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篇非常经典的写景抒情的散文。自选入语文教材之后,就有众多教师及名家赏析不止。就本人来说,每给学生讲习一遍,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荷塘月色为什么出名(靠什么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1)

我个人认为,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让我们百看不厌,主要在于这样一些方面:精巧的构思、精致的写景、精美的语言及细腻的情感。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阅读及教学中的一些收获:

一、精巧的构思

精于构思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一大特色,《荷塘月色》显得尤为突出,而最突出的结构特色就是圆形结构的巧妙设计。

文章的行文脉络非常清晰。开篇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接着写道,“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然后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赏着赏着就被蝉声蛙声拉回到现实之中,“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接着就“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想着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这样一“出”一“进”,首尾圆合,精巧至极。

欣赏到《荷塘月色》的这种圆形结构,我就不禁想到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也是这种构思。

《春》的开篇是这样写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结尾是这样说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着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这样一“来”一“去”,也是首尾圆合,精巧之极。作为读者,作为教师,这种精巧的圆形结构,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向学生传授的。

《荷塘月色》在这样的圆形结构中,有两句过渡性的语句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二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两句话不但是文章段落层次的过渡,更是作者情感的转换。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行文上看告诉我们,作者由小煤屑路的散步转入对荷塘月色的欣赏,情感也由之前的“颇不宁静”而沉浸于“荷香月色”的片刻宁静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暗示读者,作者的心绪也由沉浸于“荷香月色”的片刻宁静被蝉声蛙声的热闹拉回到现实之中,内心不宁静的心绪自然也就向往着自由欢乐的江南采莲乐事了,于是就“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样的过渡句使文章三个层次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荷塘月色为什么出名(靠什么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2)

而《荷塘月色》结构的精巧不仅在于此,更在于整个文章的行文明暗线交织,使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品开头写心情颇不宁静,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文章以“我”去观赏荷塘为脉络,以人物的行踪为线索,全文的写景抒情过程,都是随着作者的脚步和视线的移动逐步深化的。

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始终是朦胧的淡淡的,而这种朦胧的淡淡的情感(暗线)就是随着作者的行踪(明线)而变换而交织。具体表现为:

明线是作者的行踪,家门——小煤屑路——荷塘——小煤屑路——家门。

暗线为作者的情感,不宁静——淡淡的哀愁——片刻的淡淡的喜悦。

这种明暗线交织的构思,使得文章的情景交融不露痕迹,犹如浑然天成。

二 、精致的写景

《荷塘月色》最令人称道的地方还是在于景的描绘。文章三个段落围绕荷塘月色,选取不同角度,抓住不同景物,运用不同手法,可谓特色各异,令人欣赏不已。

首先、一个月夜,一个荷塘,作者能够随着行踪的变化,随着视线的变化,把她写得极有层次。

从大的角度来说,从月色下的荷塘,到荷塘上的月色,再到荷塘四周的夜景,随着作者的行踪及视线,依次展开;

从小的角度来说,写月色下的荷塘,视线由高到低,由上而下,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写出了月色下荷塘的静、美,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写荷塘上的月色,视线也是由高到低,通过荷塘里的青雾、叶子和花写荷塘上的月光,通过灌木及杨柳落在荷叶上的影子写月影,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月光的朦胧、美妙,再次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写荷塘四面的夜景,作者的视线由近而远,从视觉到听觉,通过写树色、树姿、远山、路灯光、蝉声蛙声,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情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出名(靠什么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3)

其次、在三段不同的写景中,在手法的运用上各有不同,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

第四段写月色下的荷塘主要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来描摹荷花的情态,特别是博喻(把荷花比喻成“明珠”“星星”“美人”)及通感(“荷香”比喻成“歌声”)的运用,把荷花的神韵及荷香的断断续续描摹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这其中又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让作者在朦胧静美之中享受着那“无边的荷香月色”。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却舍去前面修辞格的运用,主要通过动词的锤炼来描写月色。(这一点在后面的语言鉴赏中详细分析)整体上又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先说“像笼着轻纱的梦”,后面又说“峭楞楞如鬼一般”,从不同角度描绘出月光的朦胧美妙。

