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别名孙行者,外文名:The Monkey King. 中国唐朝贞观年间猴,祖籍东胜神州傲来国,出生年月不详,自小生活在花果山水帘洞,少年成才,师出菩提,学得一身好本领。在中国孙悟空的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不仅是神话里的英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孙悟空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国民心中的精神支柱)(1)

猴哥的主要战绩来源于他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前者可以看作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毛头小子,后者则沦为打工仔,保护金蝉子度过层层险关,助其修炼。大闹天宫里,猴哥力战十万天兵,凭借法天象地、七十二变、火眼金睛……丝毫不落入下风,打出了齐天大圣的威风。取经路上金蝉子所遇到的妖魔鬼怪大都是有背景,身后往往有强大的靠山,每每孙悟空要斩尽杀绝之时,那些神佛总会在关键时刻跳出来阻拦,以各种理由阻止猴哥的正义之举,在小编理解为,那些神佛肯定是料到了2000多年后人类会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用这种委婉且荒唐的理由保护野生动物,延续人类生存的千年大计。遇到那些没背景的、自主创业的妖怪,只要敢对唐僧打歪主意,猴哥绝不姑息,一棒敲死。

孙悟空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国民心中的精神支柱)(2)

金蝉子团队的取经之旅铸就了猴哥步入社会的基础,帮助他了解世界的潜规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接近灵山,妖怪越猖獗、放肆,狮驼岭的三妖,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把一座城的人类都消灭殆净,作为世界主宰之一的如来竟丝毫不知。如果如来出手解决,那么金蝉子团队又曾能得到磨练呢?他们又怎会臣服于如来呢?整个西天取经都是如来布的一场局,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威信,巩固其在灵山的绝对领导权。

孙悟空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国民心中的精神支柱)(3)

在西游记的世界观里,孙悟空嫉恶如仇,恨不得杀尽天下恶人,他也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典范。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孙悟空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国民心中的精神支柱)(4)

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每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不仅能够影响一个时代,而且对后世都有深远的意义。文学的这种影响既有文学作品的题材,立意,构思,艺术手法等等文学本身物质形态方面的,更重要的在于一种精神,一种思想的时空穿透力。《西游记》的成功得益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孙悟空虽是一个神话式英雄人物,但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富于人性美的英雄品格,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群众的普通要求,美好愿望,理想追求。我们已处于一个文明的社会,但贩毒制度、弄虚作假、坑门拐骗等等丑恶现象还在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时常发生,这就需要孙悟空的这种精神,老虎苍蝇一起打,更需要孙悟空这样的英雄形象的“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