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张爱玲的《留情》。里面大致描述了一对半路结合的老夫少妻因为各怀心思一同外出访亲的全过程。这本小说主要通过人物之间大量而细腻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揭开了半路夫妻各自留情于心底以及人性自私、复杂的真面目。

而在日本,也有这么一部小说,叫《紫阳花日记》。同样也是一对夫妻,丈夫省吾自己在外开医院,并且在外头有了一个心爱的女人。而妻子志麻子在通过细微的观察后,从失望到绝望,也开始去寻找她的真爱。

同样都是假面夫妻,同样都是相敬如宾,米先生敦凤和省吾志麻子之间都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却也不一样。还记得,曾有人说:“作者笔下的人物是作者生活的反射。”那么,今天我以这两对夫妻为例,探寻“假面夫妻”背后的异同。


日本人对紫阳花的感情(从留情紫阳花日记为例)(1)


01、米先生敦凤和省吾志麻子之间相似的地方

虽然是不同国籍,彼此之间肯定也是素不相识。但既然都是假面夫妻,那么肯定有相似的地方。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两对夫妻都有着各自喜欢的人

先来看米先生和敦凤。米先生是二婚,敦凤是他后来娶的。而虽然娶了敦凤,但米先生最爱的仍是他的前妻。敦凤也是如此。敦凤在嫁给米先生之前是有一个丈夫的。可是那个丈夫却英年早逝。而敦凤也守了十几年的寡才嫁给米先生。可惜,对敦凤来说,她的真爱是她那个早逝的前夫。

再来看省吾和志麻子,省吾在故事的开头就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纱织。而志麻子在发现丈夫的出轨后,从失望到绝望,再到心如死灰,也找到了她的大学老师。一对夫妻,两个人都先后出轨了。

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假面夫妻的最基本的本质。一对夫妻,男女双方,都过着“相敬如冰”的生活。在这个时候,夫妻双方已经不爱对方了,或者根本没有爱情。两对貌合神离的夫妻,大概就这么过着面和心不合的婚姻。

2、都是因为各取所需才不离婚

每次看到他们貌合神离的婚姻,都忍不住想问:既然过不下去为什么不离婚?可是两对夫妻都是因为各取所需才选择不离婚的。

先看《留情》中的米先生和敦凤,米先生不离婚是因为他原本的妻子不能照顾他的生活日常,才找了敦凤。米先生需要一个人来照顾他,而那个人最合适的无疑是敦凤。而敦凤在上一段婚姻结束后,她过了很长时间的困苦生活。直到遇到了米先生,她的生活才好一些。

再看《紫阳花日记》中的省吾和志麻子。省吾不离婚除了是因为他的日常生活都是志麻子照料的。而离婚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少了一个重要的帮手。而志麻子曾经想过要离婚,可是却被现实打败了。因为如果离婚的话,她并不能负担起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她甚至自己都养不活。

我认为,对于没有爱情的夫妻,不离婚的原因可能大概就是利益了吧。不管是米先生敦凤,还是省吾志麻子,对婚姻,已经没有留恋。没有爱情的婚姻,可以维系的除了孩子,大概就是利益把。

每个人都在婚姻中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每个人都在算计着对方。这两段婚姻,外人看着挺可笑,甚至有的人会劝他们干脆一点。可局外人永远不懂局内人的苦,破碎的婚姻,除了各取所需,并没什么再值得让人留恋。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悲又遗憾的事情。

3、故事的名字都是隐喻

先看《留情》,细细品一下,什么是“留情”?是谁留情呢?又留情于谁呢?看完整个故事,却明白,夫妻二人都对着别人留情,一个留的是离了婚的前妻,一个是英年早逝的前夫。不管怎么样留情,夫妻二人都没有对对方“留情”。

再看《紫阳花日记》,在故事的扉页写着紫阳花的花语:背叛、冷淡、荡妇。而这也和故事内容遥相呼应。因为这是一个出轨了的女人的日记。不仅如此,整个故事,就是围绕妻子志麻子的日记发展的,一个“紫阳花”的日记,却告诉我们假面夫妻的婚姻日常。


日本人对紫阳花的感情(从留情紫阳花日记为例)(2)


02、米先生敦凤和省吾志麻子之间不同的地方

虽然都是假面夫妻,可是中日两对夫妻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志麻子对省吾曾经是有感情的,可是敦凤对米先生没有

志麻子并不是一开始就出轨的。她是因为发现丈夫志麻子出轨后,从失望到绝望,特别是她去找纱织,却遭到了丈夫的责骂。在这一段婚姻里面,她从曾经的爱意,到失望,绝望,直到最后,她已经对这段婚姻不在意了。这本书,更多的是描绘她的心理过程。

而敦凤对米先生从头到尾都没有爱情,敦凤嫁给米先生,只是因为米先生能带她走出困境。她答应和米先生结合,只是利益,并没有爱情。在我看来,这段婚姻从头到尾都是一场交易婚姻。

