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业界知名新媒体《金融八卦女频道》对外发布一篇标题为《“2万元的课靠自学”,风险列27页,百度加持的沪江网校还能估值70亿?》的深度调研文章,引起了中访网和各大财经媒体、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

据《金融八卦女频道》撰文:那个估值将近70亿的沪江网校快要在香港上市了,但是他们最近遇上了一个大麻烦。

它们的品牌声誉,正在因为一个网友的系列“打脸”文章,开始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这样的危机对它们来说几乎不可避免,他们的营销有太多可以被吐嘈的地方。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最大网络在线教育培训平台之一的沪江教育,靠丰富的营销手段吸引了一波学员,可是他们进去之后就后悔了。有网友说沪江网校涉嫌欺诈,在教师身份上存在着虚构之处。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

连教材也是新东方的,网友的疑惑来了,交了一万二,就买了本新东方教材?而且一万二的学习班级里,显示有70人,结果只有7个人参加了学习。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3)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4)

更坑的还在后面,网友交了一万二后,还介绍朋友交了一万二,听的课程却基本上要靠自学。他想退学费,沪江网校的客服就是不肯,该网友一怒之下,就把聊天纪录曝出来了。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5)

其实,他的一万二学费还算好的,有的网友花了一万七到两万上沪江的课。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6)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7)

可是交了这么多钱,沪江网校又是怎么对待学员的呢?答案是:交钱可以,退钱不行!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8)

何止是不退钱,还对学员各种讽刺嘲笑。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9)

就算勉强退了,也要想办法扣下三分之二,有个网友把沪江网校的情况曝光后,很快引发了强烈反响,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和转发。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0)

就这样,沪江网校让自己陷入到一场品牌危机中。面对这样的危机,沪江网校不得不公开回应,对网友提出的疑问做出回答,可是沪江网校的这纸声明,很快就被该网友打脸了,重要是这一段: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1)

针对沪江网校的这个声明,网友直接提出证据打脸,贴出了沪江网校工作人员的电话。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2)

连通话纪录都贴出来了,就问沪江网校面对这样的证据慌不慌。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3)

提完证据后,网友作出疑问式结案陈词: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4)

就这样,估值70亿的准上市公司沪江网校,被一个普通网友这样轮番打脸,也着实很尴尬了。

但沪江网校的尴尬还不仅如此,更大的尴尬来自他们连年攀升的亏损额度,以及进展缓慢、久拖不决的上市进度。

沪江网校的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末,沪江收入分别为1.85亿元、3.4亿元及5.55亿元,2016年及201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4%及63%。但高收入增长的背后,却是营销广告费用的大幅增加。

有资料显示,2015-2017年,沪江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2.44亿元、3.92亿元、5.89亿元。也就是说,沪江每年收到的学费还抵不上营销费用的增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营销和广告在沪江网校极其重要的地位。

2017年年报也显示,沪江网校语言类课程的毛利润达到了79%。剔除营销和广告费用后,1万元的课,沪江网校只有2000元的成本,可见对课程质量和研发的投入之低。

成本与利润的严重不对等,注定沪江网校在品牌口碑方面是要出事的,哪怕估值已经做到了70亿。

是的,沪江网校的掌门人亲口对记者说,他们的估值已经超过70亿。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5)

某2017独角兽企业名单中,沪江网校跻身教育品牌TOP3。

那么沪江教育是如何从一个小BBS做到这70亿估值的?这与他们经历了三次“险死还生”的转型有着密切关系。

第一次转型发生在2005年,沪江网校起源于2001年成立的沪江语林网,2005年,沪江逐渐将网站结构转向门户形态,步入Banner广告模式下的商业化运营。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6)

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沪江网校遇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财务困难,沪江推出自营品牌课程沪江网校,商业模式从B2B转向2B、2C并行,从而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2012年营收已经超过1亿元,借此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培训学校之一。

第三次转型发生在2017年,沪江宣布平台化战略,在沪江网校之外,聚焦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通过该平台,教育培训可以出售,也可以在这个平台购买。通过这样的举措,沪江网校成为中国网络教育培训的最大平台之一,彻底蜕变为平台商。

然而伴随着沪江网校70亿估值的是,亏损额连年扩大。

体现在数据上,就是2015、2016、2017年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40亿元、5.55亿元;与高速增长的营收同样显著的是,净亏损的持续增加,三年分别为2.8亿元、4.22亿和5.37亿,体现在招股书上就是这样的: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7)

从招股书里可以看出,最近三年收益尚不足以支撑开支,亏损额连年扩大,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断上升的亏损额度,带来的是市场和监管层的疑虑,为了打消疑虑,沪江教育不得不在招股书专门列出27页加以说明,远远超出其他篇幅的说明。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8)

不难得出结论,沪江网校上市,更像是典型的“带病上市”。

那么,沪江网络亏损的钱都去哪了呢?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沪江网校近年来最大的投入就是三个方面:1.持续投资以扩充技术、研究和开发相关工作的专家团队;2.广告及推广开支增加;3.扩充销售及营销团队。

