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似乎是每个人到了成年之后必经的阶段。
有的人为了找了一个月工作却还没有得到心仪的通知而焦虑,有的人为了自己瞻前顾后的神经质而焦虑……
一个每天笑嘻嘻的人也偶尔会为了下个月房贷的着落而感到焦虑,那本就不属于乐天派阵营里的人,他们的焦虑只会更多。
我们总把焦虑挂在嘴边,那焦虑到底是什么呢,搞得几乎所有人都成了它的“座上宾”呢?
陈雪莉在《没什么大不了:做不被情绪支配的自己》中说:焦虑既包括对不确定之事的恐惧感,又包括对未来的恐惧感。
对于高考生来说,不知道自己能在考试中取得怎样的成绩,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他们感到焦虑。
而对于待业青年来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心仪的工作机会,如果一直处于待业状态,那下个月的房贷可能就没有着落了,所以他们也感到焦虑。
还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而感到焦虑。
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感到焦虑的原因有两个:一、我们迷失在大量的快速被获取到的“成功”信息中;二、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快速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在这些信息中总会有些让我们羡慕的生活视频、旅行视频……
这些视频里的生活在我们这些打工人看来就是向往的天堂,但很少有人知道,呈现出这样一条视频,他们的团队经历了什么,有的人为了等一条日出的视频,可能从半夜等到拂晓,却因为天气有雾而没有拍到;有的人为了选出一个合适的场景,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甚至有的人为了拍一段麦子变成面粉最后被端到餐桌上的视频,从春天等到了秋天,从田间走进了工厂……
这些背后的故事是不被我们生活在网线这头的人所知道的,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他们轻轻松松在游山玩水间做了条流量超大的视频,接到了无数代言……
于是我们开始焦虑:凭什么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却还要担心下一个被裁的会不会是自己,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差劲。
那是不是我们真的就很差劲呢?其实也不尽然。
有的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已经做到了不错的位置,有的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总能一针见血地找出问题的所在。但是他们也会在大量视频的冲刷下感到焦虑。
同样都是讲书的博主,你的视频点赞率只有几百而和你同期的博主一条视频的点赞率已经破千,你们的粉丝基数内容质量还都差不多,你说你能不焦虑吗?
如果把这样的焦虑转化成促进自己提高视频质量的动力肯定是最好的,可是害怕的就是我们非但没有把它化作动力,而是陷入“一切都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的情绪中,而忽略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面对焦虑时,怎样才不会越陷越深呢?
陈雪莉在《没什么大不了:做不被情绪支配的自己》中给出了9条建议。他们分别是:
一、放松。可以尝试着进行冥想,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这个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事情出现在脑子里,别去管他,把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就好。做上几个循环后睁开眼睛会感到十分轻松。
二、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有的时候,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走进死胡同,这个时候,换个角度再看看,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举个例子,把你常用的消极词语换成积极词语,尝试着用“行动力强”代替“行事冲动”,用“配合度高”代替“没主见”……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没那么差。
三、从现实出发考虑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焦虑都并非是因为一件具体的事情,而是因为这件事可能产生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但是最终让我们焦虑的却是这些还没有发生的连锁反应。你要相信,我们的大脑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看到街边走过的一男一女都有可能编出一篇小作文来。所以,我们要考虑产生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和事件,千万不要被“想象力”把我们带偏了。
四、避免陷入过度沉思。有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自己陷入焦虑的情绪中而去反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长时间沉浸在这种情绪中,但实际上,如果不能从现实出发考虑问题,我们思考得出来的结果也不会对缓解焦虑起什么太大的帮助,倒不如,就这样,不看以前,不想以后。
五、立即响应。很多人是因为拖延才产生的焦虑,那么面对这种情况,马上开始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六、循序渐进地完成目标。当需要完成的事情很多、很杂的时候,学会把任务分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举个例子,很多考研的同学复习在后期的时候很难坚持下去,因为他们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只知道复习、复习、复习,时间一久就会产生“虽然自己很努力但是却一点进展的想法”,如果把任务分解成很多个小目标,当我们达成一个,就会得到即刻的反馈,能够看到自己的进度,自然也就会坚持得下去了。
七、不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我们很难掌控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关注力放在这个上面呢?
八、极简生活。如果实在焦虑不如清理清理东西,把没用的该扔扔,该卖卖,当环境没有那么拥挤的时候,心情也会好很多。
九、呵护自己。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对自己好一点,好一点,再好一点。
以上9个方式会让你放松下来,不过多苛责自己,也能更好地为我们缓解焦虑。
遇到问题,尝试解决而不是埋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情绪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