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1)

青花花果纹带盖梅瓶

又是荔枝丰收的季节,说起这种水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位大唐的妃子。因为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闻名于世。

这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水果,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很多文字诗词中也屡见不鲜。炎炎夏日品尝一颗荔枝,实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荔枝产于中国南方,它在中国的栽培和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最早记载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取自割去枝丫之意。原来,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变短。

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2)

《写生翎毛图卷》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对此,明代李时珍也认可。《本草纲目·果三·荔枝》:“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大约东汉开始,“离支”写成“荔枝”。

古时交通不便,荔枝产地因距离政治中心路途遥远且不易保存,故而稀有,为上层社会喜爱。唐乾陵永泰公主墓石椁上,有线刻而成的侍女手捧荔枝款款行走的形象,描绘了唐代贵族生活中食用荔枝的场景。

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所做《荔枝图序》中记载:“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3)

白玉镂雕荔枝佩

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 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对千里迢迢输送荔枝的场景做了生动描述。

北宋初年南海主薄郑熊编写有荔枝的专著《广中荔枝谱》,北宋蔡襄在此基础上编写《荔枝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部果品分类学著作。

荔枝的美味有口皆碑,北宋著名的“吃货”苏东坡,被贬在惠州时,就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是豁达心境的写照,也侧面反映了海南荔枝的美味,不过按照这种吃法,恐怕苏先生也经常上火吧。

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4)

罗聘荔枝图轴

两宋之际荔枝被官方定为祥瑞图案,设计应用在贵重器物之上,用以标识官阶品级和日常生活装饰,反映了主流社会对于荔枝图案审美价值的认可,将其由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需求层面。

能工巧匠擅长将荔枝团雕刻在盘中,盛放水果时赏心悦目;也会将荔枝纹拓印在信笺上,制成荔枝纹砑花笺,无论是写字还是写诗,都极具观赏性。

不仅如此,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制定官员腰带等级制度。各种金银玉石被用作腰带材料,各种植物也被用作装饰素材,荔枝也成为常见的样式。

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5)

镇江博物馆藏宋代刻荔枝纹银鎏金盘

元、明时期,荔枝纹被广泛应用瓷器装饰。如高安市博物馆藏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荔枝纹高足杯,杯身模印如意纹开光,荔枝纹清晰可见。此高足杯用途为元代酒具,见证了蒙元贵族嗜酒习俗,是蒙汉二族文化从激烈碰撞逐渐走向相互融合的历史物证。

明初之际,荔枝纹饰瓷器在景德镇窑和龙泉窑都有烧制,并且载体也渐渐衍生至瓶、杯、盘、盒、画、刺绣等等。

到了清代,品尝一颗新鲜荔枝仍然是十分奢侈的事情。雍正二年,直隶巡抚为所赐两颗鲜荔枝上折谢恩,雍正帝朱批:“此物北方实属难得之物,即在庭诸大臣朕所亲信,不过间赐一二枚耳”。

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6)

蒋廷锡画荔枝山鸟钱陈群书荔枝谱一则成扇

然后雍正帝给其宠臣年羹尧写了朱谕:“鲜荔枝最难待时。今因六天驿程,或者到来亦未可知,所以撞造化,给你带来,到时不知如何”。这种待遇,实在是高的不能再高了。

除此之外,每次荔枝的进贡数量都有明确记载,数量多时,皇太后才能分到两颗,皇后及各宫妃嫔分到一颗,品阶更低连见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荔枝的“荔”字的谐音和形态,人们经常把裂开的荔枝作为“利势大开”的象征,而且荔枝还有“利子”、“吉利”、“多利”等人们向往的一些吉祥寓意,所以也是画家们多把荔枝入画的一个缘故。常见的荔枝和鸡的组合国画,有“大吉大利”的吉祥寓意。

日啖枇杷三百粒不辞长作故乡人(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7)

文竹荔枝式盒

荔枝一物,受到统治阶层的肯定,汉唐为丹果,两宋做瑞图。本文所述古代荔枝纹器物,是先辈工匠按照上层社会的审美,结合自然的如实写照,将荔枝形象用于器物的创制设计,蕴含了古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追求。

是古人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审美意识的具象体现。表达了古人“状物逼真,寄情畅神”的生活追求,和以物愉情、悦心的生活方式。

看到这里,不妨就尝尝今年夏天的第一颗荔枝吧。

主编/仓巴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