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心大意、作者资料,将标准化答案抄在书上,最后朗读并背诵全文”,这是人们固有认知里“传统、标准”的诗歌教育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于学习诗歌都很难提起兴趣。然而在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在用独特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诗歌的魅力,将诗歌课堂变成一种语言之美、文化之美的盛宴。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被广泛使用的方式就是“诵读”

亲近母语的创始人徐冬梅在采访中表示,如果要给语文老师们一些建议,她建议就是三句话:第一,和孩子一起读起来,让孩子真实地和诗歌相遇;第二,尊重孩子和诗歌相遇的真实感受;第三,如果我们要谈诗,要和孩子讲诗,我们自己就要读过很多诗

儿童在诗教中获得对真善美的感知,因此,如何对孩子进行诗歌教育至关重要。教什么,只让孩子背唐诗宋词吗?怎么教,是先带他们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还是先记住中心思想?如何诵读,诵读和普通的朗读有什么区别?在诗教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意义非凡。而关于这些难题困惑,《日有所诵》第六版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1)

《日有所诵》第六版 全新上市!

《日有所诵》第六版,是亲近母语课历经十多年研究和实验,五年编写,五次修订的倾心之作。自2007年正式出版以来,这套读物走进了很多家庭和学校,让诵读成为孩子们的日常。这套书也因此成为儿童诵读选本里的常青树,十余年来畅销不衰。

好的诗歌读本具备什么特质?

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新鲜丰富的语言是滋养大脑和心灵的营养,仅仅靠日常生活语言是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对于母语的需要的,因此,好的诗歌读本至关重要。

儿童诗歌诵读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日有所诵》始终坚持尊重儿童本性、从儿童出发。作为一套‍当代的儿童诗教范本,《日有所诵》与其他诵读选本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儿童性

所选文本从儿童心性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审美趣味,充分挑选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能打开儿童心灵、启迪儿童灵性的作品。同时将各体裁作品有序地安排到各个单元,让孩子在每个单元中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作品。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最容易感受到生活之美好,情感之动人,诗歌之美妙。给孩子的诗歌,就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审美趣味,感受童言、童真、童趣。

“追,追,

蝴蝶飞,

飞远啦,

不见啦,

飞过竹篱笆,

变成一朵花。”

——金 波

这样简单,有趣,又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孩子怎么会不感兴趣?

在这首小诗中,孩子读到的景象即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观察到的景象,能够产生贴近生活的亲切感;诗中蕴藏哲思却并不说教,让孩子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到背后的深意。这也正是亲近母语始终坚持的信念:在优秀童谣童诗和诗性文本的诵读中,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自然、看到历史

经典性

《日有所诵》精选了 960篇 适合儿童诵读的文本,被选入的作品都是符合儿童心性的,有节奏、有意蕴的经典诗性文本。

文本体裁丰富多样,有童谣、童诗、对韵、古诗词曲、中外现代诗以及诗性的散文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儿童语言潜能,并最终促进其精神成长。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了岁月的磨砺,时间的洗礼。几千年前的美文即使放到现代,依然能够成为永恒,浸润童心。

从低年级的儿歌、童谣、童诗到中高年级的古诗词和小古文,到泰戈尔的《飞鸟集》、纪伯伦的《沙与沫》、中外名家散文片段,孩子们的视野与趣味在逐次打开。孩子在诵读中,学习汉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进而丰厚文化底蕴,培养诗性和定力,实现精神成长。

教育性

《日有所诵》全套6册,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制定科学严谨的编写体系,由浅入深,缓坡而上

为了方便使用,每个年级分上下两卷,每卷16个单元,编选了符合儿童心性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同时,每单元精心挑选2篇撰写“赏析”,帮助儿童理解文本。

《日有所诵》第六版,在选文难度上由浅入深,缓坡而上;在选文内容上更是遵循各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情感和语言发展特点,并结合其阅读能力有序地安排了诵读内容。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2)

只有孩子真正喜欢的文本,才能让他们完成从“要我诵读”到“我要诵读”的自然过渡,才会让孩子真正爱上诵读,体会到诵读之美和诵读之趣。

同时,书内经典诗性文本的赏析,或具深入启发,或具开放性引导,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诵读方法。让孩子在享受快乐诵读的同时,激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掌握语言听说读写的全面运用。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3)

《日有所诵》第六版 全新上市!

