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人释普济有言:“春寒料峭,冻杀年少”,极言春寒对人体的危害。别看到了春天,尽管气温相较寒冬有所上升,但由于春风多且大,体表感知的温度反而更寒冷,这也就是农谚春冻骨头秋冻肉的由来。虽已早春,寒冷却刺骨。

而且,春天气温的上升也会然让逐步进入脱去冬袄,换上春装的状态,但千万不要被它气温逐渐上升的温柔表面蛊惑,一场阴冷的早春的雨就会让你回到冬天。这时,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极易感冒发烧。

如何对待春来又有倒春寒(春寒料峭时最难将息)(1)

那么,应对“倒春寒”,我们该怎么做

防风保暖要做好,短时间的气温上升不是天气回暖的信号

古人的话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初春,就要按捺住脱下厚厚的冬装,还自己一个灵活自如的身躯的冲动。有些人虽然不喜欢穿很厚的衣服把自己包裹成企鹅,但无奈寒气太甚,为了身体,忍受了一个寒冬。因此,到了春季,便急切的想要天气回暖,穿上轻薄的外套。

不过,大自然是伪装的高手。前几天的阳光明媚,和煦春风,突然就可能阴雨绵绵,风起云涌。进而气温骤降,大地进入“速冻”模式。这便造成了部分“吃螃蟹的人”耐不住寒潮而感冒发烧。

因此,在这春季乍暖还寒的时候,不要立即换装,如果觉得闷热,适当拉开拉链、解开纽扣即可。因为人体对于衣服的减少是很敏感的,脱掉一件衣服,身体会感到很轻快,对于外界寒气的感知也会更敏感。

如何对待春来又有倒春寒(春寒料峭时最难将息)(2)

传染病高发,加强体质和改善卫生习惯

初春换季时气温较低,适合病毒生存。而忽高忽低的气温也让有些人在衣着上未能及时跟上,往往在早晚天气阴冷时会受到寒气侵袭,病毒乘机入侵,从而导致人体的相关疾病。

由于病毒能够通过呼吸系统传染的特性,因此,生活中要做好个人卫生,减少接触已有明显感冒发烧症状的人的频率,保持社交距离。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换季时往往会有小孩得流感,家人照顾时又没有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导致家庭集体的病症,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

另外,对于感冒发烧的预防,除了做好个人保暖,增强个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而慢跑、骑车、瑜伽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提高细胞活性,让人免疫能力得到改善。即使病毒进入人体,也会被活跃的免疫细胞杀死,从而避免出现症状。

如何对待春来又有倒春寒(春寒料峭时最难将息)(3)

食补要留心

中医认为,春季应该调养阳气,健脾补胃,少吃寒性的食物。黑芝麻、韭菜、山药等要多吃。并且,冬春换季病毒滋生,大蒜、洋葱、生姜等具有杀菌解毒的功效,还能够祛湿升火,补充体内的阳气。

如何对待春来又有倒春寒(春寒料峭时最难将息)(4)

总之,虽然立春早已过去,但人们认知里的那个春暖花开的真正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在气温稳步回暖的过程中,不要猛然脱掉陪伴了整个冬天的衣裳,要循序渐进。并且,早晚天气依然很寒冷,虽然说不上早穿皮袄午穿纱,至少也要对早春昼夜温差大引起重视,不随意脱衣。

春天也是病毒高发的季节,大蒜、生姜等有着杀菌功效,可以适量补充。同时要减少接触感冒病人,做好个人卫生,进行跑步、骑车等运动提高个人体质。吃些健脾补胃的食材如山药、韭菜等。

参考资料:

[1]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养生正当时》.健康界.2021-03-10

[2] 《倒春寒强势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科普中国.202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