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明朝不仅仅是“不割地不纳贡”,全称应该是:“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关于这句豪言壮语的真实性,在先前的文章中“静夜史”已经做过简单分析。
概括说来:
所谓的“不和亲”,是因为周边少数民族已经开始或完成了封建化进程,文明优势不再,和亲失去意义;
所谓的“不纳贡”,在明朝中期以后和蒙古进行封贡互市,对蒙古各部进行所谓的“赏赐”,和赔款求和平是一个套路;
所谓的“不割地”,是因为明朝从仁宣之治开始,就以节约财力的理由相继撤掉奴儿干都司,主动放弃了关西七卫、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旧港宣慰司等地;
所谓的“不称臣”是因为明朝时期已经非常强大,确立了对游牧民族的优势,因此不需要向唐朝前期那样向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称臣;
所谓的“天子守国门”一是因为朱棣迁都北京,而是因为靖难之役时朱棣和兀良哈做领土交易,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卫所,因此长城成为明朝国境线,北京成为国门;
所谓的“君王死社稷”是因为崇祯皇帝被东林党人道德绑架,失去了南迁等所有的生还希望,最后选择在煤山自缢,壮烈殉国。
所以,“不割地不纳贡”是成立的,但绝对没有这么伟大。
那么,“不割地不纳贡”到底是气节原因,还是军事或政治原因呢?“静夜史”认为,这更多的是政治和军事的原因:
1、政治原因
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是在朱元璋时代。
朱元璋驱逐元朝后,收复辽东,在西藏设立法王制度,疆域达到了900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从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疆域就开始不断缩水。
首先,因为靖难之役,朱棣绑架了宁王朱权,并借兵朵颜三卫,也就是兀良哈三卫参与叛乱,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兑现诺言,将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东部地区封赏给兀良哈三卫。
在封赏给兀良哈三卫后,兀良哈三卫向明朝提出,开平卫(即元朝上都)深入兀良哈三卫腹地,请求明朝撤销该卫所,于是明宣宗将开平卫内迁到独石堡。
开平卫的内迁标志着明朝北部疆域出现缺口,东西卫所体系遭到破坏,此后,大宁卫、东胜卫等卫所不得不陆续放弃,明朝疆域由朱元璋时代的长城以北数百里内缩到长城一线。
疆域内缩后,北京成为国门第一线,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但是,由于卫所制度从朱元璋时代以后就开始出现败相,因此到仁宣时期,卫所制度已经开始出现危机,各卫所大量出现军户逃亡的现象,边疆卫所更是首当其冲。
在这样的条件下,明朝于1435年,撤销了奴儿干都司,东北的疆域内缩到辽宁的铁岭、开原一带。在西北方向,明朝放弃关西七卫,嘉峪关成为明朝的最西端。
在南部,由于交趾境内反抗不断,明宣宗也于1427年宣布放弃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仁宣之治后,明朝的疆域基本就限制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两京一十三省”地区。
明嘉靖年间,河套被蒙古鞑靼部侵占;
万历时期,整个辽东北部被女真侵占;
1624年,宝岛被荷兰殖民者侵占。
虽然明朝没有签过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明朝领土丢失的速度和程度,是相当深的。
这和明朝“重文轻武”的政治制度分不开。文臣当国,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再加上明朝特殊的权力制衡制度,导致皇帝消极怠工,明朝的疆域也就不升反降了。
2、军事原因
明朝的战斗力最强悍的时期,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先是打败了南方的割据势力陈友谅和张士诚集团,而后北伐元朝,将元朝逐出中原,而后不断发动对北元的征讨,终于在1388年,蓝玉消灭北元势力。
北元覆灭后,蒙古再次分裂,草原上出现了鞑靼和瓦剌两大势力。
历朝历代中,从没有一个王朝像明朝这样,在王朝建立初期就具有如此强悍战斗力的。为了打击匈奴,汉朝进行了超过70年的卧薪尝胆;唐朝也进行了数十年的励精图治;只有明朝,一出来就是满级,一上来就是大招。
在这样的强悍战斗力下,包括蒙古等游牧民族都成为手下败将,因此明朝没有向周边政权称臣的必要。
唐朝向突厥称臣,一是实力不济,而是安抚和利用突厥,这些在明朝身上都不需要,所以,明朝没有称臣的传统。
而在朱元璋之后,明朝实力开始下降,但是由于士大夫当国,他们的道德绑架,让明朝彻底告别向周边政权称臣的可能。
即使是在明朝末年最危急的时刻,明朝也坚持不向李自成和满清低头,正是这样的坚持让明朝选择了以最壮烈的方式走向了死亡!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朱元璋时期,曾列出15个“不征之国”,并作为皇室祖训流传下来,这些国家包括了日本,这个让朱元璋非常愤怒的蛮夷小国,但是朱元璋仍然将其列为不征之国。
通过这样的方式,明朝主动规避了风险,也就没有战败后称臣纳贡的可能性!这也是明朝处理对外争端的一贯思路。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