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第二次读了,竟然几乎记不清以前读的内容这次花三天时间重读一遍,决定用文字写下来叔本华的思路,以及自己的思考,以防忘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读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读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读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这本书是第二次读了,竟然几乎记不清以前读的内容。这次花三天时间重读一遍,决定用文字写下来叔本华的思路,以及自己的思考,以防忘记。

任何哲学思想都是站在当时的巨人肩膀上得来的,对当时的叔本华来说就是柏拉图、康德和印度宗教。当然这三个只是主要的,而非全部,毕竟大师必然博学。

这本书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证世界作为表象,第二部分论证世界作为意志,第三部分讨论艺术,第四部分探讨伦理。

大体可以认为,论表象的部分主要受康德的影响,论意志的部分是叔本华的主要开创内容,论艺术的部分很大程度上借助柏拉图的思想,论伦理的部分主要采用印度宗教的思想。

下面进入第一部分。

用我们的理解来说,表象就是现象。世界作为表象是什么意思呢?要从认识说起,因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这本身就是在认识。认识有主体和客体,例如我认识世界。

举个例子,此刻我们眼前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但实际上世界并没有颜色,那是眼睛的认识作用,颜色就是现象。

通过看或触觉,呼吸着其中的空气,可以自由行动,我们感觉处在空间里;此刻心脏跳动,下一刻心脏还跳动,我们意识到自己还活着,一切都有了瞬息的变化,于是感觉自己处在时间里。

就像颜色一样,空间和时间作为现象的形式,从最严谨和客观的角度出发,也是我们认识的结果,包括其他有认识能力的动物。

这就是康德的发现,他认为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性认识的先验形式。不是我们处于空间和时间里,而是时间和空间是我们认识的形式。因为我们认识,所以有这些现象的形式。

一句话,我们认识的世界,是表象,也只是表象。

无论教材还是评论,很多人说这是唯心主义的,主观的,和我们坚持的唯物主义相反,也违背科学精神。我其实一向厌恶各种“主义”的标签,因为它们往往导致混乱而不是明晰。

事实上,叔本华写这本书的时候,现代自然科学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他所掌握的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知识几乎达到我们中学掌握的水平,理解的深度肯定有过之。难道我们不经思考相信的所谓唯物观他会不知道吗?其实书里他也驳斥过当时流行的唯物思想,这里就不细说了。

关键在于,我们理解的那种所谓唯心是说世界由心产生,其实理解错了。叔本华从一开始就是站在认识的角度来说的,世界作为我们认识的对象,是表象,这是没任何问题的。说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从而决定了表象的面目,这点可能让人费解,具体可参考康德的理性批判。但无论如何,他不可能提出所谓人心产生世界这种荒谬的言论。而且就这点来说,反而是我们过于天真幼稚了,想当然认为现象世界就是它本来的样子,而且因为科学研究的是现象及其规律,更使我们坚信这一点。其实,这里只是比科学更谨慎、想得更深罢了,也就是想要研究现象或整个世界以外的本质。

下面进入第二部分。

这个本质确实是哲学一直以来的课题,认识总得有对象。西方哲学从柏拉图时代前后就在探讨这个,后来被经院哲学压制自由探索,近代从笛卡尔开始在认识论上发力。直到康德另辟蹊径,通过对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的探索,发现认识的一些先验性,并认为那哲学的目标,即自在之物是我们的认识所达不到的。

叔本华则继承和扬弃康德的观点,认为自在之物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就是意志。

世界作为意志是什么意思呢?从最严谨的态度出发,既然这个世界除了表象什么也没有,那么它的本质就只能从认识主体,也就是从我们之中找到。

意志不局限于人的意志,而是整个世界的意志。例如最低级别的无机界,天体间的引力、电磁力、化学反应等,较高级别的有机界,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求生欲等,以及最高级别的人类的生命意志。

意志是永不安定,充满欲求和痛苦的。宇宙不停扩张,受重力的水不断往低处流,动物必须吃掉其他生物才不饿死,人满足了一个欲望后马上又有新的欲望,否则陷入无法承受的空虚无聊。

说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荒唐,说世界是表象还能理解为谨慎的客观,说本质是意志,那不是妥妥的主观了吗?

