于危难之际,功成后拂衣归隐山林,深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代皇帝器重。李泌主要有以下功绩:

一、献计平定安史之乱李泌为肃宗制定了平叛的方略:

李泌提出的方略是非常正确的,他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二、协调各方,稳定边疆形势;

李泌在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实力大衰,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对抗吐蕃的策略。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是李泌负责协调唐与回纥二者关系。

三、革除弊端,稳定内政

李泌“事多承平十倍。去其冗员,非常员也”“普增其俸”,大大缓和了朝政中的矛盾。

右相林九郎—一代奸相李林甫

李林甫担任右相19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唐玄宗后期十分亲近李林甫,使得他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

李林甫担任右相期间,先后构陷、打击了太子李亨、左相李适之、四镇节度使王忠嗣、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等人。为了巩固自己的相权,杜绝边关将领入朝为相,还唆使唐玄宗重用在内地没有关系、在朝中没有党援的胡人担任边关大将。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提拔、重用符合自己理念的安禄山和杨国忠,二人最后却不但联手诬告了李林甫,使其被贬为庶人,手握重兵且对大唐无甚感情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还以“清君侧”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

郭利仕——高力士:骠骑大将军

高力士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宦”,助玄宗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身为宦官却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齐国公,权倾朝野但始终忠心耿耿,深得玄宗宠信。

安史之乱后,玄宗失势,但高力士衷心相随,后闻唐玄宗驾崩,高力士伤感吐血而死。

严羽幻——杨玉环:本该青灯古卷,却是身陷凡尘

剧中严羽幻的历史原型就是杨贵妃杨玉环。杨玉环本是寿王李瑁之妃,被李隆基看中,先受令出家,后被李隆基纳为贵妃。

晚年的李隆基极度宠幸杨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李白还特地为杨玉环作诗三首,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也受宠,做到了宰相。

安史之乱后,玄宗逃至马嵬坡,发生兵变,杨玉环被逼自尽,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大唐国殇,安史之乱,大唐就此由盛转衰

从圣人到严羽幻,从唐玄宗到杨贵妃,安史之乱让他们阴阳两隔,却也见证了大唐从盛世巅峰急剧跌落的痛苦里程。

剧中李必被暴民俘虏关押时,他曾说长安今日有风险,暴民回答说,长安城对我们来说每天都很危险。

大鹏展翅九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它飞得高,因此看不见地下的蝼蚁,而龙波说,蚍蜉过处,皆成齑粉。

唐朝的问题并不在于谁大权独揽,也不在于出了几个奸相掌权,更不可能是因为一两个女人而影响国运。真正的原因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阶级的固化,整个体制的僵化, 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却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终至灭亡, 这就是历史周期律的魔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