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东南大学的一名杰出校友向母校匿名捐赠人民币3亿元,以此祝贺东大120周年校庆,服务学校交叉学科发展战略。

东南大学115年校庆大爱无疆(一次性获3亿元捐赠)(1)

此次捐赠为东南大学迄今为止收到的单笔金额最高的捐赠。捐赠校友表示,东南大学是他追梦的起点,此次捐赠是希望帮助东南大学大医科建设,支持东南大学建立医学科技与工程研究院(学院)以促进医学,公共卫生学和生命科学相关学科与工程学和信息科技等东南大学的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东南大学建立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工交叉融合的创新型学院尽绵薄之力。

东南大学从1984年就建立生物医学专业,录取了大量优质学生。经过长期发展,学校的生医学科取得了特别突出的成就。近年来,东南大学实施大医科提升计划,通过一流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学校工科等多学科优势,将新医科与新工科、新文科相融合

东南大学115年校庆大爱无疆(一次性获3亿元捐赠)(2)

2018年3月28日,东南大学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校不仅可以深入开展医工结合、药工结合方面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双方在新兴、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发展合力,还可以深化学校治理结构改革,交流办学经验、理念与做法。

2020年10月23日,东南大学——华为“运动健康创新实验室”揭牌。实验室建立以­­后,双方联手发展运动健康产业,东南大学把运动健康研究作为医工交叉的重点

东南大学115年校庆大爱无疆(一次性获3亿元捐赠)(3)

在新冠疫情突发的危急关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共派出医护专家160人次驰援一线,包括以邱海波教授为代表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41人次。

在抗疫过程中,中大医院明确重症新冠患者特点,在全球首次提出“沉默性低氧血症”的概念,并建立早期识别的体系和死亡预警体系。医院应对突发疫情提出重症医学需求,给出推荐意见并整理成文,为全球抗疫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医院还通过数十次视频会议向30余个国家传播中国抗疫经验,为全球稳定抗疫形势作出突出贡献

东南大学115年校庆大爱无疆(一次性获3亿元捐赠)(4)

2022年4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邱海波教授在抗疫一线

2022年6月3日,东南大学与强新科技建立“东南大学医学科技与工程研究院(学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依据协议,东南大学医学科技与工程研究院(学院)将瞄准国际医学健康领域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需求、重大疫情防控,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搭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医学与工程学等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为载体,以积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团队为抓手,以国际前沿创新型项目为驱动,全力打造能够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在医学健康领域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具有较大全球影响力的新型研究院(学院),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为在国际医学健康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做出贡献。

东南大学115年校庆大爱无疆(一次性获3亿元捐赠)(5)

另外,自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东南大学布局建成智慧城市、智能网联交通、脑科学、医工交叉研究院等20个国际化、学科交叉的新型科研机构。

……

百廿东大新征程。面向未来,东南大学将继续秉承“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大医科战略,复兴东大医科之辉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健康问题贡献中国的创新答案。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南大学官微、东南大学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