我认为,这大概就是两对夫妻的差异吧。志麻子并不是主动选择放弃这一段婚姻,她更多的是被迫的。她被丈夫所伤,却困于现实,只能无奈在婚姻里蹉跎。而米先生和敦凤,从头到尾就是一场交易。他们不关心对方心里的白月光,只是关心在婚姻中自己可以得到的东西。

其次,米先生和敦凤是二婚的半路夫妻,而省吾和志麻子是初婚

先说省吾和志麻子,他们年轻的时候认识,后来就结婚生子了。他们年龄相仿,也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只不过在结婚后,因为诱惑、因为忽略了婚姻,因此才造成了假面夫妻的后果。

再说米先生和敦凤,米先生已经五十多岁了,而敦凤才三十多。两个人不得不说是“老夫少妻”。而这对夫妻,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情侣或者夫妻,他们曾经经历过一段婚姻,现在终于又选择在一起。

在我看来,这个差异,应该是影响两个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吧。因为是初婚,即使有了情人,却仍对妻子的出轨念念不忘,甚至感到背叛。而因为是二婚,两个人彼此都默契的不问对方的过去,他们似乎已经有一种半路夫妻的默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两个人永远隔着一段长长的距离。


日本人对紫阳花的感情(从留情紫阳花日记为例)(3)


03、如何看待假面夫妻的婚姻生活

假面夫妻其实在亚洲很常见,中国有《留情》,日本有《紫阳花日记》,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假面夫妻,而如果不想成为假面夫妻,那么我们要怎么做?

1、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维持的

前不久看到一个报道,说自从有了孩子,夫妻二人就分房睡,而分房睡之后就很容易导致丈夫越来越不管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丧偶式婚姻。

但其实,婚姻不是一个人的事,至少不是一个女人的事情。婚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维持,共同经营的。我其实可以理解,许多妻子为了不让孩子吵到丈夫第二天工作,会和丈夫分房睡,但其实这样并不好。

在我看来,既然两个人选择组成成立一个家庭,那么,婚姻中的生活小事,就需要两个人共同维护。很多假面夫妻就是因为分房睡,才会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如同省吾和志麻子,如同米先生和敦凤。

2、若爱请深爱,不爱请放手

还记得有一个记者曾经采访过黄磊,对于结婚久了,夫妻成为亲人的事情是怎么看的。黄磊当时说:“我反对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夫妻应该一辈子就是恋人,情人,这不可能变成亲人。”

同样的,如同省吾,对婚姻已经厌烦的时候,找了情人纱织,那么这就意味着他已经背叛了这个家庭。对于背叛者,我只是觉得,当如果对婚姻厌烦,并且不想再维系下去的话,请选择放手。否则,伤害的不止是两个人

3、假面夫妻对孩子会有极大的伤害

前不久,《奇葩说》有一个新的辩题:我们要不要等到孩子高考后再离婚?其中有一个观点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还记得,反方说:难道你们所演出来的一切,孩子会不知道吗?他只会更难过,并且因为知道你们是为了他才苦苦的维系在一起,这样会让他有更大的压力。

在《紫阳花日记》中,省吾和志麻子的女儿,其实大概也知道了爸爸妈妈感情已经变得不是那么好了,因此,刚好处在青春期的少女用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她和妈妈一样,一起排斥爸爸,甚至可以说:“爸爸不在也没关系,反正那么多年我们都习惯了。”

孩子是敏感的生物,他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父母的隐忍和难过,甚至他们也可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假面夫妻,最大的伤害不是对方,是孩子。一昧隐忍的婚姻,难受的除了夫妻双方,更多的是夹在两个人中间的孩子。这种伤害,可能要用孩子的一辈子来弥补曾经的缺憾。


日本人对紫阳花的感情(从留情紫阳花日记为例)(4)


04、作者渡边淳一和张爱玲写作风格的异同

还记得曾有人说,作者笔下的人物就是作者生活的反射,不管是渡边淳一还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带有着他们的影子。那么渡边淳一和张爱玲的风格有哪些共同点呢?

首先,他们的故事基本都是围绕着男欢女爱

渡边淳一被誉为最懂女性的情感作家,他的文风细腻柔软,有时候不禁让人感叹,真的说到心里了。特别是这本《紫阳花日记》,渡边淳一用日记描绘了女性的心理,这让人感觉到,志麻子就仿佛活了过来,在我们的眼前哀哀哭泣。当然,不仅是这本书,其他的《情人》《化身》,大部分都是以女性的角度来描绘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张爱玲也是如此,她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小团圆》都是以女性的角度,写着女主和男主之间的情感纠葛。有的故事是男子在两个女子之间摇摆不定,有的故事是貌合神离的夫妻故事,但大抵逃不掉“爱情”这个主题。

其次,渡边淳一和张爱玲的写作手法大多是平铺直叙

先看渡边淳一

从窗户向外望去,对面高楼朝阳的一面亮得有些晃眼。三天前刮过的那场台风,卷走了漫长的夏季,清爽宜人的秋天来临了。

久木从上班到现在,一直在看报,看完了第四份报纸后,他仰靠在椅背上,把目光投向了洒满阳光的窗户。快十一点了,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坐在靠门边的女秘书在噼里啪啦地打字。

