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之根。地球70%的表面是水,人体70%的重量也是水,你可以忍受饥饿很久,但绝对扛不过七天没有水。它,太重要了,让我们想尽一起办法“弄”到水。对于严重缺水的沿海干旱国家,如海湾地区各国,它们大规模采用海水淡化来生产淡水,供给生活和生产。相对于无边无际的海洋来说,淡化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2008年去过阿联酋,从迪拜到阿布扎比的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海水淡化工厂。而且迪拜,阿布扎比的城市绿化也相当好,真正是沙漠里的“园林城市”,不禁让人感叹:阿拉伯人太腐败了!海水淡化已经是海湾地区国家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神奇的魔法水(神奇的魔液)(1)

海水淡化工厂

不过,海水淡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对环境有破坏的副产品,着就是海水经过淡化后,产生的高浓度含盐废水:卤水。卤水?我们老早不就用卤水来腌制食物吗?可惜,海水淡化后产生的工业卤水,可比我们卤水腌制的菜肴危险多了。

工业卤水的含盐量是海水的十倍,它一旦进入土壤,会严重破坏植物吸收营养的能力,对动物也一样是致命的威胁。全世界海水淡化生产,每天要产生1420万吨的工业卤水。目前,海水淡化的工艺,主要采用反渗透膜或者真空蒸发技术,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前者无法处理高浓度的工业卤水,反渗透膜的维护成本很高;后者则是蒸发过程中的能耗非常大,经济成本很高。所以,海水淡化后的淡水价格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海水淡化生产,只有海湾国家才能承受得起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海水里获得淡水,又要产生盐度更浓的卤水,那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提高海水淡化的效率?这不,最近科学家们研究出一种新方法:温变溶剂萃取法。这项技术就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萃取是我们上中学时就学到的,是利用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 混合物的方法,虽然我们都是在化学实验中操作的,但是萃取的过程,萃取成分的化学成分是没有变化的,所以说,萃取其实只是个物理过程。

而这个温变溶剂萃取法,就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溶剂来使得海水中的水分子与其他物质分离,萃取到纯净的淡水,而其他有机盐,无机盐,重金属类被分离开来。可以想象一下,海水倒入这种特殊的溶剂里,会发生什么?海水和溶剂混合后,出现了不同颜色的分层,最下面的是清澈的淡水,最上面的是咸乎乎的盐水,像不像一杯鸡尾酒?这种工艺不依赖蒸发,所以对温度没有很高要求,在低温或者常温下都可以有效使用。在一项实验中,曾经分离出卤水中98.4%的盐,可见淡化效率之高。更厉害的是,这种技术能淡化7倍海水盐度的卤水,而现有的技术最多只能淡化2倍海水盐度。和传统方法相比,这项新技术的经济性,环保性和效率是非常显著的。另外,研究团队对该技术的商业化路径也非常明晰,以工业废热,浅井地热,太阳能等作为热源,环保,低能耗;工程师们也在完善和改进整个工艺流程,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项技术的广泛使用将能极大提高海水淡化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神奇的魔法水(神奇的魔液)(2)

温变溶液萃取淡水

由此想到我国的水情: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总量上占到全球水资源的6%,但是水资源地区间分布极为不平衡,再加上长期的无序超采,利用效率低,水资源实际上是极度匮乏的。我们利用水资源的方式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江河湖海抽取和地下水资源开采上,特别在水资源循环利用上落后很多。而我们1万8千公里海岸线所环抱的茫茫大海不正是无比巨大的水资源宝库吗?既然有了新技术的出现,利用海水淡化来扩大可用水资源总量,也应该是水资源持续与循环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思路。截止到2015年,我国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有121个,海水淡化日产淡水100.88万吨,占比太小,尚且不足以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可见,开发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和海水相类似,我国西部地区的苦咸水资源较为丰富,总面积为1.6兆平方公里,具有开采应用价值的微咸和中咸苦咸水资源量为20.05亿吨/年,其中微咸苦咸水为14.4亿吨/年,中咸苦咸水为5.65亿吨/年,在西部很多地方,井水都是苦涩,咸涩的,当地叫”枯水“,以新技术应用到苦咸水的淡化上,把这些不能喝的水变成能喝的水,将给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带来极大的改善。

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使用好现有的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向海洋,向苦咸水要淡水。相信会有一天,我们的家园处处绿水青山。

神奇的魔法水(神奇的魔液)(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