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火了,网红火了,但是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违规内容被暴漏在网络上,近期部分直播平台被网信办高度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直播平台的不良信息“被泄漏”?目前视频直播的审核方式有哪些?应该怎么看待直播的发展?雷锋网旗下品牌活动“硬创公开课”邀请图普科技CEO李明强做客线上专访活动,和大家一起聊聊直播内容的监管以及机器学习应用的那些事。以下为访谈内容的干货整理。

问题一|直播审核的现状

1、直播平台对直播内容(图像)的监管存在什么困难?

直播为啥老是审核(直播审核这事上)(1)

第一、网络直播规模庞大,人工审核成本高

2015年直播平台接近200家,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间会有数万个直播“房间”同时在线,用户数可达千万人次,如果全部用人工对1万路视频同时进行审核,为了保证“无漏网之鱼”,至少需要数百人同时工作,并且每位工作人员需要配备1-2台监控设备。

3)具体做的服务都有哪些,如何帮忙做推荐、鉴别小黄图、如何帮助企业规避政策限定?

目前直播服务主要分为两种类别;

标准审核服务:包括鉴黄、暴恐识别、广告识别、敏感人脸过滤等;

个性化定制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定制专属的图像识别整体解决方案,譬如针对特定场景(抽烟、喝酒、打架、自残等)的审核,人脸识别(主播颜值、风格、表情、年龄、性别、其他外在特征等)、场景识别(主播直播时所在环境)、物体识别(直播平台中出现的物体)等各种图像的识别。

比如在场景的精准推送上,可以基于人脸、场景、商品识别与分析技术,抓取视频内的价值信息,实现最精准的内容匹配;在主播风格推荐上,可以自动分类不同风格的男神女神,根据用户平台资料和兴趣,智能推送偏好类型;还可以建立颜值推荐系统,基于人脸识别,机器自动将高颜值主播推荐给用户等。

问题三|直播很火,机器学习同样很火

1、除了审核直播,机器学习还能做什么?(或者你们还在做什么)

除了帮助直播平台规避内容风险,机器识别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形式优化视频直播平台:

第一、通过图像识别对主播进行分类,可以得出直播平台的内容是否健康,或者给主播打上标签,平台是否需要培养和扶持一些比较稀缺、受欢迎的主播。

第二、深挖直播平台的图像识别云服务,例如主播正在做什么,唱歌、跳舞、抽烟、化妆、睡觉或其他。在将来全民生活直播,可以挖掘的信息量就更大,包括万事万物的识别,视频内出现的车、手机、玩具或其他的,这都是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机器可以根据用户偏好,智能推送相应直播视频,帮助直播企业更好地进行用户互动运营。

第三、直播的视频内发出的所有图像信息,包括人物、地点、活动、事物、背景等,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基本支撑下,可以帮助用户智能搜索所需信息,像KTV、餐厅、教室等,这些都是可以提高产品和用户体验,或者企业想将这些信息流量变现,均可按企业需求定制。

第四、基于人的智能搜索,帮助直播平台把用户和内容串连起来,把相似的主播串连起来,让用户找出自己想要的人物形象。例如用户可以描述自己梦中情人的形象然后进行智能搜索,或上传自己的照片即找出与自己最有夫妻相的主播等,这都是目前同质化直播平台没有做到的事情。

问题四|您对机器学习的未来趋势怎么看?

大家从图像读出来的信息,同样的,图像识别机器都可以将其中的信息提取出来。机器学习在图像和视频上,就是做了替代了人工回答或者描述一张图片或视频的所有信息的这些事情。

另外,图像搜索也是一种图像识别的应用,比如在视频网站上、在直播上找到跟自己相似、有夫妻相的人等做一些好玩的应用;“正经儿”的应用也有,比如说浙江轻纺城的电商城中对于布匹的搜索。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两个字“连接” ,而连接就是需要对内容的识别后才可以进行的,如果不对内容进行理解,连接的是关于什么内容是不知道的,或者说发了同样内容的两个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本应是连接起来的也没有被连接。所以在互联网进到视频和直播的时代之后,对于内容的连接应该变得更加重要。

直播为啥老是审核(直播审核这事上)(2)

并且在线下领域,比如说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工业制造等各个领域,都会需要图像识别和理解,它们就像机器人的眼睛一样收集外界的信息。比如:

1、生活上,智能电视,如果电视识别到是你在电视前面观看,就会自动跳转到球赛;如果是你妈妈在观看,就会自动调到家庭电视剧;智能服务机器人,看到你向他招手,他就会越过障碍向你走过来,会说“先生好,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你指着菜单跟他说你要某一个之后他就会自动给你下单,然后把菜给你端上来等;

2、商业应用上,一个电影院想统计看电影的人的性别、年龄、穿着打扮做用户画像或者通过看电影时的表情观察用户对电影的评价等都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来获得分析;

安防和监控领域,除了抓获犯人和违规车辆外,还有企业内部的大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等;

3、智能工业制造上,在生产线上,是有1/3的工人是在质检相关的事情,而不是制造相关的事情,这部分质量检测就像是互联网的鉴黄一样,都是对生产内容的把关和检测,也是可以被替代的等。

所以一旦展开,其实大家可以想象到有很多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或者视频识别的应用,就像“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也会渗透各个领域中,形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

人工智能不是小部分人垄断在一个平台、一个引擎,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发散思维,自己做的哪些事情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提高效率、建立先前没有的交互体验、降低成本等。

如果让大家坐时光机跳到五年之后,也许大家会突然感到每一件东西都有一点临近一样,五到十年之后,大家可能会处在一个被人工智能包围的世界里,比如说可能会有人工智能为你开车、为你打扫卫生,打开手机会有人工智能为你推荐新闻,会有人工智能为你管理健康、日程、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虽然短时间内,人工智能还无法人类的情感之类的复杂、深刻或微妙的东西,但是五到十年之后,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在垂直领域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让大家用上很多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应用,会有很多的行业发生巨大的改变,让我们一起迎接人工智能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