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采兰”系列天然纯日晒福鼎白茶(2009年饼茶)

本文作者:迂直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1)

幻化何因但应念而成自而无去无往,

庄严有象只随心具足可知即色即空。

2017年春上,游太姥山,宿平兴寺。

清晨,往生池前凭栏仰望,殿内佛祖端坐,庄严有象。一缕朝阳洒在“兰花指”上,金灿灿地直指本心,不由心生兰愿,即向禅师请教: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2)

“佛祖之兰花指,果与兰花有关?”

“乃是兰花指佛化身,加持手印,护佑芸芸众生。”禅师笑而作答,“传有游僧菩提树下参禅,驱蛇救鼠,断指饲蛇,感动兰花仙子,指上植兰以愈其伤,佛祖闻知便度化他为兰花指佛,赐建兰若寺,享人间香火。”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3)

“兰花指佛?”因从未听闻,疑问。

“造因得果,自那时鼠无天敌,祸害人间,世人苦不堪言,众怒之下推到佛像,火烧寺庙。兰花指佛惊愕迷茫,向佛祖祈释,佛祖曰:众生死生皆由轮回定数,万物枯荣皆依四季往复。兰花指佛顿悟,愧不成佛,遂纵身火海,化身众佛兰花指。”禅师仰朝佛祖合十而语:“后世鲜有人提及兰花指佛,故施主未知。”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4)

佛门将寺庙称为“兰若”,而佛家又将兰花称为“禅花”。普陀山戒忍禅师对兰花和佛教曾有精辟论述:“兰为禅花,非有禅缘,不结兰缘。兰是灵物,能卜吉凶。室浊则兰萎,屋凶则兰枯。兰有佛性,不论贵贱,平和同仁。”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5)

在大乘佛教中花代表“六度”,若能寻得“称兰”之茶,便可同兰花一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成为“六度”之茶。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6)

布施。兰花开放,姿容俊美,清香怡人。茶亦如此,令人一见一尝,口腹满足,身心愉悦,具有广泛的布施精神。

持戒。兰花与茶同样都是守时的植物,不攀附任何事物,虽然清香俊美,却不侵犯别人,亦是它们的持戒精神。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7)

忍辱。兰花孕育,忍受黑暗、潮湿、寂寞,方可抽芽开花。茶却不仅如此,更要历经断枝、炙晒甚至是火炼,才能成品,这正是忍辱精神。

精进。兰花和茶的一生无论长短,始终努力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最后还要留下种子,为继起生命而不懈努力,体现了精进精神。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8)

禅定。兰花静静绽放,茶孤寂中独守,都表现出极强的安忍气质,便成就了禅定精神。

般若。兰花形、色、味千变万化,茶随时、地、人气象万千。这般奇妙,展现了般若精神。

上南山采兰(采兰六度之一愿由兰指)(9)

至此,“采兰”之愿生根发芽,暗自坚决“非兰莫采”,定要寻得“六度”之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