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又名小胡桃、山胡核、沙核桃,是山核桃树的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顶端尖,核壳上有四棱和细而浅的皱纹,直径约2.3厘米左右商业经营的山核桃,多用于炒食核仁香脆可口,含油丰富,含油量平均达48~53%产地民间有时还榨油食用,质纯而香如麻油,有润肠、滋补的功效山核桃是浙江省的著名土特产品,畅销江南和港澳,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野生鸡心核桃怎么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野生鸡心核桃怎么样(山核桃干果知识)

野生鸡心核桃怎么样

山核桃又名小胡桃、山胡核、沙核桃,是山核桃树的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顶端尖,核壳上有四棱和细而浅的皱纹,直径约2.3厘米左右。商业经营的山核桃,多用于炒食。核仁香脆可口,含油丰富,含油量平均达48~53%。产地民间有时还榨油食用,质纯而香如麻油,有润肠、滋补的功效。山核桃是浙江省的著名土特产品,畅销江南和港澳。

山核桃树是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高十五米以上,皮光滑,灰白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五至七片,雌雄异花,每年五月上旬开花,九月上中旬成熟,果核外有倒卵形四瓣合成的总苞。要脱苞后,经烧煮晾哂干燥,即是成品。

山核桃树原生于我国山野,是世界上的稀有树种,历史上作林木栽培,在距今三百余年前才当干果食用。《广群芳谱》有“山核桃底平如槟榔,皮厚而坚……此南方出者。”的记载。山核桃盛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过去多在杭州集散,故以“杭州小胡桃”而闻名中外。近几年,山核桃生产有所发展,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采收和干制】山核桃树种植十年后开始结果,25~50年是盛果期,大面积平均亩产100~400斤,果实成熟及时采收,不但产量高,而且风味好,但过熟则易散落受损。适时采收的标志是:总苞由青转黄褐色;苞与果核易分离,并有自然落果现象。采收时用手摘或以竹竿轻打树枝以及上树摇动等方法。

采收后的干制过程是:

脱去总苞——水洗——水煮脱涩——晾晒(或烘干)。脱苞用手工或机器进行,然后入大铁锅加水煮沸约六小时(要及时补加水)煮后能脱涩味,壳也由浅褐色转深。

【品种和产地】山核桃品种,以大核果居多数,也有少量的小核果和薄壳果,但常混合在一起,所以商业经营上一般不再区分。各品种特征如下。

大核果:尖卵圆形或近圆形,果形稍歪斜,顶端尖,基部稍凸,壳较厚,单果重约5.2克,核仁易完整取出,出仁率47%。是目前主要的品种。

小核果:性状似大核果,但果形小,单果仅约3.5克,出仁率38%,品质较差,产量少,但各产地都出产。

薄壳果:壳薄,核形中等大,单个重4.8克,仁香,出仁率49%,数量少,主产于临安县昌化附近。

山核桃主产于浙江省的临安、淳安、安吉、桐庐等县,尤以临安区昌化附近出产最多,品质居上;其次安徽宁国、歙县、旌德、黟县、绩溪也有生产。近年来又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发现天然的山核桃林木,但商品量尚未形成。

【规格等级】山核桃产销二地都未明确分等,统货按质论价,但主产区收购的基本要求是当年新货、干燥、无虫蛀,油子、空子不超过2%。

【检验】

干湿度:干湿适度的,取出核仁,折之干脆炒熟后,每百斤可得成品95斤;较潮的,核仁发软,炒熟后,出成品率低。

核壳:正常的,壳薄呈深褐色,洁净;变质或将变质的,壳色黑而泛油光;壳色淡的,有的是因未经烧煮,味亦带涩。

核仁:好的,核仁饱满,仁衣紫褐色,仁呈玉色,脱仁容易,可取整仁或半仁。

此外,还要检查有无空只、油只、坏只。一般三项不能超过3%。

【销售和食法】 商业经营的山核桃,多用作炒货和特色糖果的原料。炒制方法在后面炒货篇中叙述。

天良

2021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