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不仅仅是看、听、吃、睡,故事、体验、思考也很重要,很多开发成熟的景区也仅仅是围绕一两个看点铺陈,真正做到全景、全体验的并不多。

上次旅行实验室写了大兴安岭深处的小镇博克图,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就是因为它能提供一个完整、充实的全景式跨越时空的体验。这次讲述的黑龙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则在体量、历史积淀、社会经济价值都远超博克图,而且其保留现有状态的难度也远远大于博克图,是更值得一探究竟的深度旅游目的地。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1)

富拉尔基在大兴安岭东侧,嫩江西岸,中东铁路穿城而过

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意思是红色的河岸。

在富拉尔基有红岸公园、红岸小区和红岸街道,这让很多《三体》的读者很兴奋,并去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亚洲作家第一部获得世界科幻小说大奖雨果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将中国科幻写作水平提升到世界一级的力作。去年春节上映的大热电影《流浪地球》,就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

红岸基地则是《三体》中描写的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军事基地,表面上仅仅是太空战备项目,实际主要任务是寻找地球之外的智慧文明,是三体宇宙与历史的肇始原点。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2)

富拉尔基火车站建站之初仅为五等小站,现已为一等大站。图中站舍建于1958年

在上一篇写博克图的文章留言里,很多人说博克图就是红岸基地。

相比博克图,富拉尔基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所做贡献的权重,要巨大得多。如果博克图是1,那么富拉尔基就是100。

从这个角度看,富拉尔基不但名字是红岸,角色和地位也更接近于红岸基地。红岸基地在苏联解体之后即被关闭,而现实中富拉尔基的故事绵延至今,更让人唏嘘。

传说中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与共和国方舟

网上有一种说法,1945年时伪满洲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虽然这种说法并无太确切的证据,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当时的伪满洲国,也就是现在的东北地区,基础建设、城市化、工业体系、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都应该是亚洲第一,甚至超越了日本。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基础设施因战乱损毁严重,但东北仍然是中国唯一具有较完整工业体系以及产业工人储备的地区。新成立的共和国百废待兴,这振兴的启动和推动重任就落在了东北身上。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3)

富拉尔基卫星照片,可以看到这是一座边界分明的小城。南部工厂区和北部居民区都严格遵照规划建设

二战之后形成两超级大国并立的世界格局,双方积极筹备第三次世界大战,为此分别把自己的工业系统向控制地区派发,以分散风险。苏联工业体系输出的目标,一个是东欧,另一个就是中国东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原本的工业重镇沈阳距离战场过近,其工业制造能力需要向外围转移。齐齐哈尔就这样成为了承接沈阳转移和苏联投入的双重目的地之一。

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在小小的富拉尔基就落地了3项。其中最关键的是富拉尔基重机厂,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一重。它是156工程中唯一的重机项目,参照苏联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照搬了全套建设图纸,相当于异地重建。

重型机械制造是工业体系中基础的基础。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对于整个工业体系来说,重机厂类似于蚂蚁帝国中的蚁后,如果没有它,工业独立自主只能是一句空谈。

至今中国一重仍然由中央直接管理,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骨干企业之一。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4)

工厂,社会运行的基础;寺庙,社会上层建筑。两者相映成趣

可以这么说,没有中国一重就没有富拉尔基,而富拉尔基因为有中国一重和其它配套企业,比如北满特钢(苏联援助项目中唯一特钢厂)等,而成为共和国早期渡过艰难之河的方舟。

由于苏联援建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对抗美国,具体来说就是为朝鲜战争和可能再次爆发的朝鲜半岛大规模冲突做准备,因此援建的项目都是基础工业和重工业,这种先天的结构性缺陷,为富拉尔基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大企业小社会,铸就历史感街区风貌

1960年中苏交恶,苏联专家撤出、资金收回,中国进入了在大国之间、全封闭环境下求存、独自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一重全力输出、国之栋梁的十年。

第一重工、北满特钢、热电厂、黑龙江化工厂成为富拉尔基社会和城市的四大支柱。富拉尔基也在这一时期奠定了自己大企业小社会的城区格局,企业是核心,社区完全为企业服务,社区运营的成本和管理也主要由企业承担。这一格局一直保持到了2017年。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5)

建于1977年的宿舍楼,具有花再多钱也打造不出来的历史感

1970年代,富拉尔基仍然是国之骄子,但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出现了转向。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随即美国技术、资本开始进入中国。但这一次输入的是轻工业,落地的地区没有东北。

1978中国正式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沿海地区兴起“三来一补”,提供工业原料和基础设施的重工业被排除在了新的循环之外,这也是东北发展的转折点。

此时的富拉尔基应该感觉不到任何变化,并不会认为几千公里之外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更意识不到自己作为方舟的使命已经暂时结束了。

其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很了解了,改革开放让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世界也进入了全球化、经济协同分工合作的四十年。富拉尔基除了在第一个十年还能依靠惯性勉力发展之外,其余的时候面对的只剩寂寞与无助。

看着人口流失,看着企业关停、转移,大片的街区定格在了1980年代。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6)

如今的重工业宿舍区竟然有了几分田园味道

虽然作为上世纪的普遍现象,大企业小社会的结构曾经遍布中国各地,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大多数城市和街区已经看不到过往的痕迹。

例如,同在东北,也是工业基地的沈阳铁西区,往日风貌早已烟消云散。但是作为数代中国人的成长环境,许多人对于大院、苏式楼还是有着复杂情感。富拉尔基因为较完整地保留了完整的旧日社会形态和街区环境,从而有了较高的旅游价值和纪念意义。

如果说博克图是一座真实的带有浓重上世纪色彩的大兴安岭小镇,富拉尔基则是带有相同时代特征的大工业城镇的标本,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标本仍然是鲜活的,虽然沉寂,但也不甘寂寞。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7)

洗浴中心产业如今在东北很发达,驱散的应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寒冷

你是小燕吗?

