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白的风景诗(唐代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古诗欣赏及解析)(1)

创作背景: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与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写作此诗的时间,当在天宝中期。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注释: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巫山:巫山县有巫山。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píng)里。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君:指元丹丘。

寒松萧瑟(sè)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阳台: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锦衾(qīn)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锦衾:锦制之被。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静。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样子。

高咫(zhǐ)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càn)如绮(qǐ)。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此形容距离短。高咫尺,如千里,谓画有咫尺千里之势也。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均指画中景物。丹崖:绮丽的崖壁。绮:华美的丝织物。

苍苍远树围荆(jīng)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历历:分明貌。泛:飘流。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

水石潺(chán)湲(yuán)万壑(hè)分,烟光草色俱氛(fēn)氲(yūn)。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潺湲:水流貌。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笑日:向日而笑。发:开放。江客:江行之客。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

使人对此心缅(miǎn)邈(miǎo),疑入嵩丘梦彩云。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峨眉山月歌、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梁甫吟、发白马、紫骝马、沙丘城下寄杜甫、襄阳歌、战城南、枯鱼过河泣、侠客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夏日山中、客中行 / 客中作、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北风行、玉阶怨等。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