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读卖新闻》今天报道,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Issey Miyake)8 月 5 日因癌症去世,享年 84 岁。随后 Issey Miyake 品牌方面也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根据设计师意愿,将不会举行公开葬礼。
摄影:Brigitte Lacombe
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浪潮席卷巴黎时装世界,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和另外两位相比,三宅一生的时装设计师之路更加“非典型”。他很早就不再负责品牌主线的设计,而是以一种更自由的状态参与品牌内外的项目。
1938 年三宅一生出生于日本广岛,童年经历了原子弹爆炸。他从小喜欢画画,大学毕业于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专业。1965 年他前往巴黎,曾在 Guy Laroche 和 Hubert de Givenchy 两位大师手下担任过助理。之后他又去到纽约,为 Geoffrey Beene 工作,在纽约这段时间他更多地融入了前卫艺术圈。
在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屋的工作经历以及和艺术圈的联系,都在之后很大程度影响了三宅一生的创作。
1969 年他回到日本,并在次年 4 月创立了 Miyake Design Studio(三宅设计工作室),1971 年 11 月正式推出了同名品牌,并迅速带着品牌打入了国际市场。继 1971 年在纽约发布新系列后,1973 年三宅一生又转战巴黎(比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要早将近 10 年),从那时起,品牌便开始每年两季在巴黎展示新品。
来自美国版《VOGUE》官网
三宅一生的设计极大程度地打破了西方服装的规则,无论结构还是面料,他纯熟地将东方和西方、传统和新技术相融合。并且相比服装的形式和外观,他更关心服装和身体及生活的关系,三宅一生的设计可以更前所未有地贴近生活(之后为乔布斯带来的经典穿搭甚至也对科技圈影响深远)。
三宅一生独特的设计哲学不仅体现在时装秀表演、和摄影师 Irving Penn 合作的影像等创作自由度更高的项目中,也充分体现在品牌最著名的产品——“一生之水”香水(1992 年)、PLEATS PLEASE 褶皱系列(1993 年)、Bao Bao(2000 年)中。
摄影:Philippe Brazil
三宅一生和 Irving Penn 的长期合作项目也是一段佳话,图片来自 The Irving Penn Foundation
三宅一生 1993 年的设计,每逢奥运会总会被大家拿出来“膜拜”的一个系列,摄影:Hiroshi Iwasaki
女士和男士款的“一生之水”分别是 1992 年和 1994 年推出的,可能是一些同学认识三宅一生的开始,摄影:Irving Penn
品牌另一件签名式产品 Bao Bao
在西方主流的那套时装工业流程之外,三宅一生开辟了一种新的风格,它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也启发了 Jonathan Anderson 等新一代设计师。
比如三宅一生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对年轻设计师的培养,1994 年和 1999 年,三宅一生先后放下了男装和女装创意总监的工作,交给了泷泽直已。
这同时也是解放自己,让自己可以以更灵活的方式参与各种项目。而在三宅一生公司下,时至今日也有非常多的子品牌,它们分别聚焦于不同的“任务实验”,这些项目或有三宅一生亲自参与,或由年轻团队开发,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艺术方面也同样如此。从职业生涯的早期开始,三宅一生便和艺术圈保持着紧密联系,他将服装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载体,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便开始参加各种展览。
1982 年他的作品登上了《Artforum》杂志,这是时装首次出现在这本艺术杂志的封面。1998 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为三宅一生举行了个展“ISSEY MIYAKE MAKING THINGS”。
1998 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ISSEY MIYAKE MAKING THINGS”展的海报,图片来自 Miyake Design Studio
2004 年三宅一生基金会成立,2007 年三宅一生又主导创立了日本首家设计博物馆 21_21 DESIGN SIGHT。
左到右:21_21 DESIGN SIGHT 助理总监川上典李子,3 位总监三宅一生、佐藤卓和深泽直人,以及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师安藤忠雄
1997 年三宅一生被授予日本紫绶褒章,2016 年又被授予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司令官级)。
去年底 Virgil Abloh和Kiton 创始人 Ciro Paone先后逝世,今年 1 月 Manfred Thierry Mugler 逝世,这是我们在逐渐告别大师的年代。
而未来当我们再聊起三宅一生时,我们会聊到什么呢,是褶皱、香水,是乔布斯的套头衫,还是俏皮的中文拼音“Bao Bao”,抑或是不断和各个设计师合作的三宅一生手表或者各种艺术项目?三宅一生代表了那个日本乃至东方设计在西方时尚世界横冲直撞的年代,也告诉了我们优美的设计也同样可以很舒适,它们完全能穿越时空不会过时。
事实上,他所留下的已经不是一个时尚品牌和一系列具体的经典设计,他的遗产已经远远超越了时装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