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罗山溪乡婚礼(凉山雷波彝乡行)(1)

从雷波回来已数日,但思绪依然丝丝缕缕地牵绕在小凉山那深深的大山里-----

在一次社区活动中,结识了石一依博,他告诉我他是彝族,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小凉山地区雷波县一个彝族村寨。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长大的我,对西南山区的彝族陌生而好奇,于是,就和依博攀谈起来------

小伙子二十出头,中等个头,言语礼貌亲和,清澈的眼神里透出山村孩子特有的纯真,高高的鼻梁衬托着清秀俊朗的面孔,他和我谈论彝族地区的风土习俗,依博说有机会欢迎阿姨来雷波看看,就这样,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没过多久,依博在QQ里留言,说他要去西北我家乡打工,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就把那里的民俗和注意事项详细告知了他,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三年

三月中旬,在濛濛细雨中,我们一行四人兴致勃勃地从成都出发,前往小凉山彝族山区的雷波县,参加依博的婚礼。

沿着成乐宜高速公路在犍为县进入国道,经过沐川县后就驶入山区省道,沿着金沙江北岸崎岖的山路上缓缓而行。

之前,听依博说过,他的家乡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边,从小伴着金沙江汹涌的波涛长大,后来雷波境内的江段,被划为三峡工程库区的组成部分,经过十三年的拦截改造和库区配套,随之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使这里的山村家家通上了电。我们一致决定,亲眼目睹给彝族同胞带来光明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大的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

四川雷波县和云南永善县只是一条金沙江之隔,雷波在江北岸,永善在江南岸,金沙江河流蜿蜒曲折、两岸山崖险峻、地貌复杂,只有永善县三坪乡那段才能进入水电站工程的库区。经过连接四川和云南两省的金沙江永久大桥,进入永善县,我们车行已六七个小时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向当地老乡打听得知,水电站河段没有相关部门许可不能随便进入,只有一个观景台对外开放,在那里能看到一小部分工程大坝,那我们只有去观景台。观景台位于一处地势较矮的山崖上,放眼望去,对面四川境内,层峦叠嶂、绵延起伏,在群山峡谷中,清澈碧绿的金沙江像一条乖巧听话的巨龙,静静的俯卧在谷底------

溪洛渡水电站枢纽工程是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的巨型水电站,是中国划时代的发展战略。但在我们眼里,金沙江就是凉山地区的母亲河、光明河、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幸福河------

雷波县地处云贵高原连接四川盆地的过渡带上,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矿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和两千年的文化传承,是西南进入大凉山地区的门户和要道。

凉山州罗山溪乡婚礼(凉山雷波彝乡行)(2)

我们要去的依博家在雷波县帕哈乡乌角村,相对于其他乡村交通已经算好的,离县城也是很近,站在高处相互望得见,但我们的车还是行走了三十多分钟,由于村道还没有完全修好,车只能停在半山坡的一块田地里,据依博家有几百米。起初,不放心车停在我们视线以外的地方 ,依博说这里绝对不会出安全问题的。

下午到了依博家,正赶上彝族民俗的一个小仪式,出嫁到城里的女儿和当公务员的女婿,带着婆婆孩子一家人,回家为弟弟结婚送礼金,娘家正在杀羊煮肉准备摆招待酒席,整箱的啤酒随意放在院里,依博为每人打开啤酒当茶水喝。我们一行的到来,增加了喜庆热闹的气氛,算是锦上添花吧!

依博的妈妈五十出头,很显精神干练,用比较流利的汉语和我们交流,我已得知依博爸爸曾经是这里村组的组长,几年前突发心脏病去世后妈妈接着当组长,有一定的见识。依博常年在外打工,家庭的重担就在妈妈一人的肩上。依博家的房屋是盖好不久的青砖房,还没有来得及抹上水泥墙面,依博说这是他这几年外出打工的收入,把原先的土坯房换成了砖房,下一步继续装修房子,让妈妈和他们一家人住在漂亮的屋子里,真是一个有潜质的好孩子!

凉山州罗山溪乡婚礼(凉山雷波彝乡行)(3)

彝族传统婚礼要有三天的过程,我们只有住在村里,依博把哥哥家两间房子安排给我们居住。按照接待客人的方式,早餐是腊肉炖青菜,腊香肠、玉米粉蒸饭。香肠切成大段,腊肉是一寸见方的大肉块,是他妈妈自己喂养的猪、自己熏制的,口感非常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香肠腊肉。后来一连吃了几顿,都没吃腻。

晚上,家里的亲属和村里的乡亲,都来到依博家了院子里,不知是为了营造气氛,还是为了照明,还是为了取暖,点燃一堆篝火,大家身着彝族盛装,围坐在篝火边、院坝里,放起了彝族达体舞的音乐,雷波是彝族民歌之乡,但年长的会跳舞或者愿意起来跳的人并不多,倒是几个小学生跳得有模有样,我们几人使出广场舞大妈的本事,随着音乐鼓点,越跳越起劲,越跳状态越好,没料到,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依博家人不停地夸赞说我们跳得好,客人狂欢舞蹈是对主人最大的情面和尊敬。