正如前面所说,意志并不是特指人类的意志,而是一种对宇宙的类似于“力”的称呼。之所以采用“意志”这个词,因为人类是最高级别的认识主体。叔本华说过,哲学家要做到在不同的东西之间找到共性,在相似的东西之间找到不同。意志就是人类生命意志和遥远宇宙的天体引力之间的共性。

我们都听过牛顿所说的“第一推动力”,其实这已经超过现象的范畴了。自然包括社会现象表现得如此欲求不满、彼此冲突,这种永不停息的冲动似乎正是宇宙的特征。意志作为本质的“一”,就好像矛盾体,它总是无法得到安宁,在认识这面镜子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到处都在自己啃食自己,总处于对立的状态之中。

把表象归结为意志的自我呈现,于是,世界就是作为意志的世界。

下面进入第三部分。

叔本华给我的最大启发,莫过于降低理性思维的地位,强调感性直观的重要性。事实上,想读而且认真读完这本书的人,往往把理性看得极其重要,毕竟哲学本来就是通过理性把握世界的方式。然而,理性除了把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整明白外,没有更多用途了。

即便对于现象的认识,那必然性的因果链条,我们信赖的科学知识,每每向前一步几乎都因为从现象中发现了新的关系(对于数学是对现象的先验形式之关系的新发现),而不是逻辑的推理。从现象中获得发现,需要的是判断力,而前提是置身于感性直观。崇拜理性、概念、推理等的人往往容易忽视现象及其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呆板,其认识空洞无物。

意志是一,而表象是多。要解释这一和多之间的关系,叔本华借用了柏拉图的“理念”。在柏拉图那里,理念是个体事物的模板性的东西,而在叔本华这里,指意志的客体化形式。

其实,歌德包括席勒就曾说过,艺术表达的是理念。而叔本华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认为艺术表达的理念是意志的最佳客体化形式,也就是在意志和表象之间的东西。天才在感性直观中发现表象的本质,也就是表象所对应的理念,并通过艺术媒介表现出来。

理念和概念有所不同。概念是理性的抽象产物,通过语言等符号标识出来,有的只是内涵,用于与其他概念之间的逻辑处理。而理念来自感性直观,是通过悟性得来的,它不是某种可以用语言说明清楚的东西,因为天才在处理它们时,脑子里都是表象。当然,从表象中提取出一些东西来,剔除掉一些东西,这方面二者是相同的。

从建筑、造型艺术到绘画,从诗歌、小说、悲剧到音乐,叔本华阐述了它们对理念的表达,其中尤其把音乐表达的东西提高到理念之上。具体就不说了。

这部分的关键不是构建一个美学理论,更多的是要表达一点:艺术通过使我们脱离欲求的世界,作为纯认识的主体而获得短暂的安宁。这种纯粹的认识一方面使我们暂时忘了自己是欲求着的,另方面所沉浸的表象是那么特别,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的表象,而是由天才加工过的完美表象,在这些表象里,我们直观感受到了世界的本质。这双重愉悦带来的就是美。

多多感受作为表象的世界吧,那里比理论的世界美好而深刻。

下面进入第四部分。

从前述可以看到,艺术只能使我们短暂脱离无限欲求带来的痛苦,完了又会回到现实的充满动机的世界。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叔本华从幸福开始谈起。一般来说,我们觉得好的,是能满足欲望的。由于人的欲求无限,那么就难免会侵犯别人的利益。一个生命意志非常强烈的人,其内心的欲望比一般人旺盛,同时也就更容易感到痛苦。那些真正邪恶的人,眉目间往往带有愁容,因为其欲望极其强烈,而现实中的阻塞又会带来更大的痛苦。他们的意志渴望侵占别人的意志,并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取快感。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被“摩耶之幕”挡在了面前。他们局限在了自己的小宇宙里,只承认自己的意志,而否认别人的意志,殊不知其实都是同一个意志。作恶的人获得的满足和受害者遭遇的痛苦,其本质是相同的,无非是意志的自我折磨。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会尊重别人的欲望,因为他的出发点不是个体化原则,而是从世界的本质出发。这样的人的行为是公道的。更有甚者,他们宁愿损失利益,也要满足别人的欲望,这就超过公道的范围了。

回到前面说的出路问题,人要如何彻底摆脱这个本质上痛苦的人生呢?既然迟早必有一死,是否应该选择结束生命?关于这一点,叔本华是坚决反对的。原因很简单,自杀是极端肯定生命意志的表现,人选择自杀是因为无法接受现实中的欲望没有满足带来的痛苦,也就意味着对满足动机的极度渴望。

然而恰恰相反,那唯一的出路是否定生命意志。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佛学中那无欲无求、脱离苦海的境界。这一点对当时的叔本华来说是相对陌生的(可能梵文译文的传入晚),对我们却丝毫不陌生。他相信“欲求是教不会的”,就像无法通过认识成为艺术家一样,人无法通过认识变得有道德。尤其这种圣人的境界,说多了只是无,而只能靠行动和修行。历史上到处是对帝王的的描述,然而这些能够做到无欲无求的、摆脱了生命意志的束缚、实现了真正自由的人更值得人们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