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10日, “永不沉没”的超大型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满载2207名游客和船员,从英国南安普敦的海洋码头出发,驶往美国马超约,开始了它的首航旅程。

不幸的是,4天后的凌晨,它撞上了一座冰山,永远沉没在北大西洋4000多米的深海海底,1517人遇难,成为非战争时期最大的海难事件。

以这起事件为原型的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靠着剧中穷小子杰克和富家女邂逅偶遇的凄美爱情,让全世界的影迷都为之潸然泪下。

泰坦尼克号最感人的几个瞬间(泰坦尼克号上最感人的)(1)

(《泰坦尼克号》海报)

不过,历史上的这起沉船事件中,真正感人的,其实不是这起穷小子与富家女的爱情,而是另外一个故事。

乌普萨拉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麦克•伊兰德,曾对全球18起沉船事故进行过分析,他发现,在3250名船员中,有1653名幸存,幸存率达到51%,而9180名成年乘客中,仅有3083名幸存,幸存率仅34%。也就是说,船员由于拥有资源享有权,他们的幸存率比一般乘客多17%。

而成年乘客中,男性乘客幸存率为35%,女性由于力量处于弱势,幸存率仅为32%。另外,在754名儿童乘客中,只有95名得以幸存,幸存率低至15%。

这说明一个问题,生死关头的时刻,人们会变得自私自利。为了有限的生存机会,拥挤、踩踏甚至武力抢夺,成为大难临头的常见现象。掌握资源者和强壮者,自然在拼抢中胜出。

然而,通过研究发现,在泰坦尼克号上,妇孺的幸存率,却远高于成年男子。而成年男子的幸存率,又远高于船员。具体的情况是,泰坦尼克号891位船员中,最终仅有212名幸存,幸存率为24%。而1184名成年乘客中,432位幸存,幸存率为37%,足足高出13个百分点。

而在782名男性成年乘客中,只有132位幸存,幸存率仅为17%。在402位成年女性乘客中,300位幸存下来,幸存率高达75%。

133名儿童乘客中,68位生还,幸存率51%,高出船员27个百分点,超出成年男性34个百分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船上38位带儿童的妇女,有36人获救,幸存率达到惊人的95%。

泰坦尼克号最感人的几个瞬间(泰坦尼克号上最感人的)(2)

(正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

那么,为什么泰坦尼克号上的幸存率数据,和其他海难船上幸存率的数据,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泰坦尼克号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麦克•伊兰德通过对18起沉船事故分析,还发现,在灾难面前,船长的态度决定了逃生人群的逃生方式。

泰坦尼克号的船长是爱德华•史密斯。这位曾经被爱德华七世授予“平安船长”国家勋章的海军准将,在乘客和船员中拥有极高的声望。甚至一些上流贵族在需要穿越大西洋时,只选择由他担任船长的游轮。所以,英国人又亲切的称他为“百万富翁们的船长”。

从1904年他升任准将之后,白星舰队的所有最新客轮处女航,都由他担任船长,从无间断。泰坦尼克号建造完成后,史密斯再次被任命为这艘当时最大的皇家游轮的首航船长,从南安普敦前往纽约。而他也决定,此次首航结束返程后,他就正式退休。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当知道游轮即将沉没时,史密斯船长一边命令操作船员坚守岗位,一边通知甲板船员负责放下救生艇,同时向所有乘客明确指示,妇女和儿童优先进入。对于登艇前争抢着上艇的男人,史密下令向他们开枪,以保证登艇的正常规则秩序。

泰坦尼克号最感人的几个瞬间(泰坦尼克号上最感人的)(3)

(爱德华•史密斯旧照)

在这种逃生过程中,船长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亲自监督规则的执行。如果船长登艇先行离开,那么船上的秩序将会重新回到丛林法则的争抢状态。

史密斯船长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在所有救生艇下水后,他留在了船上。据船沉之后侥幸爬上救生船的电报员哈罗德·布莱德描述,史密斯船长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几分钟,于开放式舰桥跳入大海,带着一个落水的小孩游向远方。

在爱情面前,杰克把幸存的机会留给了露丝。而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上的真实故事,其实比这更加感人。妇女和儿童被优先坐上救生艇,不是因为什么爱情亲情,而是由于我们伟大的泰坦尼克号首航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维护了人类应有的文明秩序和尊严。

(参考史料:《泰坦尼克号》《爱德华·约翰·史密斯船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