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

一声枪响

1950年3月4日,华北的春天,尚未褪去岁寒。

这个清冷彻骨的早晨,一个刚得知判决结果的男人,正在囚牢里,一言不发地整理仪容…

他刮掉蓄了几个月的络腮胡子,换上一套崭新的军装,穿上鞋子,趁人不注意,把装着一沓旧菲林的小铁盒,塞进了口袋里。

男人对一旁的同事说:咱们永不相见了,你最了解我,将来为我说话…

接着,他转身缓步走出牢房,只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然后头也不回,前往宣判会。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

1950.2.24,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决书

石家庄郊外的旷野,在寒风中显得格外肃杀,只有不时擦过天空的鸟儿,用啁啾声表达悲戚。

司机在一片荒地处踩了刹车,男人和两个行刑者,打开美国军用吉普的车门,走了下来…

男人孤身背手向前走着,行刑者跟在他身后,待距离合适,持枪的行刑者立正,朝男人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纵有万般不情愿,行刑者还是按捺住绞痛的心绪,举起手枪,瞄准男人,扣动了扳机…

“嘭”的一声,寒枝上的鸟儿被惊飞,男人应声倒地…

随行人员走上前,翻正男人的遗体,并整理好微皱的军装,拭去面部血泥,将遗体置进铺有绿色军毯的木棺…

闻声赶来的人群,强忍着哀恸,默不作声,任眼泪打湿衣襟。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

那天过后,这个倒下的38岁男人,被“封禁”了36年之久。

他那蒙尘的故事,渐渐被世人淡忘,直到1986年,这段历史的真相,才水落石出…

他人生终局的背后,是几天几夜也道不尽的峥嵘…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

被鲁迅先生“捧红”的岭南青年

这个男人名叫司徒传,出生在一个药商家庭,是个地道的广州人。

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却也吃穿不愁,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直到19岁那年,父亲商业破产,司徒传家道中落。

刚刚高中毕业的他,迫于生活压力,只能选择早早结束学业,外出赚钱补贴家用。

经友人介绍,他在汕头电台谋得一职,并在那里遇到了爱人王辉。

蜜月旅行时,他购置了一台胶片相机,用来捕捉爱情的美好时刻。慢慢的,这一方小小的取景框,框柱了司徒传对摄影的热情,一有时间,他就会挂着相机,到处走走,记录沿途见闻。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

拍摄于苏州狮子林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

拍摄于京国民议会厅

因爱读鲁迅、茅盾、郭沫若的新文学,司徒传的思想深处,始终燃着一簇革命火焰,渴望着能有一天,投身民族救亡的时代洪流中…

他曾多次只身乘船前往南澳岛,拍下浪人(日本的流浪武士)犯下的种种恶习,这些照片一经发表,就产生了巨大反响。也正是这些影像,向社会揭示了南澳岛的重要战略地位。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

1937年,敌人垂涎下的南澳岛

偶然间,司徒传从画报上,看到一组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新闻摄影,画面所带来的冲击力,震撼着他的神经。

他陷入了沉思:从事文学的人是很不少的,而摄影是非常重要,但却没看到过有一两个进步的摄影家…

自此,“用相机记录时代”的念头,就愈发坚定了…

于是,在1936年8月,他不顾妻子的离婚威胁(妻子认为摄影没有前途,只是耗费钱财的娱乐消遣),毅然离粤,考进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西洋画系。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9)

司徒传、王辉夫妇,拍摄于张家口

司徒传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

听闻自己的“灵魂导师”鲁迅先生会出席,他激动坏了,赶忙拿起相机,跑去了展会现场。

那天是周末,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中午十二点,一个身着长衫的矮个子男人,徐徐走进会场,他留着浓密的一字型胡须,面颊消瘦,看上去没什么气色…

他在方桌前坐下,摘下呢帽,熟练地燃起一支烟卷,神情严肃却目露柔光,环视着周遭…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0)

1936.10.8,鲁迅在第二次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上海八仙桥青年会)

是他!是那个针砭时弊、眼光毒辣、一针见血的鲁迅先生!