第六段写荷塘四周夜景,却又变换一种手法,语言上运用叠词,景物描绘中远近相协,参差错落,以声写静,写得极富有层次。

总之,这三段的写景,一段侧重一个方面的修辞,一段一种表现手法。

最妙的是作者即便被“蝉声蛙声”拉回到现实之后,则又宕开一笔,通过联想和想象以江南采莲的事情来表达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真是灵活多变,令人惊叹!

荷塘月色为什么出名(靠什么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4)

三、精美的语言

《荷塘月色》精美的语言最主要也是体现在写景段落中,作者通过一些修辞格的运用,让文章语言极其富于表现力,并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诗的意境,来寄寓作者那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1、贴切的比喻

以写荷花为例,作者用了一组博喻来描摹,“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淡月辉映下荷花的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2、生动的拟人

同样是写荷花,用“袅娜”写荷花的轻柔优美,用“羞涩”写荷花的含苞待放,这样拟人化的语言把荷花的娇媚多姿写到极致了。

3、巧妙的通感

文章通感的运用也是巧妙之至。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渺茫的歌声”比喻“缕缕清香”,将读者的感受一下从嗅觉转到听觉上来,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荷香的若有若无,断断续续。

还有,“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把“光与影”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奏着的名曲”这一听觉形象,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动的音符。这就不仅仅是通感手法的运用了,更是化静为动,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荷塘月色为什么出名(靠什么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5)

4、精妙的炼字

词句的锤炼也是《荷塘月色》很值得称道的一大特色,这尤其体现在第五段中,这在前面的鉴赏中也提到过。

比如这段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其中动词的锤炼即便是诗歌中也难以做得这么精妙。

“泻”字化静为动,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地照在荷塘里,写出了月光的动态感;

“浮”字表现了雾气的朦胧淡雅,突出了雾气由下而上的轻盈的动感;

“洗过”写出月光下叶子和花的纯净;

“笼”字则表现了月光下叶子和花的轻柔娇美,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总之,这些动词精当贴切,富有表现力,非常精妙地描摹出荷塘上月光的神韵。

5、传神的叠词

写景中叠词的运用不单传神地描绘出景物的特征,更让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音韵上的美感。这在文章的第四段第六段都有体现。

以第六段为例来赏析:“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等叠词,非常传神地描摹出眼前景物的情态美、色彩美,参差错落之美,也增加了语言的音律美,使文气舒畅、音节和谐,表现出作者荷塘月色之景的喜爱之情。

总之,恰当的修辞,精美的语言,让文章百读不厌。

荷塘月色为什么出名(靠什么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6)

四、细腻的情感

文章鉴赏按照常规应该首先读懂其思想情感,而我为什么把她放到最后来品味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她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

而最常见的概括是这样的:

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思想情感,是鉴赏文学作品的不二法门。但是《荷塘月色》自发表之日起,已快一个世纪了,而且时代也由之前的黑暗、战乱,变成了而今的和平、富裕。所以,是不是非得要那样去理解呢?

一篇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我以为,她是可以穿越时代的,她可以让后人产生共鸣的。

所以,我认为这篇散文情感上的理解可以基于一点就够了,那就是:贯穿全文的那种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

这种哀愁与喜悦是细腻的,是感性的。至于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会“心里颇不宁静”,我认为不必过于去追究,它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夫妻之间的吵架,也可以是朋友间的一次不愉快,还可以是工作上的某种不顺心……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理解这种排遣“不宁静”的方式,理解作者在这种“淡淡的哀愁”之中,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之中,寻找到了“淡淡的喜悦”;并且能够跟着作者去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跟着作者“哀”而“哀”,“悦”而“悦”。

这种细腻的情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2020/12/18

#学问分享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