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中有3位女主:江疏影、童瑶、毛晓彤。在佟丽娅离开后,江疏影成为了第一女主,但却在剧集开篇,因为角色而受到“诟病”。
江疏影在剧中饰演都市丽人王漫妮,人设为独立、精致、自信。相对于完美妈妈顾佳和乖乖女钟晓芹,王漫妮这个角色自身的槽点多一些。
王漫妮工资不高,却能拿出一大半用来租房,因为漫妮喜欢屋里的阳台,晚上回到家能够独自坐在阳台小憩一会是贵的理由。
人前的王漫妮是光鲜亮丽的,但人后的她却是满腹辛酸的,舍不得吃好的,每天下班都用便利店最便宜的便当对付一下,所以第一集刚播完,王漫妮的生活就被大家定义为:精致穷。
随着剧情的推进,王漫妮邂逅“海王”梁正贤,第二面就以“光速”相恋,并且最后上升到了愿意为了梁正贤而做“不婚族”。再到后来负气回到小镇,刚接受完张志的“安排工作”,立马又因为遇到魏志杰而再次离开。
王漫妮的人设崩了,而江疏影也被“波及”。为什么说江疏影被《三十而已》的王漫妮“拖累”了?
人物脸谱化
“脸谱化”今年常被提起,在《演员请就位》中,陈凯歌、李少红、郭敬明、赵薇4位导师都提出过关于剧中人物脸谱化这个问题。
其实人物脸谱化指的是读者通过人物的外在特点就能推测出人物的行为特征。举个例子:影视作品中的正面角色基本都是眉眼端正、一身正气,而反面角色大多是贼眉鼠眼、眼神飘忽。
为什么王漫妮给部分观众一种脸谱化的感受呢?我们来细看2处剧情:
剧情1:王漫妮当众还给梁正贤衣服
在王漫妮和赵静语处获知自己真实“位置”后,漫妮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在餐厅追问梁正贤,其实在漫妮刚落座不久,细心追剧的观众就能感到漫妮的“杀气”,后来负气脱下衣服并不在意料之外。而观众的这种不意外,正是因为“脸谱化”预先感知到的,这场戏演员的表情一开始就知道是“大戏”。
剧情2:王漫妮接过魏志杰的名片
王漫妮在剪彩仪式上就注意到了魏志杰,送茶时被搭话,当漫妮接过魏志杰的名片时,王自健饰演的张志已经注定成为过去式了。为什么剧情还没演到观众就猜到了呢、因为以大家对王漫妮这个角色的认知,她因为魏志杰回到上海不意外。
说到底,相对于顾佳总是让人出乎意料,王漫妮这个角色基本一直在观众的预料之中。王漫妮的行为是可以被观众轻而易举地预测到的,从而失去了意料之外的剧情色彩。
角色单一化
王漫妮这个角色的特点是:光鲜亮丽、时尚洋气,骨子里透露着傲气。王漫妮其实很矛盾,前半部分心思不够纯粹,大结局留学深造的结局也不符合常理,毕竟30岁的未婚人士留学门槛不低。
熟悉江疏影的剧迷应该对江疏影之前的饰演过的角色略有印象,江疏影本身属于高冷女神,而接拍的角色大多也都是高傲型女主。
在赵薇的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江疏影是校花阮莞;在孙红雷的《好先生》中江疏影饰演“千金烈女”江莱;在王凯新剧《清平乐》中,江疏影饰演曹皇后曹丹姝。
这几个影响力较大的角色几乎都是高冷女神范儿,再加上王漫妮也是同类型角色。难免会有一种审美疲劳。因为角色的需要,再加上江疏影本身的“傲气”,看江疏影演戏总觉得她拿着一股劲儿。
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无非是角色人物单一化和角色脸谱化。类似单一的角色看多了,很容易将演员“禁锢”在选角的小圈,也会离这个小圈之外的角色渐行渐远。
演员应不应该走出舒适圈
江疏影很适合演自带光芒的角色,因为自身的优势,站出来人物就立住了。比如靳东,提到靳东眼前浮现的就是精英类型的角色,西装笔挺,豪华小车是标配。
江疏影和靳东都将自己擅长的角色演绎得精准贴切,如果未来只接类似的角色对于演员而言是好还是不好呢?
其实这就上升到演员应不应该走出舒适圈的问题了。李诚儒老师曾在《演员请就位》中点评金婧,认为金婧应该保持自己独有的喜剧风格,在自己的领域努力深耕,做到国内喜剧女一。
但导演郭敬明却有着不同的见解,郭敬明认为演员是充满可塑性的,并不能因为擅长什么角色就只演同类型角色。这也是为什么金婧在郭敬明的作品中,大多数朴实无华的底层悲情小人物,而金婧确实演得很好。
鹿晗为了走出舒适圈,抛下偶像光环演绎略带喜剧色彩的肖枫;蓝盈莹想走出舒适圈,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潘粤明更是为了打破自己在观众心中儒雅书生的形象,挑战了胡八一。他们勇敢走出了舒适圈,不仅收获成功,更突破了自己。
角色不代表演员,就像《三十而已》,开播前佟丽娅因为顾佳这个角色定位而辞演,童瑶却“捡漏”成功,这说明,只要演技到位,其实角色是可以被演员带动的。
而演员对待角色的态度,更应该是一种“人文情怀”,贯穿于表演与生活。#影视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