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人
看过这样一对母子故事:
儿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让妈妈看,妈妈不屑一顾:“天天就知道买这些,给你的生活费,是这么花的啊?”
儿子解释这是自己打工赚钱买的,妈妈继续批判:“买点有用的东西多好?”儿子无言以对。
儿子刷到好看的视频给妈妈看,妈妈训斥:“天天就知道玩,人家王阿姨的儿子,都是博士了,你呢?”儿子一时呆若木鸡;
儿子回到家,开心地分享:“妈,小雨跟我说……”妈妈打断他:“小雨现在在干啥?找到工作了吗?”儿子摇头,妈妈说:“那你少跟她一起玩,自己没出息,还天天拖着你玩,像什么样子。”
后来,有一天,儿子回家,妈妈正跟人打电话:“现在孩子大了有想法了,从来不跟我分享的。”儿子默默关上房门。
那一幕,更像是关闭了“心门”。
孩子不哭不闹,心却远了。
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不分享便是隔阂,愿意分享才够亲近。
没有不想跟父母亲近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无奈而绝望的父母。
若开口总是被训斥、嘲笑,换来失望,久而久之,只能拒绝分享和靠近。
每个长大后跟父母不亲的孩子,都经历过这几种绝望。
被迁怒,被打骂
《爸爸当家》中,王祖蓝讲过自己的经历。
小时候,爸爸回来忽然冲他大发脾气,他就疑惑:“我干过什么?为什么这样?”
妈妈跟他解释:“爸爸在外面工作很辛苦。”
但是小孩子的心声是:“他工作辛苦,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当年的他感到很委屈。
孩子被迁怒,痛在莫名其妙,委屈自然加倍,绝望便不期而至。
《春日迟迟再出发》中的林承纬,也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爸爸时常因为生活不顺,迁怒于他。有时候,爸爸喝酒后,会在半夜三点冲到他的房间,将他拉起来,然后揍他一顿。
如果孩子错了,挨打被骂也能理解。
如果孩子无错,却因父母心情烦躁、工作不顺被迁怒打骂,孩子心里何其委屈,绝望?
林承纬二十几岁时,有人告诉他,父亲去世,请求他去见最后一面,他却拒绝了。因为一个总是迁怒、打他的父亲,早已让他绝了对父爱的期待和念想。
当父母总是迁怒、指责、打骂孩子,孩子便无法看见、相信父母的爱。
久而久之,恨悄然扎根心间。
父母的迁怒,就像孩子头顶的暴风雨,突如其来、倾盆而下,冲走孩子的安全感,带给孩子满满恐惧。
如果父母不能温暖对待孩子,用爱呵护,而总是迁怒、打骂孩子,孩子也就势不可挡地跟父母不亲了。
被“为你好”的控制欲吞没
电视剧《新居之约》中有一对母子。
儿子从国外放假回家,知道父母离婚,却选择不告诉妈妈自己回国,直接去爸爸家住。
后来,妈妈一再要求他跟自己回家住,还质问儿子,回家为何不告诉妈妈,儿子无奈道:“我倒时差太累了。被你知道我回来,我会更累。”
妈妈不解:“你从小到大所有的事情,都是妈妈帮你安排的。”
儿子却答:“就是因为你都安排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大到买房子买车,小到我穿什么颜色的袜子,你都安排好了,可是妈,我需要自由啊!”
他还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出国读书,就是因为想要自由。即使在国外过日子辛苦,也比在家里被妈妈安排、控制舒服多了。
儿子转身离开,留下妈妈黯然落泪。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就像是孩子喜欢吃苹果,父母非大口喂他香蕉,付出者固然辛苦,殊不知接受者也苦不堪言。
父母“为你好”的控制欲,是落在孩子头上沉重的枷锁,生出累和无奈。日积月累,孩子难免压抑窒息,绝望到想要逃离。
父母可以指点孩子的人生,却不能步步替代而行,因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想要的人生。
当我的人生,我却不能做主,无奈绝望,自然也就无法亲近父母。
被冷漠地忽视
网上有个问题:“孩子跟父母不亲,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吗?”
一名网友讲了自己的经历。
他曾一年不回家,会想念家乡的食物和陪伴自己的狗,却一点都不想念父母。
虽然从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父母跟自己说的话很少,相处时间很短。对自己的关心太少,冷漠太多。
记忆中,一次生病,妈妈带他出门拦了一辆车,付了钱就让他一个人去诊所,因为妈妈要去打麻将了。
而爸爸,每天下午回到家就睡,基本不跟他说话,有时候他有问题或者想跟爸爸说话,爸爸也闭口不答。
妈妈是家庭主妇,但从来不会为他们准备早餐。上学时,早餐都是头天晚上剩的饭菜,自己热一下。即使过年也没有大餐,除夕夜随便吃完饭,父母就出门,只剩下他一个人待在家。
如今,他一个人在外地工作,父母偶尔来电话,对话不超过5分钟。
习惯了冷漠常态,突然的关心让他很不适应,虽然很羡慕别人的亲密关系,但他宁愿父母不要跟自己打电话。
他说:“也许父母真的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最希望你过得好的人,但可悲的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对你是冷淡的。”
被父母冷漠忽视的孩子,也可以成人,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孩子大概率地跟我们不亲了。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说:“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亲子关系的紧密关系。”
养育的初心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但养育的终极愿望,是期待孩子与我们足够亲近。
唯有足够亲的土壤,才能生出感恩的花朵,才能有余力创造更美的天空。
当父母始终温暖有爱,孩子自然愿意微笑靠近。
共勉。
—— End ——
作者:木人,生活记录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