久木所在的调查室在六楼,从电梯出来,靠右边走廊的最里头。屋子中央桌对桌地摆放了六张桌子,靠近门的地方辟出了一个小小的接待间。

久木每天上午十点到这里来上班。

再看张爱玲

他们家十一月里就生了火。小小的一个火盆,雪白的灰里窝着红炭。炭起初是树木,后来死了,现在,身子里通过红隐隐的火,又活过来,然而,活着,就快成灰了。它第一个生命是青绿色的,第二个是暗红的。火盆有炭气,丢了一只红枣到里面,红枣燃烧起来,发出腊八粥的甜香。炭的轻微的爆炸,淅沥淅沥,如同冰屑。

结婚证书是有的,配了框子挂在墙上,上角凸出了玫瑰翅膀的小天使,牵着泥金飘带,下面一湾淡青的水,浮着两只五彩的鸭,中间端楷写着:

一年乙酉正月十一日亥时生淳于敦凤江苏省无锡县人现年三十六岁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月九日申时生……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他们两个人的写作手法大多都是平铺直叙,开篇便介绍故事的背景,人物的出场,以及人物的职业、性格。这种平铺直叙的手法在小说界并不罕见,虽然也有的作家喜欢用倒叙的方法来写故事,但平铺直叙的细节手法,却很难有作家写的细腻迷人。

最后,两个人的人物设置大部分都是集中的

先说渡边淳一,从《紫阳花日记》中便可以看出来,渡边淳一小说里男主角大多都是医生,而女主角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清纯天真的少女,一类是结婚多年毫无新鲜感的妻子。

那么渡边淳一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呢?在我看来,大概是因为医生在日本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职业,而女主设置成天真单纯的女生,要不就是女主角怎么样一步步走向堕落,要不就是女主角的天真单纯吸引了已经结婚的医生男主。至于毫无新鲜感的妻子,有时可以选择让她们逆袭,如同志麻子,但更多的是给男主一个借口,让他选择出轨。

至于张爱玲,里面的男子大多都是富二代,或者高富帅,不差钱。因此,大部分的男主要不就是花花公子,要不就是虽然文质彬彬,但是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渣男。至于女主,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天真单纯的女主角或者是有着自己独立性格的成熟女性。

天真单纯的女主角可以选择让她们一步步走向堕落,描绘人性,如同葛薇龙。而独立的女子,如同白流苏,虽然深陷情爱,但依然保持着独立的性格和理智。

两个作者的人物分析,大致可以总结为:男主都是高富帅,但女主不一定是灰姑娘,更多的是傻白甜或者甄嬛。


日本人对紫阳花的感情(从留情紫阳花日记为例)(5)


既然说了那么多的相同,那么渡边淳一和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不是一模一样呢?在我看来,不是的,他们的写作风格和人物塑造也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1、渡边淳一更多的是细节描写,而张爱玲到后期更多的是删繁就简

渡边淳一在小说上,和亦舒差不多,更多的是喜欢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描绘整个故事。特别是心理描写。看《紫阳花日记》大致就可以知道,里面大量的篇幅都是描绘志麻子发现丈夫出轨的蛛丝马迹,以及志麻子的痛苦心情。

但张爱玲的葛薇龙或者敦凤出场大致寥寥几句话。那么是为什么呢?还记得,张爱玲虽说出版了很多中短篇小说。可她的目标还是要做一个严肃的文学家。因此,到后期,她的文风更趋向严肃文学家的路线。删除不必要的,只留下精华。

在我看来,渡边淳一在这方面和亦舒是相似的,都喜欢大量的细节描写。而张爱玲前期也是,但到了晚年,她的文章越来越短,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2、渡边淳一的小说更多的是反映了社会现实,而张爱玲的小说主题几乎都是在黑暗中看到希望

渡边淳一的小说,基本都是描绘了发生在当代日本的社会现实,如假面夫妻,如不愿结婚的青年,或者是出轨的丈夫,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渡边淳一的书中找到。我想,渡边淳一写这些书,除了好看之外,大部分是告诉我们现在的社会除了美好,但还是有很多阴暗面。

而张爱玲刚好相反,因为她自身的经历,她的小说底色几乎都是悲凉的。不管是《留情》中,貌合神离的夫妻,还是一步步堕落的葛薇龙。但我们不要忘了,在《留情》里,我们也能找出一丝淡淡的温情。而堕落了的葛薇龙,曾经也是有着希望的。在我看来,张爱玲的小说,是告诉我们,在黑暗中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总结来说,渡边淳一的小说,是在美好中夹杂着阴暗,而张爱玲的小说,是在黑暗中蕴含着希望。底色不同,主题也不同。


日本人对紫阳花的感情(从留情紫阳花日记为例)(6)


结语:

跳出《留情》和《紫阳花日记》,我们除了关注假面夫妻的貌合神离,更应该关注的是造成假面夫妻的原因。这里的原因,有夫妻二人的因素,有孩子的因素。但,我认为,一段婚姻的结合或许应了那句老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婚姻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