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是一句佛教术语,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

用来解释王阳明的心学“明镜”论恰好。

王阳明提出他的“明镜”论,是在知行合一之后,大概1510年,38岁时。

和知行合一不一样,王阳明的“明镜”论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致良知之前和之后,意思有些区别。

心如明镜最早是从唐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和慧能都是禅宗大师,这个典故你可能听说过,不再赘述。

有意思的是,提出致良知之前,王阳明所谓的“明镜”论很有神秀渐修之意,而致良知以后,变得颇像慧能顿悟之说了。

王阳明的心如明镜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心外无物是超然之境(心学明镜论)(1)

《传习录》原文记载:

陆澄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我们大家应该都照过镜子,镜子(不是哈哈镜)有两个特点:

1、如实的映照。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客观真实。

2、物在则在,物不在,镜子里什么也没有。

王阳明把心比做一面镜子,意思很明显,首先就是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像镜子一样,如实的映照。

不要带着感情色彩凭个人喜好待人处事看问题。

是什么就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客观理性。

带着感情色彩凭自己喜好待人处事,就是私欲,就像镜子上的斑点和灰尘,肯定有问题,必须擦拭打磨干净。

最重要的是第二点。

我们的心,不但要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要像镜子一样,物在则在,物不在,镜子里什么也没有。

因为我们的心经常会有两种问题:

一种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的心依然牵绕于已经过往的事上,念念不忘。

另一种是事情还没有来,我们的心已经提前跑过去了。

前面是过去,后面是未来。过去已经不能改变,未来还没有来。

你悲伤也好,你期盼也罢,其实都没有用。

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现在。

王阳明的意思很明确:活在当下。

而你的心偏不安于当下。

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心外无物是超然之境(心学明镜论)(2)

明镜照物,美的美,丑的丑,一照进去所成的像都是真实的,这就叫 “生其心”。

丑的为丑,美的为美,照过之后而不留丝毫在镜中,这就是 “无所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外无物是超然之境(心学明镜论)(3)

我在「原创」读书时间:当下的力量里,曾简单提过王阳明活在当下的观点。当时是对《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观点的支持说明,一笔带过。

今天补上了。

埃克哈特·托利的观点和王阳明的很像。他认为过去和未来,实质都是幻像,是思维的陷阱。当下才是关键、最珍贵的东西。只有活在当下才可以感觉到真实本体的勃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大家感兴趣可以点击阅读一下。

总而言之,无论儒释道,王阳明、禅宗,东方人、西方人,大家都这么说,你还是不相信吗?

心外无物是超然之境(心学明镜论)(4)

最后,补一句,读王阳明的书,总强烈的感觉到儒释道三者密不可分。当然,儒家的精神是积极入世,在根上不同。

最佩服的还是王阳明的心态,他一点点的固步自封的意思都没有。

自信,开放,世上所有的一切,凡是好的、有道理的都可以拿来我用。

心学不同于其他的学说,更加自信有力,你想吾心即宇宙了,还能怎么的,是不是?

我的心学笔记系列:

读王阳明,请相信,人生是一场修行

1508年,王阳明龙场所悟的道,到底是什么道?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为什么必然会提出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