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都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完成的。这种社会角色是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如果没有了相互间的社会关系,角色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功能,就象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一样,剧本中各类角色都是通过彼此间一定相互关系来表现的,而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的扮演角色只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现场直播。

角色改变了 角色与形象(1)

角色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是规定角色,自己不能擅自行为,例如政府的外交官、法官或议员等等,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而不能按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还有一些是非规定的角色,可以由个体自己掌握来表演,属于开放型或自由角色,如父亲、朋友或非正式群体中的一些角色扮演,或非公共属性的角色。如果你属于一个特定的带有公共属性的群体,那么你在群体中的角色就不能自行其是,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也是就是制度的约束。

角色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征,而形象是其通过外表或行为表征出来的印象,包括其外表、仪容及言谈举止等等。说到自由角色的形象,那就得借助于道德的力量来约束,而不是制度性的强制约定,有时也是无法代替,仅能靠自我的约束。例如不能随地大小便要求,看似简单,其实这也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约束;再如衣貌整洁就不能成为约束社会每一成员的制度,因为角色不同,形象的要求也不同,也就是说形象是角色的衍生要求。当然你要扮演某一特定的角色时,需要进行角色的学习,否则其容易跑偏。角色的学习,包括对于角色的地位观念的认同与理解;角色义务的认识;角色的行为,明确对于其的约束范围。

形象,其实来源于角色的扮演,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形象,人们大多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样子来感知角色的形象的,当然这是角色形象的初期,也有后来自我感悟和提高的成份。俗语讲“将心比心”,其实就是角色扮演的一种生活中的表现,通过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自体验他人的角色,体验其内心的情感,只有获得了与他人相同的或类似的体验,才知道应该怎样子行动,或采取怎样的态度。

角色改变了 角色与形象(2)

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怎么样的形象出现于社会交往中,其行为的扮演还需要一定的技能,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进行思考的,且不能单独地割裂来看待这个命题。角色的扮演技术是随着人们的理解能力也在变化,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角色的扮演衍生了角色形象,没有了扮演也就无所谓形象。对所有组织而言,其所有成员的身份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要求,因为角色的不同,对其要求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这样就有了形象要求,其实形象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角色问题,因为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要求,也就有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也就是说角色的扮演者应符合一定的形象要求,这样才符合大众对这个角色的期望。

当你长期扮演某一角色时,最终可以将自己的样子固定于人们的心目中,从而使个性发生实质性变化。也就是说形象的扮演也是改变着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需要强调一点,就是角色不是形象,角色有时是继承下来的,但形象是你自己给别人留下来的印象集成。

角色改变了 角色与形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