司徒传强忍住激动,上下打量着鲁迅,找到合适的角度后,便“咔嚓咔嚓”按下了快门。

但鲁迅并不认识这个拍照的年轻人,就警觉了起来,在场的木刻家见状,示意司徒传先做下自我介绍,鲁迅这才放下戒备,亲切地问他最近的创作情况,并叮嘱他,一定要先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1)

1936.10.8,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左起:林夫、曹白、白危、陈烟桥

然而,司徒传万万没想到,与偶像的初次见面,竟也是此生唯一一次…

短短10天后(1936年10月19日),噩耗传来:鲁迅先生旧疾复发,与世长辞。

还处于震惊中的司徒传,抓起相机,就朝鲁迅的寓所飞奔。

他看着前些日子还谈笑风生的鲁迅,正安详地躺在床上,头发长了些,颧骨比那日更高凸了…

他擦掉眼泪,鞠了三个深躬,用颤抖的双手拿起相机,走到鲁迅的遗体前,按下几记快门,拍下鲁迅的遗容…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2)

鲁迅先生的遗容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3)

左:灵车驶出殡仪馆 右:送葬队伍

“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思来想去,司徒传寓个人理想于名,决定用“沙飞”这个笔名,将鲁迅先生的照片寄给了上海、广州的各大报刊。

这些珍贵的照片,为后世留存下无比真实的鲁迅形象,也“捧红”了沙飞。

此时的沙飞,牢记郭沫若所说“一张好的照片胜过一篇文章”,正摩拳擦掌,准备汇入时代浪潮,以手中小小的黑匣子为武器,向罪恶的侵略战争,做出反抗。

(下文用沙飞一名叙述)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4)

沙飞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5)

一张照片,一段掸落岁月烟尘的往事

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

战火隆隆,民众流离失所,日军肆意蹂躏着中华大地…

义愤填膺的沙飞,带着摄影器材,孤身奔赴华北前线,誓以最真实的战事记录,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来,正需要记者跟采,向民众报道八路军出师以来,首个大胜仗。

因拍鲁迅而小有名气的沙飞,自然而然成了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他去往山西五台的115师驻地,见到了林彪师长、聂荣臻副师长。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6)

1938.9,河北平山蛟潭庄,聂荣臻

在聂荣臻的安排下,沙飞跟着开辟战场的骑兵营,一路东行,用镜头定格下不少行军瞬间:

破败的阜平县政府门口,一名扛着步枪、皮肤被晒得黝黑的战士…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7)

拍摄于1938年

山谷里、乡野阡陌间、古旧的城楼前,挺进敌后的八路军部队的骁勇身影…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8)

1937.10,山西灵丘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19)

聂荣臻率领军区机关,由山西五台向河北阜平进发,

于1937年11月18日到达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0)

拍摄于1937年

在日军的炮火中毁于一旦的普佑寺,庄严的佛殿化为满地的断垣残壁…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1)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2)

1939.2,阜平西庄

几个月后,沙飞也加入了八路军,并受聂荣臻重用。

1942年,在没有纸张,没有印刷机这样艰苦的敌后条件下,排除万难,创办了《晋察冀画报》,刊登了众多战时摄影,为历史留档的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3)

1942.7.7,晋察冀画报创刊号

在他冒死捕捉到的画面里,我们能看到,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被绝望裹挟、瘫软在废墟中再无寒窑可栖的老妇人…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4)

站在倾颓的农舍前,发须花白、神色愤恨的长者,面对镜头似有万句控诉…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5)

拍摄于1943年秋

被烈焰焚烧,升腾起滚滚黑烟的村庄,老百姓的祥和生活付之一炬…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6)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7)

拍摄于1943年秋

毁坏的庄稼、烧焦的牲畜、被洗劫一空的村庄、遭残忍砍杀的无辜民众…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8)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29)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0)

张张渗血的相片背后,是数不尽的家破人亡,是言语说不出的凄惨悲凉…

在保定涞源,沙飞敏锐地察觉到,历史赋予古长城的抵御外族侵略的象征意义,一连两个月,将镜头对准长城脚下的战士们,创作出名垂摄影史的作品《战斗在古长城》,向全世界宣读了一句,不屈不挠的抗战注脚…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1)

1937年,浮图峪长城,相传为宋代杨家将练兵御番之地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2)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3)

今昔对比

其中,沙飞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一组作品,拍摄于百团大战期间。

当时,进攻井陉煤矿(地处山西、河北两省咽喉地带)的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死守矿区的日军,动用了夹杂着烧夷弹的排炮,一番狂轰滥炸后,矿区沦为烈焰之海…

而就在战斗趋于白热化时,竟然传来幼儿的嗷嗷啼哭声…

战士们冲进火海,发现一名受重伤的男子旁,有两个被炮火吓坏的小女孩儿,一个约有7岁大,另一个尚在襁褓中,孩子的母亲已经殒命。

想都没想,战士们就把父女三人往外背,送往营部救护所医治。

但,直到战斗结束,大家才发现,因伤势过重而不治身亡的男子,竟是井陉车站的日本站长,也就是说,这两个小女孩是日本人的后代…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4)

1940.8,井陉煤矿

一时间,议论声四起,军中无人敢拿主意。

聂荣臻得知此事后,差人将姐妹二人接到了指挥所,并从附近村庄找来哺乳期的妇女,给了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怀。

