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浒 文
● 王韵清 点评
“均衡”是摄影中的一条重要视觉法则。所谓均衡,是指画面内部景物对象的配置、影调的深浅及色彩的浓淡给人的稳定、完整的视觉感受。画面左右两边的形体、影调和色彩可能并不相同,但两边元素的视觉重量又是相近的。相比于对称式的构图,均衡构图更加生动活泼。画面的均衡与否,不仅对整体结构产生影响,还直接影响受众的审美心理。
这里所讲的视觉重量并不同于物体的实际重量,而是以各种画面元素给人的视觉刺激之强弱所形成的心理定势的轻重,通俗理解就是照片当中所呈现的画面元素带给观者的轻重感觉。常见的画面景物视觉重量规律有:处于视觉中心位置的景物重,反之则轻;动态景物重,静态景物轻;深色调重,浅色调轻;暖色重,冷色轻;轮廓清晰的重,轮廓模糊的轻;有生命的景物重,无生命的景物轻;近景重,远景轻;等等。
要实现画面均衡,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技术技巧。首先,在构图时注重对画面元素的分析,做到合理取舍。摄影既要做减法,又要做加法。其核心就在于明确要突出的主体和期待表达的主题,把干扰主体、不符合主题的元素从画面中减掉,把能衬托主体、有利于主题表达的元素加到画面之中,从视觉效果上达到位置恰当、数量恰当。小的物体可以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均衡,动的物体更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例如,在景物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画面中心的一侧配置一个大图形,而在另一侧配置两个或多个小图形。在对象处理上,我们可以让大图形离画面中心近些,而小图形离画面边框近些,以此来获得画面视觉上的均衡。
其次,通过线条、比例等控制来增强画面各部分的呼应与对照,在平衡和稳定中增强画面的活力与表现力。在风景摄影中,如果主体过于居中,画面就显得四平八稳、略显呆板,此时将天空、地面的空间比例构成重新调整,凸显天空、地面中更精彩的部分,将其处理为画面的视觉重点,有助于增强生动性,提升视觉张力。
画面均衡是摄影中潜在的一种关系,与摄影所要遵循的其他规律一样,一旦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水平会获得较大提升。因此,摄影人在平时拍摄中需认真研究、仔细琢磨、多拍多想,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山乡秀色 高超 摄
点评:竹林、云雾、民居、远山……作者将山乡的各种元素纳入方寸之间,塑就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画卷。尽管镜头较长,但空气透视效果塑造了清晰的空间层次,也避免了元素堆叠造成的拥堵感。如果相机适当抬高,民居将更为醒目。
秋染杉林 李惠然 摄
点评:作者运用线条透视效果,将焦点自然地引向画面中心的船夫,突出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亲近关系。画面色彩艳丽,倒影旖旎,秋意浓郁。但船夫的动作抓拍得不够到位,所占的画幅比例也略大,影响了杉林的展现。
收获 王祥永 摄
点评:照片质朴、自然,饱满构图直观地呈现了鱼塘丰收、渔民劳作的悦人场景。动态富有紧张感,传达出了丰产催人忙的气氛。机位高度控制得当,避免了人物之间的互相遮挡。
皖南人家 朱泉 摄
点评:画面简洁却富有层次感,近处与远处的皖南民居在空间上相呼应。天空云层密布,柔和的散射光线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静谧基调。建议作者继续降低机位,以强化画面上下两个部分的对称效果。
晨牧 郭兴华 摄
点评:主题鲜明,画面舒展,金色的草原与碧蓝的山水构成富有视觉张力的色彩组合。清晨天高云淡,群山悠远,牛羊悠然摄食于天地间,田园牧歌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扫码人生 沈萍 摄
点评:“共享”题材屡见不鲜,这幅照片的特点是日常性与生动性的融合。作者精准地捕捉到了人物的动作瞬间,墙壁上的影子也与现实空间相映成趣。但标题稍显夸大,建议修改。
山里娃 沈佳鸣 摄
点评:作者运用追焦技术,清晰地捕捉到山乡孩童的奔跑瞬间,一股质朴、纯真的气息迎面而来,积蓄着跳出画面之势,直击观者内心深处的童真记忆。
别有洞天 殷瑛 摄
点评:作者取前景框架式构图,令画面积蓄向外张望、探索的势能,仿佛在表达对春回大地、冰雪消融的期待、喜悦。但画面总体偏平淡,作者可以尝试缩短焦距以夸张前景。
山中抒情 李德杨 摄
点评:作者综合运用焦点和快门速度的控制,在获得动态虚化效果的同时,保证了人物面部的清晰。画面层次丰富,花田、山村和白云等环境要素得到了鲜明体现。色彩效果不够理想,标题比较平淡。
湖边小画家 许建文 摄
点评:画面清雅,充满山野的自然、质朴之气,呼应了童真、童趣的主题。作者选择了合适的拍摄高度,将人物与背景区分开来,确保了画面的简洁。但曝光时间略长,部分孩童出现了虚影,天空部分也有些过曝。
幽境 翁港清 摄
点评:作者综合运用亮部曝光、慢门效应和浅景深效果,在纷繁复杂的自然世界中抽离出简单而静谧的一角,体现出较强的构图功力和扎实的技术积淀。
仙境 刘晓虹 摄
点评:在朝阳拂煦之下,晨间水面的氤氲雾气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想象。树木新叶尚未萌发,却也因此显得清新、优雅。但画面空间稍显局促,作者可在不破坏简洁度的前提下,适度后移机位或缩短焦距。
梨园行 张舒 摄
点评:作者遵照点、线、面结合的构图方式,将戏曲演员“置入”充满古典气息的建筑环境中,广角镜头带来的线条透视效应有效地将观者视线引向主体。作者应注意相机角度的微调,以消除右侧的线条畸变。
渔家女 耿武 摄
点评:拍摄时间接近“蓝调时刻”,云霞除了制造冷暖对比,还构成了逆光环境。作者采用亮部曝光技法,淡化了渔家女的服饰、容貌等细节,将重点放在捕捉其动作、姿态上,令画面动感十足且富有张力。
秀外慧中 何建农 摄
点评:作者在简洁与繁复之间寻找平衡,将人物定格于光影交界之处。画面简约而不单调、静谧但不沉闷,较好地展示了女子娴静、优雅、知性的气质。
小巷深深 高华 摄
点评:作者用镜头勾勒出小巷的纵深感,阳光在地面和墙壁上形成鲜明的明暗交界线,引导观者将视觉重心落在亮处人物身上,人物暖色的衣着点亮了整幅画面。
乡村舞蹈班 王晓胜 摄
点评:儿童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拍摄对象。作者没有刻意展示乡村舞蹈教室简陋的环境,而是将镜头聚焦于女童富有朝气、活泼灵动的面孔上,显示出生命柔韧的力量。
静谧时光 汪剑锋 摄
点评:黑白影调运用得当,令古街、老人与忠犬等画面元素更具有岁月沉淀的质感。一点透视构图将画面向无限远处延伸,引发观者遐思。
“柿柿”如意 吴皖闽 摄
点评:照片以前景为画框,结构紧凑、构思精巧,体现出作者较强的观察能力。富有特色的古典民居助力了美好愿景的表达。但景深略浅,影响了前景的呈现,取景应注意焦点的选择。
人山人海 计光明 摄
点评:画面人头攒动、元素繁多,而人物排布的秩序性却让画面显得规整、有序。民族服饰的色彩和造型也是照片的一个亮点,视觉张力较强,也有比较突出的陌生化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