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六微之术(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十三章)(1)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十三章 四问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千古真理或是真相,就是“众人之所不能至于其所欲至也,自天地之剖判发至于今天。”意思是众人不能到达想要到达的地方,从开天辟地直到现在,都是这样。韩非子的这句话说得很坚定,其内涵也很丰富,不由得让人追问几个问题,一是众人想要去哪里?二是为什么总也到达不了?三是开天辟地那是宇宙诞生之时,难道韩非子的论断本身就是一个宇宙定理?四是韩非子说这句话的启示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众人要去哪里?这和“我们来自哪里?”相接,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处和分水岭,西方文化总在想“我们来自哪里”受此影响西方的科幻电影多是探究过去,寻找人类的根源。东方文化重在现在和将来,所以总在想我们要去哪里,总有一种忧患意识。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我们不断革新,不断向前,总是向着梦想中美好境地进发。同样,这种忧患也来自我们自身对自己欲望与贪婪的认识与担忧,正是这种认识与担忧的约束才有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众人为什么总也到达不了想要到达的地方,因为我们自身对自己的约束,这种约束不仅体现在生命时间上,还体现在意识认知上。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既是欲望的诱发者,也是欲望的遏制者,人生苦短所以我们总想长生不老,结果却还是贫贱早死。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这同样是欲望的诱发者,也是欲望的遏制者,我们对事物的无知导致我们总认为有一种长生不老药,结果也还是贫贱早死。

能从开天辟地之时就存在至今,说明这确实是一条宇宙定理,就是矛盾对立统一论,欲望与现实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当下。富贵全寿这是实现欲望的条件达到极致的结果,现实是这样的条件根本不存在,不管是自身的身心条件,还是生活的环境条件都不具备。也许,圣贤悟道我们生活的自然,明白了“和”的意义,凡事恰到好处就是和,就像我们生活的世界,万物共生,生生不息,没有极端现象。

韩非子的启示就是让我们珍惜当下,既不奢望富贵全寿,也不苦于贫贱早死,生活就是这样,过好每一天,就是和。这和佛祖的教导是一样的,既不陷入“虚空断灭”,也不祈求“无量福德”,总之不住相,向前进,活在当下。

老子说:“人之迷也,其日故以久矣。”也许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人类陷入这种“欲则不达”的迷局,日子确是很长久了,不一定是执迷不悟的意思。看不情事物,就感觉很神迷,老子也说:“孰知其极。”谁又能知道它的究竟呢。矛盾的对立双方总是你来我去,就像寒来暑往,只不过这种变化时时发生,总让人捉摸不定,给人的感觉就是“迷”。“人啊!你往哪里去!”这是警告,回头是岸。也许,人类永远走不出地球,到达不了我们想要去的地方,这事开天辟地时就已经设计好了。

越高等的生物,维系生存的因素越多,而且每一个因素都是必要条件。越远大的梦想,需要的条件越高,更不要说无尽的欲望。所以圣贤说大道至简,活得简单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