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雨润物细无声,沙坪坝区新桥村石壁山上,有大片青色田地,一棵歪脖子桃树在一处角落已经含苞朵朵。

30年前,老夏孤身来到此处种下一颗桃核,那时,他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也没有任何人认得。

14日上午10点,老夏来到磁器口派出所,终于领取了自己的户口和身份证,面对民警,他老泪纵横。谁能想到,他已经流浪30年,过着隐居的“野人”生活。

重庆景区里最大的黄桷树在哪里(重庆沙坪坝一个老人)(1)

老夏家的桃树

隐居30年后,他被民警发现

14日上午11点许,新桥村石壁山,天下着蒙蒙细雨,老夏先踩着泥泞带领民警与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前往他家,沿途老夏指着地头的土豆、小白菜、包白菜……这是他的劳动成果。

老夏给民警讲述自己的生活

由于没有户口和身份证,老夏没法到医院看病,也没有医保,每月微薄的收入让他举步维艰,身体每况愈下。

2016年底,派出所民警到辖区排查时发现了老夏,原来由于他不常出门,加上住所十分偏僻,一直都很少有人知道他住在这里。了解他的情况后,民警经过走访老邻居、调取老档案、信息对比等工作后,帮老夏办理了户口、身份证,于是有了今天他到磁器口派出所的这一幕。

养了十来只狗,当成娃儿

在老夏的院子里,水泥地面上遍布着青苔、刺桐树叶,稍不注意脚下就会打滑。院子的左边是两个光线昏暗的房间,一间是厨房,用的烧木材的灶台;一间是宠物间,隔着木板的缝隙,一只灰白色的狗狗正躺在窝里。

老夏将狗抱了出来说,这只狗去年跑到此处,当时摔断了腿,他一直照顾这只狗狗,养好伤后,狗狗就留下了。

大门外还有一只黄黑色的土狗,不停地对老夏摇着尾巴。“黑虎,黑虎!”老夏提高了音量唤着土狗,他介绍,黑虎是两年前自己抱养的,小时候看起黑黢黢的,结果大了变了毛色。

重庆景区里最大的黄桷树在哪里(重庆沙坪坝一个老人)(2)

重庆景区里最大的黄桷树在哪里(重庆沙坪坝一个老人)(3)

“这30来年,我都在养狗,有十来只,有流浪狗,也有抱养的。有的老死了,有的跑丢了。我一个人就当养个娃儿一样,喂它们。我去农贸市场和周围餐馆捡鸡鸭下水,给它们吃。”老夏说话时,房间里又窜出一只花猫,“猫儿不用喂,它自己在外头找东西吃,就是回来睡觉。”

春天,桃花屋后开

在老夏棚屋的后面,一些歪斜的石堆上种着一棵桃树,虽是一棵枝干杂乱的歪脖子树,但上面几百个花朵已经含苞待放。老夏说,这棵桃树是他搭建棚屋时种下的,别看桃树已经比成人手臂还粗,当时却只是一颗桃核。经过自己嫁接后,结出的桃子又大又甜。“去年摘下的桃子还卖了200多元!”老夏兴奋地说,等待桃子成熟了,他还要送去给民警,让他们尝尝甜!

目前,老夏除了自己开辟的2亩多菜地,还义务帮助村里看管饮水源,他指着家附近的一个小水池告诉记者:“全村人喝的水都在这里,我得看好了,不让人搞破坏!”老夏积极与乐观也感染了附近村民。村民不用的衣物、手机、电视等物品就会拿来送给老夏,社区得知他的情况后,还主动帮助老人修缮了房屋、送来了生活用品。

民警告诉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目前磁器口派出所已经帮助老夏联系社区办理了低保,医保和廉租房的手续在办理中。老夏则表示,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趁着自己还能下地干活种菜,他还想和狗狗一起,在这里多看几年桃花、摘几次桃子…….

重庆晚报慢新闻APP,全心关注重庆,深度解读重庆,名家名记名专栏齐聚,做最有重庆特色的小、精、深原创客户端。并且还能加入重庆晚报抗癌爱心互助会,为家人健康做一个保障哦!苹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载。

——END——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文翰 通讯员 蒋宇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