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的利弊

想升官发财无可非议,关键是靠什么实现。在古代,很长时期以来,科举是读书人实现当官的唯梦想,在政治、社会结构、士习民风、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中,科举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科举影响无所不在。

科举考取的最高功名(加官进爵青云梦)(1)

然而,应该辩证地看待科举,科举有利也有弊。科举一方面引导全社会爱学重学,一方面也把社会引向歧途,使学习变得功利。蒲松龄很早就成了秀才,但他考进士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这说明有很高天分的人也不一定会获得成功。历史上的那些大诗人、大文学家,往往是科举的失败者。

客观地分析,科举在利的方面,首先表现在科举考试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它带动了民间社会崇尚人文、教育,唐代科举盛行后,就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打破了阀阅门第对国家官吏更替的决定权,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在选拔制度的公正性、考试技术的严密性及参与竞争的开放性上,可谓超过了前代,这是其利。

科举考取的最高功名(加官进爵青云梦)(2)

隋唐科举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但它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就是一种绝对的进步。汉代征辟“贤良”、“孝廉”,“乡居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社会舆论对国家官吏的任用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至魏晋时期,门阀大族兴起,乃有“九品中正”之设立,此种制度固然流弊甚多,但诚如顾炎武所说,“九品中正之设,虽多失实,遗意未亡。凡被纠弹,付清议者,即废弃终身,同之禁锢。”

他举了陈寿、阮简、温峤、张率、谢惠连等人因为品行不谨而被废黜的例子,以证明“清议”的作用。可见“中正品第”的鉴定,自有其严格的标准,并不是私情甚至皇帝的意见所能完全干预的。

科举考取的最高功名(加官进爵青云梦)(3)

但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是突出的。首先,它的设计理念与所能达成的效果是一种堕落:品第鉴定与人的品行有关,而科举只与文字有关,这就诱使天下读书人以有限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只在故纸堆中讨生活科举的学问腐蚀了人们的头脑,不少学者只是为了抄袭才阅读诗文,他们根本就不理会培养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自我克制。乾隆自己也说:“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

可见,科举考试使得官吏选拔制度的技术性增强了,但却是以破坏文化应有的建设作用为代价的。顾炎武将科举比做“焚书坑儒”,颜元称科举“灭道,毁人才,阢世运害殆不可胜言”。科举在客观上使得读书人之灵魂,社会、官场、文化之风气日近于卑污。

科举考取的最高功名(加官进爵青云梦)(4)

《纪闻类编》中云:

上以此求,下以此应,聪明才智之士,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无用八股之中,岂不可惜?

清末很多问题直接间接由科举而起。早在明末就有一个笑话,崇祯在煤山吊死后,有人用贴红纸榜书于大明门上云:

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二口,奉申贽敬。晚生八股文顿首拜。

将明清亡国责任完全推到科举头上未免太过,貌似“神圣”的科举在“渔猎者”心目中始终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

黄儒炳《续南雍志》中记载了明朝中期的一桩奇闻:万历年间,监生茅迪吉、沈德谦等人恣行凶暴,对某祭酒的仆人大打出手,“榜掠无数,以绳系持其足,续以水灌之,几于非刑。”祭酒听说后,急忙派皂隶去救,结果也遭到殴打,再派典籍去劝教,也遭到辱骂,“狂呼谩骂,无师生之体。

科举考取的最高功名(加官进爵青云梦)(5)

在国家最高学府中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真让人啼笑皆非。当时有大量无赖、学棍通过捐纳进入各级学府,“秀才”二字几乎成为流氓暴徒的代名词。顾炎武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

明末李闯王、张献忠等人对土人、缙绅的疯狂屠戮,可以说是士大夫阶层此种道德破产必然要遭受的报应。

科举考取的最高功名(加官进爵青云梦)(6)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诏,停止科举,“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中国这项沿袭一千多年的选官制度,就此寿终正寝了。青衿黄卷,三更灯火五更鸡,曾经寄托过多少读书人梦想的科举,变成了历史陈迹。

科举对民俗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科举虽然被废除了,但中国人仍然保持了对读书人的尊敬。值得指出的是,科举对文化习俗的流行具有自发性,有的科举习俗可以转化为新的民俗,如流行于厦门、台湾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社会的中秋“博饼”习俗就是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