显然,沪江教育在广告推广,以及营销销售方面的投入开支是持续攀升的,短短两年时间就增长了200%。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19)

沪江网校开支攀升的原因,就是他们请了明星来做代言人,比如他们邀请了吴磊作为品牌代言人,代言费用急剧增加。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0)

代言人策略是有效果的,吴磊宣布代言的一条微博就获得了26万转发,近10万条评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沪江宣称拥有1.7亿用户,CCtalk月活230万,且已拥有2187家商户和41534名自雇网师。

但是用户数增加了,服务并没有跟上来。这样一来,也就导致了网友投诉的问题出现,用户体验和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给品牌造成危机。

最明显的危机就是:原来用户粘性和体验都很好的UGC平台,沪江网校将版面一改,网课一挂,流量池里的老用户都跑了。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度依然对沪江网校不离不弃,依然持有他的股份。

股权结构方面,沪江此前已完成九轮融资。在一系列融资后,目前最大股东互捷投资持有沪江教育32%股权,为最大单一股东。创始团队为实际控制人,控股61.30%,百度持股3.18%为其第七大股东。

在股东的力挺支持下,沪江网校还在大肆扩张,近几年投资了海风教育、兰迪少儿英语、众合教育等20余家教育机构,未来还可以继续通过投资和收购来巩固自己的生态圈。

除了这些投资者外,新的投资者还在进来,2017年9月21日,沪江宣布战略升级,与自贸区基金、皖新传媒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在资本、产业基金和教育资源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当然,对于沪江网校来说,有金主投资不够,有明星代言人也不够。它们尝试更多的新玩法,比如推出教育贷分期付款产品,从而争取更多的收割韭菜变现。

在沪江网校的支付页面看到,消费者可以使用优学宝进行分期付款。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1)

还可以使用京东教育白条进行分期付款。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2)

沪江网校还在首页公开鼓励分期教育贷:学出新高度,人生巅峰在召唤。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3)

沪江教育的招股书中披露,2017年开始,沪江教育开始支持培训学费分期付款。

为了迅速推广分期付款,沪江网校还推出免息优惠,以吸引更多的学员使用,甚至专门与学员签订这方面的协议。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4)

可以看出,优学宝已经是一个典型的教育贷款金融产品了。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5)

大力推动之下,据“新金融深度”报道,沪江网校在分期付上取得的成果是:2017年5亿收入中,20%来自分期付款,分期付款为沪江贡献了过亿的收入。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6)

优学宝分期,就是沪江的产品。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7)

一个线上培训机构,就这样兼职干起了金融贷款。

优学宝推出的背后,很难说没有受到百度教育贷的启发,毕竟,百度是它的第七大投资者。

除了百度外,公众还在沪江网校的招股书中发现了陈金霞的名字。

沪江网校的网课靠谱吗(2万元的课靠自学)(28)

众所周知,陈金霞的来头可不简单,作为前金融大鳄魏东的遗孀,现在陈金霞控制着高达数百亿的涌金系资产,其中包括九芝堂、千金药业、国金证券、新疆广汇等四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陈金霞既有能力,也有人脉关系,她是吴晓求的学生,公公又是中国会计学领域泰斗魏振雄,对金融资产的动向格外敏感,沪江网校能获得其A轮投资,可见来头不小。

另一个比较耀眼的股东当属百度。此前百度与新东方、华尔街英语等头部教育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课程培训的学费贷款,其宣称2017年在教育培训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75%。

事实上,除了沪江网校外,百度有钱花已与新华教育集团、山东蓝翔、达内科技、千锋教育、中公教育、海文考研、学尔森教育、火星时代、樱花日语、韦博国际英语、汇众教育、新时代美业、北大MBA、清华MBA等教育培训机构达成合作。

或许,沪江网校是百度在教育分期方面的又一个布局?这无疑值得人们观察。

然而,不同于资本力量对沪江网校的示好,沪江的上市之路可谓是充满坎坷。

2012年,沪江没能成功上市,2015年沪江完成D轮融资时,传出沪江准备于2016年上市的消息。对此,创始人伏彩瑞予以否认。

时间来到2017年,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达156起;和去年同期的58.1亿元相比,增长66%,融资案例增加68%。

融资增加的同时,上市成为教育独角兽们的新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沪江网校选择了赴港上市。然而截止到现在,沪江上市一事仍未有下文。

特别是在旗下重点业务高管更换、声量减小、业务规划推进不顺后,沪江网校的上市之梦离破碎还有多远?

更让沪江网校焦躁的是,网友对它的负面评价经过网络和媒体发酵后,未来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极大影响它的上市计划?又是否会被各种资本力量视为不良资产?这个无人能下定论,但风险正在增大。

而这只不过是沪江网校因忽视网友声音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对消费者傲慢,则终将迎来市场的反噬,就算有百度和涌金系加持,沪江网校也终躲不过这一铁律。

(文|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顾红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