聂荣臻觉得,虽然战争是残酷罪恶的,但小孩子是无辜的,她们是战争的受害者。

聂荣臻拿来一个当地特产的雪花梨,递给稍大一点的女孩儿,可孩子却没有接,只是巴巴地看着他。

聂荣臻心想,这日本孩子不比能吃苦的中国孩子,肯定是嫌梨脏,就舀了一瓢水,把梨冲洗干净,再递给她。

果然,见梨洗净了,孩子便拿着啃了起来…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5)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6)

1940.8,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女孩

聂荣臻凑近女孩,轻声询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嘴里“嗯嗯”作答,一旁的翻译告诉聂荣臻,这孩子名叫兴子。

熟络之后,兴子就像个影子一样,用小手拽着聂荣臻的马裤腿,走哪儿跟哪儿…

考虑到战事紧张,不可能带着俩牙牙学语的孩子行军,聂荣臻便放弃了养活她俩的想法,给日方写了封亲笔信。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7)

信未加封,方便沿途的军官士兵翻阅,他拜托老乡扛着挑子,一头儿放一个,翻山越岭将孩子送还给日方。

路途遥远,怕孩子哭闹,聂荣臻还往挑筐里,放了些孩子爱吃的雪花梨…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8)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39)


在这封信中,聂荣臻的人道主义精神尽显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0)

这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多亏了沙飞拍摄的组照,世人才得以知晓,沙飞说:这些照片现在可能没有什么作用,但也不是完全没用,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可能会发生作用…

40年后,沙飞的这番话,应验了。

1980年,一篇题为《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报道,引起了中日两国的广泛关注,报道上刊登的影像,正是当年沙飞所拍。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1)

经过日本媒体的接力寻找,终于在九州,找到了照片中被聂荣臻牵起小手的兴子。

彼时,年过四旬的兴子,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五金店,过着幸福安稳的日子。

因时隔多年,兴子的记忆早已变得模糊,是伯父告诉她,当年回国后,她嘴里断断续续讲述着,在八路军那里吃梨子、高粱米,坐挑筐的故事…

1980年7月14日,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内,兴子拜见了耄耋之年的聂荣臻,她俯身用额头轻触这位“中国父亲”的手(日本最高礼节),激动得泣不成声…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2)

聂荣臻的亲女儿聂力,前往首都机场接机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3)

而直到这时,聂荣臻才知道,兴子只是错称(日语里“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相近,当年吓坏的她其实是想说“妈妈死了”),她真正的名字,叫美穗子。

美穗子说:当时孤苦伶仃,能活着回到家乡,跟聂荣臻元帅、当地的八路军战士,还有老百姓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当年参加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还再三拜托她,给中国捎来一句“抱歉”…

正是沙飞拍摄的几张黑白照片,这段发生在太行山麓的故事,才促成了一场跨越40年的中日友好佳话…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4)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5)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6)

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

在晋察冀前线,沙飞还遇到了从延安来的白求恩大夫。

会讲英文的沙飞,与同样热爱摄影的白求恩一见如故,两人相谈甚欢,很快就结成了挚友。

从沙飞的镜头里,我们能看到一个鲜活且多面的白求恩形象:

为八路军战士和日本战俘做外科手术…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7)

1938年,山西五台松岩口模范病室

身着军装,和木工在艳阳下制造医疗器材…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8)

1938年,山西五台松岩口

与聂荣臻一起坐在院子里,接受广州《救亡日报》的采访…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49)

拍摄于1938年9月25日

赤膊躺在山岩上,掩闭双目,享受惬意的日光浴…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0)

拍摄于1939年

在河中戏水、与军民友爱互动…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1)

拍摄于1939年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2)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3)

拍摄于1938年

可好景不长。1939年11月,为战士做手术时,白求恩不慎划破手指,细菌感染很快转为败血症,最终因医治无效而憾然辞世。

白求恩的遗嘱上,有一条只有6个字的简短留言,足以见证沙飞和白求恩之间,不分国界的真挚友谊:照相机给沙飞。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4)

1939.11白求恩遗容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5)

1940年,隆重的白求恩追悼会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6)

白求恩生前所用相机

除了战场,沙飞的摄影题材,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艰苦卓绝的军旅生活:

水上练兵、雪中行进、野外实弹演习的八路军战士…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7)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8)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59)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学生运动会上,大家赛跑、撑杆跳、推铅球…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0)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1)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2)

拍摄于1941年5月

开荒、植树、纳鞋、缝纫军衣、修补房顶、造手榴弹、帮老百姓收秋…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3)

拍摄于1942年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4)

拍摄于1939年春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5)

拍摄于晋察冀军区兵工厂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6)

拍摄于1941年,秋季反扫荡后

比如,热血的青年参军大会现场…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7)

1938年,河北阜平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8)

1939.6,河北阜平东土岭村

比如,战乱下妇女儿童的精神面貌…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69)

