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作为王朝的标志,往往有一定的含义和象征。中原王朝的国号命名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体系,比如以原封地名命名,以五行生克理论命名等。那么少数民族王朝的国号又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呢?中国历史上,北方最知名的少数民族政权要数契丹人建立的“辽”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他们的国号有什么来历和联系呢?

契丹改为辽国是什么意思(契丹人的国号辽)(1)

国号的使用通常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契丹人的辽国却有“九复国号”的说法,也就是说辽享国210年中,曾18次改国号。虽然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18次,但史料可考,辽朝确实曾反复用“辽”和“契丹”为国号。辽建于公元907年,初始国号为契丹,937年(另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夏复称契丹,1066年又改回辽......如此反复多次。

至于契丹人为什么要定国号为“辽”,说法有二,一是说源于契丹人起于辽水,二是说有疆域广阔之意。

女真原为辽国的臣属,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辽,并于1125年灭辽朝。而“大金”国号的来历还和“辽”国号有很大的关系。

契丹改为辽国是什么意思(契丹人的国号辽)(2)

《金史·太祖纪》记载,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时对群臣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由这段话可知,“辽”之国号,取镔铁坚硬之意,但是镔铁虽然坚硬,终究会腐坏,只有“金”才能千秋外代,不腐不坏,所以完颜阿骨打将国号定为“金”。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而且记载于正史,很可信,但史学界仍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认为“金”国号来历没这么复杂,只是源于女真兴起于金水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