“你是小燕吗?”

这一句低劣的搭讪,对象是刚刚下夜班的女工,随之而来的是持刀逼迫,实施强奸。

从2002年到2011年共有二十余位受害人报警,受害地点都在同一片胡同之中,这片胡同还因此有了一个绰号——小燕胡同。

富拉尔基火车站在1958年之前在铁路北面,1902年建造的站房至今还保留着,从老站房再向北,就是小燕胡同。

男性,二十多岁,1米7左右,身体壮实,手粗糙,手上有股柴油味,身上有很久不洗澡的味道,没有酒味、烟味,左眼有疤痕——这是受害人提供的嫌疑人特征。

2020年2月,一名在防疫卡点与工作人员冲突的男子梅某被警方带走调查,而此人在1984年曾因强奸案被判刑14年,1993出狱。

2020年6月,梅某在自己的修车铺被正式逮捕,随即供认了自己二十年前连续强奸妇女的事实。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8)

小燕胡同的卫星图,罪犯一直居住在这里

这是龙视新闻前几天报道的新闻,其中还有梅某被警方押至小燕胡同,指认犯罪现场的镜头。

在新闻报道中,警方英明神武,将罪犯绳之以法值得称赞。罪犯丧尽天良,侥幸隐藏二十年,但终究难逃法律制裁大快人心。不过,细细思量,却有几分苦涩荒诞的味道。

比如,再回犯罪现场的那一幕。二十多年过去,不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未有太大的改变,时间似乎已经忘记了富拉尔基这个地方。

繁花落尽故人天涯,只待春归再启航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9)

东北地区的宿舍配置仓房是惯例,主要为了存储过冬物资,但没有房产证的它们难逃破碎一地的命运

这些年来富拉尔基也并非完全没有变化。

比如,家属楼被划归了街道管理,院落里的仓房都被拆除,剩下一地的碎砖;黑龙江化工厂关闭了;很多人都离开了。

最近有个词经常被人提起——内卷化,指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系统无法扩张或升级,对外交换停止,内部僵化封闭。

而就富拉尔基的状态而言,内卷化已不足以形容,拧干或许更确切,大量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外流,有本事的人举家搬迁,小燕胡同、化工厂关闭,都是这种社会大趋势下或大或小的浪花而已。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10)

抽金属陀螺,是富拉尔基一些退休人员的爱好

富拉尔基在整体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渐次下降,拥有的资源、可提供的岗位,获得的收益也在下降,导致持续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老人把持关键岗位,新生岗位几乎没有,没有位置的新人只能远走他乡。老人无法适应时代变化,企业竞争力继续降低,岗位再缩减,进入恶性循环。这不是某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是整个东北的社会问题。

用一句俗语来形容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过去有多么辉煌,如今就有多么寂寞。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11)

规划或者设计师应该多转转这些老宿舍区,可以发现很多“人性”的布置,都是千金难换级别的

如果要改出循环,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能量,至少在富拉尔基看不到有这种努力。

不过,大趋势已经有了逆转的迹象。

一是,中美经济战打得如火如荼,全球化风雨飘摇,中国提出内循环发展大计。内循环不仅是消费品的自产自销,高精尖装备自主、原材料自主更是关键。重工产品从参与国际竞争,转变为必须能够自给自足,这对于富拉尔基这种重工业制造基地来说是大利好。

二是,经过三十年,“故人”已经消耗得差不多,新人的机会正在出现。一旦完成新旧交换,富拉尔基有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2020年,注定将是动荡和充满危机的一年。

2021年,作为新十年的开始,将开启新的发展趋势,春风再入山海关,富拉尔基再起航亦有可能。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12)

嫩江浮桥上垂钓的人,除了老人亦有青年,回归已经开始了

我们无法体验《三体》描绘的未来,但可以体验过去

旅游无法拯救富拉尔基,却可以打破壁垒,让世人了解富拉尔基、了解历史,并让富拉尔基了解时代。

2017年11月,中国一重成为全国十个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但是并没有看到任何实际的措施,推动旅游行业发展。

至今仍然鲜有人把富拉尔基作为旅游目的地,虽然相比圈养丹顶鹤的扎龙,野生的、鲜活的中国重工业基地显然更有看点。

《三体》作为波澜壮阔的科幻史诗,时间跨度很大,我们无法体验其描绘的未来,也最好不要体验。但是,我们有机会在现实中体验其描述的过去。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13)

女孩背后就是依嫩江而设的红岸公园

红岸基地固然是虚构的,但那个时代、那种奉献是真实的;虽然名字一样,但是富拉尔基比《三体》中的红岸更加丰富厚重,在共和国历史之中的重要性也毫不逊色。

最最重要的,富拉尔基比红岸基地有更多的人生、更多的故事。人过留声,趁着历史的烟尘还未散尽,值得去体验感受一下。

至于发展工业旅游富拉尔基在东北当是数一数二的候选者,一方面重工机械本身就是一幅壮丽的图景,对于普通人来说会有很强的震撼效果;另一方面,富拉尔基不但有工业场景还有较完整的历史生活场景,可以更全面的体验上世纪东北工业城市氛围。

但是,显然富拉尔基还没有做好开发、运营工业旅游的准备。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准备好,就看管理者的决心和意识了。

富拉尔基区的旅游景点(现实中的红岸基地)(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