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来学习最后一个结构:包围结构。


左上包围。例字:庆,房,厌。“厂”和“广”字头,横的起笔要盖住撇的起笔。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1)

左上包围

左下包围。例字:远,建,近。“走之底”结构的字,右上部分字形的书写要注意上松下紧,且整体偏瘦长。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2)

左下包围

右上包围。例字:式,包,贰。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3)

右上包围

上包围下。例字:同,风,凤。外框部分书写要上略窄,下略宽,像个罩子,扣在内部的字上。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4)

上包围下

下包围上。例字:画,幽,凶。底框写法:起笔竖向右下行笔,顿笔后写横“抗肩”,最后一笔是“点”,向左下点出。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5)

下包围上

左包围右。例字:区,医,匠。左框上边是短横抗肩,竖折起笔与短横之间留空隙,不实连,下横写长,抗肩。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6)

左包围右

全包围。例字:因,图,国。与上包围下结构相似。

清代的书用什么线装订(清桦学书之结构篇)(7)

全包围

汉字结构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后续的文章会结合常用字,以及“间架结构七十二法”来具体学习。个人认为,楷书由于结构严谨,且写起来费时费力,一笔一划工整有余,风韵不足,所以有很多人的兴趣爱好会偏向行书,毕竟楷书是基础,先学走,再学跑。

另外,聊点题外话,楷书,行书,草书等每种字体都是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的,不能说楷书连写是行书,行书快写是草书,这么理解的话,便很容易写成“鬼画符”。以上,欢迎评论加关注,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