《日有所诵》在内容选篇注重经典的同时,也做到了与时俱进。《日有所诵》第六版就是在重点调研和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了修订工作,致力于打造一套更适合当代儿童诵读的诗教经典。

第六版全新升级更符合现代儿童的诵读需求

《日有所诵》第六版不仅延续了儿童性、经典性、教育性的特点,还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迭代:

1 | 审美提升

在视觉呈现上,以六种雅致的中国传统色作为每册书的主题色,特别邀请青年插画家匠心绘制多幅插画,兼具童趣和诗意之美。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4)

《日有所诵》第六版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5)

《日有所诵》第六版 内页

2 | 修订字号

《日有所诵》第六版增大了内文的行距与字号,版式清晰护眼,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舒适。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6)

《日有所诵》第六版 一年级内文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7)

3 | 优化内文

在保持该书原有风格特色的基础上删掉了与课本中重合的篇目,替换了少量和当下孩子生活有些距离或者不够经典的诗歌。精简三年级中泰戈尔《飞鸟集》选篇和五年级中泰戈尔的散文诗,只保留孩子更容易理解和体会的篇目。

重新梳理六年级的文言脉络,在原来的基础上替换了少量篇目,并按照从先秦,到两汉、六朝,到唐、宋、元、明、清、的时代顺序来编排,直观展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章之美。

优化书中部分赏析,叙述更贴近儿童视角;同时增加交流性与启发性,方便孩子使用。

删除每本书后面的附录,减轻孩子阅读负担,让孩子轻松开展有“我”的诵读。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8)

《日有所诵》第六版,更适合当代儿童诵读。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9)

《日有所诵》第六版 全新上市!

作为儿童诵读领跑品牌,《日有所诵》入选了新闻出版总署(第七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多省市地区寒暑假推荐书目上都会有它的身影。多年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主流媒体数次报道,是真正的荣誉与口碑双丰收。

引导孩子“日有所诵”助力精神成长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育和学习中,越来越多了解和掌握“诵读”能力的孩子,展现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进步。诵读既是一种阅读形式,也是一种阅读能力

而真正的诗歌教育,是培养孩子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教育,需要长期、系统地培养。如何引导孩子“日有所诵”,成了家长和老师关心的问题。

持之以恒

引导孩子“日有所诵”当然应该做到每日诵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习惯成自然”,才能使孩子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

每日诵读并不一定要求每天诵读新的篇章,温故而知新,诵读也需要不断复习。

教育的第一原则是连续性。蒙台梭利说:“最令人惊讶的是,连续性的活动这种方式几乎能像魔杖一样叩开儿童天赋正常发展之门。”每日诵读正是这样的活动。

诵读是深度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就是定力和静气。通过六年不间断地诵读,孩子们将积累下九百六十篇优秀的诗性文本。他们在日不间断的诵读中,感受着这些文本的音韵、节奏、趣味、内涵,不断积累、丰富语言。这就是“积学”。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小学校长朱爱朝老师说:“育才学校的老师们也会在每周的例会上诵读《日有所诵》,我们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有了一个诗意的联结。诵读让老师和孩子们找寻到安定和温暖,感受到喜悦与幸福。”

熟读成诵

用各种形式的读(范读、跟读、拍手读、对读、轮读、变换节奏读、吟诵、配乐朗读等)来加强孩子的记忆,帮助孩子熟读成诵,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对于篇幅稍长或不便于记忆的篇目,如儿童诗、现代诗、中外散文选篇等,可以让孩子熟读,不一定要求背诵。

除了亲子共读、自主诵读,《日有所诵》更是深受各地一线语文教师的喜爱。

许多老师开发出了更多“花式读《日有所诵》”的方式,齐读、跟读、对读、拍手读、依照文本表演……在全班一同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

适当指导

家长和老师的适当互动和指导有助于提升孩子“日有所诵”的兴趣和效果。家长和老师可以参照书中的赏析(每周两篇)和注释,为孩子提供一些指导,或提出一个问题和孩子讨论,但不必字字详解,孩子对作品只要大致理解,略知大义即可。

《日有所诵》始终用轻量、优秀的文本内容,满足孩子们的诵读需求。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个家庭、班级孩子的情况不同,不能强求整体化一,家长、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使用方法。《日有所诵》反复强调,儿童诵读“不必句句落实,不必篇篇背诵”,应该直面不同类型的诗性文本,有所感发,让诵读成为一个轻松有趣的日常习惯,而不是单单为了完成任务。

即使一篇也不背诵,孩子在日积月累的诵读过程中,也会得到很大的收益。

《日有所诵》这套给孩子的诗教经典,十五年来,陪伴着千万孩童每天5分钟的晨诵晚读。琅琅书声每日在无数班级和家庭中响起,开启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子。

校长说,日有所诵,在每天清晨唤醒了孩子,唤醒了校园;

老师说,日有所诵,积累了孩子的语言,丰富了孩子的表达;

家长说,日有所诵,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涵育了温柔敦厚的心性;

孩子说,在趣味十足、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我们爱上了诗歌,亲近母语。

《日有所诵》第六版将陪伴更多孩子在充满智慧的经典文本的浸润中诗意地生长,构筑受益一生的精神底色。

孩子必看的诗歌(儿童需要怎样的诗教)(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