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常识判断技巧 告诉你一个反常识(1)

遇到⽕灾该怎么办?

很多⼈会说:

「这⼩学⽣都知道

弯腰拿湿⽑⼱堵住⼝⿐,躲到浴室。」

如果你第⼀反应是这样

那你一定要认真阅读

以下这四个“反常识”

却实用的火灾逃生小知识

01

小火快跑,浓烟关门

遇到⽕灾,⼀般原则是「⼩⽕快跑,浓烟关门」。

⽕灾发生,如果灭⽕器解决不了,这个时候应该第⼀时间逃⽣。如果时间已经晚了,面临门外和楼梯内都是浓烟烈⽕,不易逃⽣的情况,请不要选择直接冲下去,⽽应该⽴即关门,以暂时阻挡浓烟,争取救援机会。

特别注意!

关门并不是万⽆⼀失的,不耐燃材料、没有窗户的房屋,不适合避难。如果你不是在混凝⼟ 、砖墙的建筑内,⽽是身处铁⽪建筑或是其他不耐燃的材料所造建筑中,这时候不适⽤于上⾯的原则。

首先,铁⽪建筑导热性良好,接合处受热膨胀缝隙会变⼤,浓烟流传更快,极其不利于⼈员求⽣。其次,钢材在 550 摄⽒度- 600 摄⽒度时会折损 33 % - 55 %,很可能导致主梁接合部受⼒不均。因此,铁⽪建筑在⽕灾时容易坍塌变形,对⼈造成伤害。再加上没有窗户,伤者一般很难存活。

02

浴室不能救命,浓烟容易侵入

⾸先我们要纠正⼏个误区:

浴室的⽔对于⽕场那般等级的浓烟和⾼温是没有效果的,全身淋湿只有安慰效果,意义不⼤。

如果浴室门、天花板为塑胶或玻璃的,是完全⽆法抵挡浓烟和⾼温的。塑胶门只要⾼温达到 200 ℃ 以上就会融化。⽽玻璃门⼀旦遇到⾼温加热,门两侧内外温差⼤过 120 ℃ - 200 ℃ 时还会发⽣破裂。即使门上⽅有排⽓孔,也⽆法抵挡浓烟。

综上,除⾮浴室本身有对外的窗户可以呼救或逃⽣,否则不建议躲到浴室。

03

浓烟较大火更为致命,往上爬跑不过浓烟

根据⼀线消防⼈员的统计,因⽕灾⽽丧⽣的⼈当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是烧死者的 4 - 5 倍,且有关研究表明,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浓烟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氧化碳中毒。

在⼀氧化碳浓度达 1.3 % 的空⽓中,⼈吸上两三⼝⽓就会失去知觉,呼吸 13 分钟就会导致死亡。⽽常⽤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的烟⽓中,⼀氧化碳的含量⾼达 2.5 %。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些报道中常有「跑到楼顶获救」的字眼,但这并不代表「跑到楼顶⽽存活」。要是⽕灾⾜够久,浓烟上升是⾮常快的,跑不过浓烟不说,到时候楼顶还会变成⼗分危险的地⽅。

因此一定要牢记——逃⽣通道安全,则向下逃⽣,逃⽣通道浓烟⾼温,可以就近到离起火位置有一定距离的安全区域躲避,采取防护措施,同时立即拨打119告知被困位置,等待救援。

04

湿毛巾捂住口鼻不实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是⽕灾教育中的⼀个重⼤误区。

湿⽑⼱捂住⼝⿐是上世纪流⾏的概念,当时房屋以⽊制结构为主,不易产⽣浓烟,⽽如今建筑⼤多都是钢筋混凝⼟,发⽣⽕灾后烟、热均不容易散去。

上⾯介绍了浓烟主要成分,除⾮挡住氧⽓不呼吸,否则是不可能阻挡毒⽓的。其次,湿⽑⼱遇热产⽣⽔蒸⽓进⼊呼吸道同样会灼伤身体,意义不⼤。

相反,除了浪费时间找湿⽑⼱还要⼀⼿拿湿⽑⼱逃⽣,等于多了累赘。要知道,火场中用于防烟的消防器材首选应是过滤式防烟面罩,并且在⽕灾中逃⽣结合情况最好要匍匐前进,试问⼀⼿拿⽑⼱还怎么匍匐?

北京消防提醒您

当遭遇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并且要综合分析火场情况,包括火势和烟气的大小,本人所处的楼层高度,所在房间的防火、防烟性能有无灭火或逃生防护用具,以及建筑的耐火等级等各种因素,再确定用哪种方法进行逃生。

100个常识判断技巧 告诉你一个反常识(2)

100个常识判断技巧 告诉你一个反常识(3)

100个常识判断技巧 告诉你一个反常识(4)

出 品:北京消防全媒体中心

编 辑:张 屿

审 核:刘 超

来 源:知乎实验室

100个常识判断技巧 告诉你一个反常识(5)

100个常识判断技巧 告诉你一个反常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