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就是未知。古时候的人们因为对于死亡的无知和恐惧,产生了许多想象和传说。而宗教,神话和祭祀,又把这种恐惧和想象一代代传承下来,就产生了人们最朴素的鬼怪观念,随着时间流传了下来,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了鬼怪传说。而鬼怪的形象和种类,随之慢慢丰富和多彩起来。
鬼,或称幽灵,指的是人死后的灵魂,这就是“鬼”本来的意思。甲骨文上的“鬼”字,是一个人形上顶着个面具。鬼与人密不可分,它寄托着生者对于死者的怀念,当人们呼唤着“魂兮归来”时,鬼魂便诞生了。
厉鬼
红衣,青面,獠牙,这似乎是人们印象中厉鬼的固有形象。据传,怀抱着极重的怨气而死之人,因为心中有恨,没有办法立刻进入轮回,就会化成厉鬼向生者报复,发泄怨气。
《聊斋志异》中就有一篇关于厉鬼的故事。有一位姓霍的书生,特别喜欢和别人开玩笑,他有一个姓严的好友,有一次,霍生听到自己妻子说了些严妻的隐私,于是对外人开玩笑说严妻与自己有染,并且说了些严妻的隐私作为证据。严生听到后信以为真,非常愤怒,回家拷问自己的妻子,严妻不堪受辱,自尽而死。严妻死后,化为厉鬼,严生和霍生的妻子相继被害死,而霍生被折磨得精神失常,再也不能够开口说笑了。
冤鬼
生前遭受不白之冤,或者是死后被阴间官吏冤枉的,都会化作冤鬼。
《聊斋志异》里就记录了一个死后被冤枉的鬼故事。席廉生前与一位羊姓财主结怨,他死后,羊财主买通了地府的官吏,在阴间,对席廉百般折磨。席廉不堪折磨,夜晚托梦向自己的儿子席方平求救。席方平知道后,魂魄离体,四处奔走,替父申冤。从城隍,到阎王,因为都受了羊财主的钱财,纷纷不予理会,甚至还把席方平毒打了一顿。最后,席方平告到了二郎神处,向二郎神诉说冤情,席廉这才沉冤昭雪。
恶鬼
一般的鬼报复生人,那也是“冤有头,债有主”,而恶鬼,则完完全全是害人性命。恶鬼专门作祟害人,吸人阳气,修炼邪恶的功法的恶人死后所化,生前便害人无数,死后更不得安生。
清代作家袁枚所著的《子不语》里,提到了一位诡异的恶鬼一目五先生。传说有一位钱姓旅客来住店,半夜睡不着觉,却看到五只鬼跳进店中,这五只鬼中,只有第一只鬼有一只眼睛,其他四只鬼都是无眼。这五只鬼准备挑人下手谋害,一目先生指着旅店的人说:“这是个大善人,不行。这是个有大福气的人,不行。这是个大恶人,更加不行了。”“那该吃谁呢?”四鬼迷惑道,一目先生指着一位客人说:“这个人不善不恶,不福不禄,不吃他还等什么呢?”也许在恶鬼看来,平庸也算是被吃的理由了。
痴鬼
说起聂小倩,谁人不感叹一句绝代佳人,痴情恋世。生命是脆弱的,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哀思延续到逝者身上,这就是痴鬼。
“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这句诗出自晋干宝的《搜神记》里的紫玉。紫玉是吴王夫差的女儿,她喜欢上了少年韩重,但夫差却很不满意这门亲事,使得紫玉抑郁而亡。韩重求学归来,闻此噩耗,哀恸万分。这时,紫玉的鬼魂却飘然出现,与韩重结为夫妇。夫差想与女儿相见,紫玉却化作青烟消散了,只留下那句“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伥鬼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为虎作伥”,里面就提到了伥鬼。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死后就会变成老虎的帮凶,帮助老虎害人,这就是“伥鬼”。
唐传奇《马拯》中,就记录了伥鬼。老虎吃了人,人死后变为伥鬼,伥鬼又帮老虎害人,最后,马拯等人除去老虎后,伥鬼还为老虎的死痛哭哀悼。这样的鬼,实在不值得人同情。
替死鬼
小时候总能听到乡下爷爷奶奶讲得一些鬼怪禁忌“晚上不能去溺死过人的河边,小孩子不能去上吊之人的梁下,不然,就会被鬼带走”。会把生人带走,替自己去死的鬼,不论是水莽鬼、缢鬼、水鬼等,都是替死鬼。
大势鬼
也不是所有的鬼都不容于世,都是“恶”。有些大势大福、富乐如佛家诸天的鬼,像夜叉、罗刹娑等。佛家认为的一些鬼,可以享祠人们所祭祀的食物,或者可以得到人们所弃之物,得享安乐,大势鬼就是这样的鬼。它们住在山林,祠堂,灵庙和废弃的宫殿里,有一些飞天遁地的本领,享受着人们的祭拜。
希祠鬼
希祠鬼以人类祭祀物(食物、冥镪纸钱等)为食。这类鬼前世为人时性吝啬,不惜为非作歹囤聚财富,故感召饿鬼果报,但有飞天神通,能享用祠堂、祭祀的物品。
鬼之形象,从古至今始终贯穿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从最古老的最恐惧的想象与崇拜,到后来佛教传入,人心向佛,以劝善惩恶为主旨的天堂、地狱观形成,从此人鬼也有了善恶之分。人们祈神禳鬼,祭拜祖先,让那些无处安放的情感,有了一个合理的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