1938年,边区小学—河北阜平龙泉关小学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0)

1940.3.8,三八妇女节射击比赛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1)

小机枪手

比如,反扫荡的日子里,背井离乡转移至深山老林的百姓…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2)

比如,抗战胜利后,欢欣雀跃的中国民众…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3)

1945年,山西灵邱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4)

1945年,河北张家口

一张张记录着峥嵘岁月的菲林背后,都是赌上性命,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惊情故事。

1943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了3个月的秋季大扫荡,敌军几次搜山,沙飞和战友置底片于生死之上,接力转移,上万张珍贵的底片在战乱中安然无恙…

身体发肤之痛,尚能忍受,但惨无人道的战争场面,所带来的精神之痛,实在难捱。日后的“沙飞之死”,也由此埋下伏笔。

其中最骇人的,当属发生在大扫荡期间的“柏崖惨案”。

1943年12月10日,撤退到柏崖村的晋察冀画报社成员,遭遇了突袭。

面对日军逼问,23岁的女战士张立,坚决不肯道出战友去向,泯灭人性的日军,用锋利的刺刀挑起张立怀中的幼子,残忍地掷入沸水锅内,孩子“哇”了一声便没了动静…

日军不仅砍掉张立的一只胳膊,还用刺刀挑开膛肚,场面惨烈至极…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5)

张立与儿子的合影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6)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7)

慌乱中跑丢鞋子的沙飞,打着赤脚,在冰天雪地里一路躲避。

双脚冻成黑色,血肉混着雪水…他在一处山洞里待了一天一夜,两条腿都失去了知觉…

前往医院诊治时,沙飞的脚已经发紫溃烂,可还没等伤养好,他又一瘸一拐,背起相机,投身他毕生所爱的战地摄影事业了…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8)

受伤的沙飞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79)

飘向自由的沙

1949年12月的一天,石家庄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传出两声枪响。

一名叫津泽胜的日籍内科主任医师,倒在一片猩红中…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0)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1)

津泽胜

令所有人讶异的是,站在他身旁的握枪之人,正是因结核病住院的沙飞。

此前,沙飞就曾念叨着:我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无人知晓,他口中的“大事”,究竟所为何事。

直到他瞄准津泽胜的头部,扣动扳机,射出致命一弹,大家才恍过神,这就是他说的那件“大事”…

其实,这时候的沙飞,因为目睹太多战争场面,患上了严重的“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精神状况时好时坏,极不稳定。加上当年在鲁迅的葬礼上,沙飞听到关于“日本人毒害鲁迅先生”的言论,就更加重了沙飞对津泽胜的疑心。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2)

沙飞

他对妻子说:那个日本大夫是特务,他要用X光消灭我的细胞,使我慢慢死去,鲁迅就是被日本医生害死的,现在又来害我…

但事实上,津泽胜同和平医院的其他日本医师一样,都是坚守人道主义的良人。

受诊断手法掣肘,当时很难对沙飞的精神状况做出判定,迫于国际舆论压力等诸多因素,沙飞被处以极刑,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临刑前,他往口袋里塞的那个小铁盒,装的正是当年在上海拍摄鲁迅先生的十几张底片…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3)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4)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5)

随着石家庄郊外的那声枪响,沙飞就好像从历史中被抹去了一样,他穿越枪林弹雨所拍摄的相片,全都变成了“佚名”作品:摄影展受阻,媒体不许报道,世人渐渐将其遗忘…

经过家人和友人的不断追寻,在沉寂了36年后,沙飞才终于平反。

说到底,沙飞和津泽胜,何尝不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沙飞是中国革命摄影的拓荒者,与大时代结缘,在战火纷扰的岁月里翻滚,用血泪换来一份无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他更是一名顽强的生命斗士,不舍不弃,不卑不亢,行走在滚烫的革命理想之上,赋予每个噪点颗粒以呼吸,让帧帧黑白影像自述动人过往…

72年就这样溜走了,那粒微渺却金光熠熠的细沙,此刻还在中国的天空,尽情飞扬…

飘过老广州,飘过南澳岛,飘过上海滩,飘过晋察冀,飘向每个人心中…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6)

他救了无数人却被冤枉进入了监狱(他让全世界看到最血淋淋的人性)(87)

参考资料:

[1] 纪录片《寻找沙飞》

[2] 《沙飞摄影全集》 | 王雁主编

[3] 聂荣臻和他的日本女儿 | 国家记忆

[4] 重返战场:我的父亲沙飞 | 我们一起走过

[5] 沙飞:永远的“自由之沙” 惨痛的“战士之死” | 北青艺评

[6] 大战中的插曲 | 聂荣臻

[7] 沙飞:中国革命摄影的先驱 | 2020中国记者节

[8] 摄影与救亡 | 沙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