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1)

看《我和我的家乡》最喜欢的还是徐峥的《最后一课》。

很多人评论范伟的演技真绝了,他扮演的范老师,举手投足和小孩子说话的样子透着那个时代老师的简单真诚。

而扮演老年痴呆的样子又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特别贴切感人。

我在这里并不想讨论范伟老师的演技,因为他的演技有目共睹。

更想聊聊在《我和我的家乡》主题电影的单元里,再一次奉献出精彩段落的徐峥导演。

和之前《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相比,徐峥在最后一课中,再次奉献出他对囧味小人物的成熟表达能力,甚至还越来越不露声色。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2)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3)

1 对比祖国篇之夺冠,从孩子的期待到老人的回归,有时间的流逝

看徐峥的影片,有一种接地气的感觉。就好像他习惯流露的一张囧脸。这似乎也是大多数人生的一种常态。

就算是很主流的,讲述爱国爱家乡课题,徐峥也能讲述鲜活的细节,因为他的电影中有小人物。

上一次祖国篇,他用一个弄堂里放电视的小男孩,讲述女排夺冠和出国热的大时代背景下,小男孩一边是送喜欢的小朋友出国,一边是为弄堂邻居放女排夺冠的电视,他做出了为大家的选择。尽管后来他也很委屈。

如果说上回他讲的是一个孩子如何在特定的时代,自然流露的天性和责任冲突时的个人选择。

这次家乡篇他讲一个老人的回归和流逝的时光带来的思想冲突。老人从国外回到青春年少时支教的乡村,寻找丢失的过往。是投入教育的青春无悔也是对过往的追思。

徐峥的小人物传,似乎又升华了,从走向大世界的纠结和选择到无怨无悔回归,这里面有时间的流逝感。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4)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5)

2 跟随范老师跌跌撞撞的脚步,双线并行镜头体现时间的不可逆转

这里最令人称道的双线镜头主线在范老师忽然发现这些同学不是当年的孩子,出门寻找记忆时的镜头。

他跌跌撞撞走出教室,沿着熟悉的街道走着。

这一路,路过他长大了的同学,走过绿油油的田地,还有河流弄堂老街道。

镜头一转是年轻时的他从教室出来,急匆匆地走在这条路上,也是跌跌撞撞不过不是因为迷迷糊糊,而是太急了。

他急着推开那扇老宅的大木门,取来五彩颜料,要给有梦想的姜晓峰同学带去。

回去的路上下着雨,他还摔了一跤,颜料撒了在水里流淌着颜色。

镜头再回当下的范老师,他还在跌跌撞撞,却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灯火,那是人们在准备过年的亮灯吧。

范老师好像一个人孤单走在时空隧道里,怎么也找不回过往。

忽然他停了下来,眼前出来一个仿佛童话世界般的建筑,眩晕中水倒流,时间逆转。

年轻的他听见同学们在说,范老师摔跤了。范老师要走了。

爱画画的姜晓峰来送他,送给他自己画的学校画像。

耳边响起来,范老师,还记得我么?

范老师梦醒了,他看见长大的姜晓峰和同学们。

这里的双线并行镜头就好像是时空转换器,向左是过去的他,向右是现在的他。

有流水逆转,有记忆中的孩子,有变成现实的建筑。还有老宅大院的湿漉漉的味道。

好的镜头胜过千言万语,能带着我们自然进入剧情,尤其是那种和人物经历紧密贴合的长镜头。

这里的双线镜头追忆范老师的过往,特别有冲击感。

把范老师的老年痴呆和梦境,时空穿越感全部串联起来。

还有一个长镜头是直接穿越重修老教室时,一群当年的学生忙碌欢脱的景象,镜头直接从屋顶穿越到屋内屋外的景象,最后停留在范老师和门口的一只公鸡上。

特别有荒诞感。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6)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7)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8)

3 没有大开大合,用最朴素的囧故事表达荒诞的人生困境

提到徐峥似乎离不开囧这个字,他曾拍摄过囧系列,从主演人在囧途到后来自己导演的泰囧港囧和囧妈,这些在旅途上的囧反映人生的囧。

虽然在两部主旋律片的单元拍摄中没有囧这个主题,却也习惯性的用囧来反映人生困境。

镜头里的杭州千岛湖乡村有过往的美丽田园溪流和更有充满地方特色的大院老宅。看起来很是写实也有着家乡的气息。

这和当初在我和我的祖国中,拍摄弄堂镜头时如出一辙,特别能体现地方特色本土气息。

范老师在多年以后,早已离开乡村,甚至已经出国教外国人中国文化。

他是为了和儿子在一起才出国的。

然后,一次发病让他回到过去的乡村,那是老年一个窘境,老年痴呆已经在侵袭他。

医生测试他只记得当年在乡村的最后一课,于是儿子送他回乡村找回记忆。

这个时候,当年的学生们想要帮老师找到最后一课,开始找小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这些大人们则成为导演,群演和场记,灯光道具的角色。

他们要为老师上演一场戏,于是各种囧事发生了。

老师发现这里不是当时的课堂了,灯光师从屋顶摔下来了,老师发现他们了都不认识。

看来荒诞又可笑。

最囧的其实不是这些表面的囧,而是范老师居然需要自己一个人去找回记忆,走过曾经的路全部变了样子,让他慌乱不已。

像极了随着年纪大了,越来越不能把握生活的我们,狼狈又不甘心想要找回过往。

他却想要找回当初单纯孩子的样子。

最后看见的灯火通明的学校建筑,似乎也是浮华大于真诚感。

皆大欢喜的结尾,范老师认出了当年的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似乎也破坏了当年的最后一课。

老年痴呆,留学归来,乡村教育,全都是最现实的生活和痛点,这当中却有着深层的人生困境。

那就是相比当初一心要走出去,要做事业的时光,正在走向人生终点的路上,再也回不去的人生囧途。

所以最后看到的美丽建筑也可能本身就是梦境。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9)

徐峥炸酱面完整版(徐峥的囧味小人物传升华了)(10)

写在后面

有人说徐峥的表现太过保守语境,我倒是觉得他很会有接地气的手法去讲宏大叙事主题。

也许是他始终在讲一个小人物,无论这个人物是一个孩子,老人,老师或者商人。

他们或多或少都承载着时代的烙印,虽然身份普通,却都有着自己的价值。

用他们的特定视角看世界,自然而然感受到时光环境的影响,所谓大时代不正是更多当下的结合么?

徐峥的囧味电影,仿佛和很多人的人生一样,曾经神采飞扬眉毛飞起,却终究活成了囧字,有点下坠的眉毛,苦乐参半的人生。

这个囧味人生是很值得回味。

人生不全是苦的,也不都是甜的,更多五味杂陈的味道,随时准备接受人生不同味道,也是一种坦然的态度。

新时代的人很难接受苦尽甘来,更喜欢及时行乐。

也许我们可以苦乐同行,在囧味人生中苦中作乐,这样可以享受过程,又可以坦然面对结局?

距离离苦得乐,去除我执的内心平静也会更近一些。

您说呢?

今日话题

你喜欢徐峥的囧味电影么,最喜欢哪一部?理由是

想看更多徐峥电影影评?

徐峥中年囧探索升级,从向外社会思考到非暴力沟通回归亲情内心

@怡姐话人物, 追剧式多角度探索影视书人物,和本土电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