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旭煌

观海听涛人生如浪(青未了观海听涛)(1)

又一次在朋友的雅室中看到“观海听涛”的字匾,初识就莫名被其间的意境所震撼,加之苍劲有力的笔锋,更加引人入胜,让人肃然起敬。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第一次接触这四个字,之后每念及这个词,就彷如置身波澜壮阔、风劲潮涌的海面,淼淼的波涛由远及近、接踵而至,拍打在久经岁月的嶙峋礁石上,荡起久久不绝的回响。这回响穿越时空,彷如亘古而来的历史绵绵不绝的诉说;这回响震彻寰宇,尽情展示着大自然的雄壮伟岸。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之乐,就彷如大山,岿然矗立、崇高安宁。而兼而有之的,我认为就是乐海之人,海由水汇聚而成,却也有着山的气概和磅礴。如果将每滴水幻化做一粒尘土,那么大海即是无形的山峰,俯仰之间,一样一览无遗,一样顿生壮阔。

观海听涛人生如浪(青未了观海听涛)(2)

海纳百川,亦有百形。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观海,有着截然不同的风韵。曹操咏海顿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迈,张若虚观海尽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静谧,张九龄写海盛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相思,苏轼叹海却充满“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惆怅。而我们平凡人眼里的海,也会随着岁月的变迁、年岁的更迭而变幻多形,但终归还原成她最真实的模样。

生长在祖国的腹地,鲜近大海,从小到大,只有家门口蜿蜒的小河年复一年地与我讲述着它和大海的故事,因而使我对大海始终葆有一种念兹在兹的情愫,既有敬畏,更有向往。

懵懵懂懂的年纪里,海是浪漫的。这个理解不知是源于偶像剧里的场景,还是源于潜移默化的各类广告宣传片。在我的脑海深处,始终有一副黄昏中和爱人海边牵手漫步,嬉戏欢愉的画面,画面中夕阳下的我们,身影被海平线上的落日拉得很长很长,沙滩上留下的脚印越走越远……正因为这种情愫,我们把蜜月的时光留在厦门的鼓浪屿。那个秋天,第一次和大海握手,我马不停蹄地冲向海边,情不自禁地向着大海的最深处喊出“大海,你好!”的问候。那几日的岛屿上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偶尔也有阴雨绵绵,虽然没有目睹大海的磅礴汹涌,但她的静若处子却恰好吻合了一个少年情郎对大海的所有想象。不下雨的下午,我穿着沙滩裤双手抱膝蜷坐在金黄的沙滩上,身旁的妻子缓缓靠在肩旁,看着一对对情侣悠闲走过,看着斜阳一点点沉入海底。那段时光悠闲如飘荡在天边的白云,如遨游于海底的鱼群,无所羁绊,欢喜自知。

再一次海上是在久违的上海,无数的梦想将熙熙攘攘的魔都装扮地异常妖娆。风云际会的上海滩,不管什么时候都保持着“十里洋场烟花地”的繁华和簇拥。我作为拥趸者,早已像其他热血方刚的年轻人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她的芳华。东方明珠脚下,我颤颤巍巍登上了甲板。溯江而下,游轮像一把巨剪将江面划拉成两半,没过多久,身后的浪花又被水面抚平。穿过黄浦江,船体上浮时,才靠近真正的海域。视线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延展,如果信奉“眼见为实”理论的话,那么你可以大胆得出“海到无边天作岸”的结论。忽然,海风乍起,从远处卷起的一层层巨浪向我们涌来,轮船像一个勇士一般,低着头迎着浪花无所畏惧地冲了过去,一个个犹如屏障般的海浪被它逐个刺破。穿过了这阵风雨,阳光在乌云背后投来善意的微笑,一束一束的光芒倾泻而下,风平浪静后船舱里自发地响起了一阵阵欢呼和掌声,或许也是献给风雨过后的阳光。

观海听涛人生如浪(青未了观海听涛)(3)

仍然在浪声中结束了我为数不多的与大海亲近的时刻,我很清楚这绝对不是海的全貌。夜晚,伴着遥远的汽笛声,我闭上眼睛,“观海听涛”这四个字又在我脑中打转。此刻,我仿佛置身于夜幕中海边的礁石上,暮色四下,海风夹带着大海独有的气息紧贴着波涛迎面而来,不知是风吹起了浪,还是浪涌起了风。我环视着潮起潮落,内心却平静地没有一丝涟漪。不论是若狂的欣喜,还是低到尘埃里的沮丧,在大海的涤荡下,涛声的掩盖中,都会瞬间被抚平。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内心的体味再合适不过,用这句话来概况这四个字的精髓再合适不过!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宁旭煌,笔名“行者”,男,江西吉安人,1986年3月生,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江西省公安文联会员,作品散见于《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派出所工作》、《江西日报》、《江西警坛》、《黄河口文艺》等,曾获第二届冰心文学大赛银奖、公安部征文二等奖等奖项。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征稿要求

征集作品体裁为散文,以聚焦民生、观照生活、反映时代为内容,包括齐鲁风情、文化走笔、时代生活三个主题。

要求思想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必须是作者新近一年内创作且具备完全著作权和传播权的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字数限制在10000字以内。

征稿时间

2022年1月14日至5月31日。

参与方式

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申请壹点号并发布文章,标题格式为“青未了|文章标题”。

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简介,壹点号为唯一投稿平台。

评选时间

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作品征集结束后,专家评审团将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公示,并举办颁奖典礼和研讨论坛。

奖项设置

本届散文奖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人气奖以及优秀奖。

支持单位

济南市作家协会、青岛市作家协会、烟台市作家协会、潍坊市作家协会、淄博市作家协会、东营市作家协会、滨州市作家协会、德州市作家协会、聊城市作家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菏泽市作家协会、临沂市作家协会、日照市作家协会、威海市作家协会、枣庄市作家协会、泰安市作家协会、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宣发推荐

参与此次青未了散文奖的作品将得到齐鲁壹点重点推荐和全网分发,择优在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刊登。优秀创作者将得到重点包装和推荐。

获奖作品将择优入选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作品《青未了散文奖精选作品集》。

壹点号 当代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