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1)

问:有时术语太多,会产生混乱。

答:是的,所以克里希那穆提提倡少用那些五花八门的概念或术语,搞得后面的新人想学习的时候,容易感到糊涂。你在读他的书的时候,一定会有这个体会,他的书里很少写进各种术语。

问:他用的都是像爱、自由、真相、智慧等很平实的词。

答:不过,他说的这些词,跟一般人说的就不同了。比如他说的自由,肯定不是很多人在说的自由。他还有另一个跟很多宗教领袖不同的理念,那就是不提倡建立各种宗派,搞什么这个那个组织。可能是他真的很特别,所以被肯·威尔伯称之为“无法被定位的解放者”。

《生命之书》的译者胡因梦介绍说,“因为有这种理念,1929年 8月,来自全球的信众正准备聆听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说时,他竟然宣布解散为他专门设立的世界星社。他要求学会退还所有信徒的捐款,拒绝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并且宣布真理不在任何宗教组织中。”

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2)

问:不过,我还是觉得他的书很难看懂。

答:是的,他说的都是觉悟者的视角来说的,《瓦希斯塔瑜伽》中的很多内容也是,很多内容都是从绝对的角度来阐述的,所以,我们很难看懂,甚至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

问:其实,《金刚经》也是。

答:没错。《金刚经》就是典型的从自性的角度,也就是绝对真理的角度来阐述的。

问:所以,阅读经典的时候,要有分辨能力。

答:是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产生巨大的混乱,这种混乱甚至可以毁灭一个人。现在,很多人想学佛,但学佛这件事很奇妙,它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可能走上歧途。

问:怪不得南怀瑾不建议年轻人去学佛。

答:我也觉得,30岁之前不太需要学佛,学点专注力练习差不多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这要看每个人的因缘。

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3)

问:那么,克里希那穆提说的真相是指什么?

答:之前也说过,更深入认识自己,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人性层面,另一个是神性层面。在人性层面认识自己,指的是在每一个当下觉知到你存在的整体,也就是说,“你的心不再支离破碎,你就能够看见整个自我。换句话说,你能够观察到每一个念头和每一份感觉,而不去设限,让这些念头和感觉彻底呈现出来。”你所见到的这个整体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说的真相。

(参见《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

问:神性层面的自己是什么?

答:神性层面的自己,就是自性。

问:可是,克里希那穆提为什么没有提自性?

答:因为,他说的觉察就是完整地观察到心中的所有念头和感觉,其实,这就是觉知。也就是说,他说的觉察就是觉知的意思。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就是觉照,就是见性

问:那么,他为何这样表达?

答:因为,不少人以为真相只有自性,就倾向于拼命否定人性层面的很多东西,比如肉体、欲望等,这种误解会导致很多问题。我们看到,很多人还以为觉悟者是一动不动的一个木头人。其实,恰恰相反,觉悟者比普通人更有个性,更有生命力,也更真实。

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当觉知到的那一刹那的反照)(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