第二天,按照彝族婚俗,吃过午饭,由新郎家的亲属和最亲近的人去新娘家接亲,依博的姑妈和堂妹带我们四人,徒步向着对面那座大山后的另外一个村子出发,山里的公路盘旋而上,而我们走小道,直接翻山。姑妈和堂妹分别在前后带路,保护我们,沿着山间小路,一个半小时后,走进新娘家,一处掩映在烂漫桃花李花林中、有些年代的土坯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原生态吧?

一进家门,院子里已聚集了许多亲戚相邻,新娘家人端给我们每人一大碗甜酒,看起来很像酸奶,喝了一口,味道类似于醪糟,得知是用当地白玉米砧子酿的甜酒。

甜酒还没喝完,就有人招呼我们吃饭,饭菜依然是大盆大碗装着大肉块,就摆在院坝里的地面上,我们客人都有一把小凳子坐着,还有人蹲着、站着,小孩都是席地而坐,没人用客气话招呼你如何吃,只有人不停的往盆里碗里添饭加菜。是啊,山里人对坐着吃、站着吃都不觉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你吃好吃饱,那种淳朴实在根植于他们心里骨子里。

吃完晚饭,院子里照样燃起了篝火,新娘家的几个男人登上屋顶,打开音乐,对着扩音器开始讲话,“热烈欢迎从成都来的贵宾,请远方的客人上场跳舞------”在依博再三交代下,我们像专场登台表演似得,无所顾忌的跳了起来,不论是放达体舞、交谊舞、迪斯科的音乐,我们都当广场舞的旋律和节奏大幅度的自由发挥,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会跳舞,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为我跳舞鼓掌喝彩拍录,在乡亲们的赞誉和议论中,好像我被她们评为最佳舞者------

彝族婚礼不论是接新娘、送新娘,新郎是不出场的。第二天天还没有亮,被新娘家的播放的摇滚乐叫醒,伴娘陪着新娘开始在院外、开满桃花李花的林子里妆扮。在屋子里,一位身着白色披风、装扮特异、神态威严的老人,面前放着一个装着各种粮食,还有金属、钞票的大箩筛,手里拿着一个树枝挥舞着,嘴里念念有词的边说边唱,令人敬畏,是巫师吧?应该是祈求女儿出嫁后丰衣足食、生活美满!几个伴娘经过一番精心梳妆,穿好色彩艳丽的彝族服饰,浓妆淡抹,耳垂颈部佩戴各种饰品,如同朵朵绽放的碧桃粉李,美得惊艳!新娘则在大红色服饰外罩着一件宝蓝色的大披风,头戴着一个帽子式的红纱盖头,全身服饰若隐若现,尤显神秘优雅。

新娘乘车行驶到村口,由新郎家的弟弟们轮换着背回家后,坐在房间一个铺着毯子的角落里,新郎新娘不能见面,没有交流,等新郎家招待完送亲的亲戚伴娘后,紧接着新娘又要回娘家,这次新郎要去,但要等新娘一行走了到家以后,自己再去。等晚上,天黑以后再回来。三天内,新娘不能露面,新郎,新娘不能当着他人面接触。接亲代客,各种程序要持续三天。

每天早晚,在依博家对面的那座大山上,总是看到一群孩子往返在蜿蜒的山路上,去学校读书,接受和全社会同步的文化教育,奠定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现在整个雷波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凉山即将实行十五年义务教育,一村一幼儿园。社会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博和他妈妈告诉我们,彝族有着先进的文化,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传播很慢,许多中年以上的彝族村民,很少走出过大山,不懂汉语,不认汉字,看不懂电视节目,很是希望有个彝语卫视,使凉山彝族通过电视节目,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接受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教育。

乡亲们的真诚善良感染了我们,每次我们停车问路,乡亲总是热情详尽的给以指点,得知我们是从成都来这里,参加依博家婚礼的客人,那眼神表情,无不流露出赞赏和羡慕。车行驶在开往村寨的盘山路上,路面很窄,几乎都不可以会车,迎面开来的卡车、农用车,只要看到我们车过来,都是立即靠边停车避让,没有不给过我们车任何避让对方的机会。

凉山雷波彝乡行,在我人生的旅途中,铭刻了一座里程碑—凉山;在凉山的村寨里,认识了一个善良淳朴的民族—彝族。使我们不约而同的担负了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才是中华民族的繁荣,每一个民族兴旺富裕才是祖国大家庭的昌盛!

作者:许雪梅

编辑:陈钱芳 吴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