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

在线学习,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模式,隔着屏幕,老师有时很难确定那端的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为了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不少老师屡出高招,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网课“暗号”,不仅完成了日常课堂点名,还起到了监督检查作用,让课堂更加高效。快来一起看看吧!

老师:“同学,你的头呢?你的头怎么不见了?”

学生:“老师,我的头!在这里。”

这个“你的头在哪里”的故事,不是网友编的段子,而是杭州一位初中校长不久前向小编转述的网课现场。

疫情期间,作为“十八线主播”,老师们在直播间里除了把课上好,还要完成一项艰巨任务——防止网线另一端的学生“开小差”。“你的头在哪里”的段子,就是有学生上直课时走神,脑袋消失在电脑屏幕前,被火眼金睛的老师发现,立刻被“捉”了回来。

为确保学生上网课时认真听讲,老师除了眼观六路,另一项重要法宝就是点名。鹿姐姐听说,为了让屏幕前的学生有新鲜感,更集中注意力,老师们连点名也想出了各种花样:飞花令、猜字谜、对数计算……以至于有学生感叹:现在没点文化,连签到都签不成。花式点名也是欢乐多多,跟我们一起来看看:

最简单的网课点名,当然是在群里“扣1”。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1)

当然,也有老师坚持“传统”点名方式,在微信群用一条条语音挨个点名……

还有老师一边点名,一边还给武汉加油给中国加油,满满的正能量!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2)

另有一群宝藏老师,即使简单的网课点名,也能充分发挥学科特长。上课没认真听讲,你连“扣1”都不会——

你以为上课只要扣个1就算“冒泡”了?计算机老师告诉你:天真。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3)

相比理工科的烧脑,语文老师的点名就诗情画意多了。

近日,有网友晒出了自己班主任的三种花式点名,并且感慨,不愧是语文老师,每天点名都能换花样:

01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拘一格降人才”“眄庭柯以怡颜”“不敢高声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沁园馨香清风晚”……以下诗句中如果涉及到你的姓或名,恭喜你被点名检查笔记了!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4)

02

除了古诗词,还有猜字谜,点名难度又进阶了——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5)

两人伴我缓缓行

贞观之治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府里住皇上

正晌午时说话,那就同意啦”

一加一不等于二

有个故事真奇怪,西边十日方可言

林一半,字一般,果子有酸有甜

拿把匕首写文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春天花开,秋天凋零

每个字谜都对应一个姓,涉及到这个姓的学生要把语文和数学的练习作业上交,试试看自己能答对几个。

猜出字谜的同学内心表示:我到底是交作业呢,还是不交呢?

03

而当班主任帮收地理笔记时,点名又是按抽查打卡的定位来抽查,方式变得可以说相当应景。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6)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7)

在我们身边,在网课点名这件事上脑洞大开的老师也不少。

比如用“飞花令”签到,杭师大钱江学院古代文学授课老师张维昭出了新招,她要求同学们以“飞花令”的形式进行打卡,即每人说一句诗,让学生体验了一场云上的《中国诗词大会》。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部分同学调侃:“没文化连签到都签不成。”

中国教科院杭州胜蓝实验中学数学老师汤来顺,用的是二维码打卡法,简便高效,现在已经被学生当作课堂上的“彩蛋”,比拼手速。

“其实就是利用‘腾讯文档’小程序,产生一个二维码,然后发起签到。”汤老师说,学生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打卡,而且会自动生成表格,里面会显示学生的打卡时间和姓名。像这样: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8)

汤老师在课堂中把控这个“二维码”的发布时间,或是课前候课的时候,或是下课后,有时是课中。学生只有在线,才能看到这个二维码,不然就错过打卡窗口期了。

现在,只要汤老师一发二维码,学生就会欢天喜地互相提醒:“彩蛋”来啦!

杭州景成实验学校语文老师陈华凤则琢磨出了三种在线点名方式,轮换使用。

第一是网课平台自带的签到功能,课前5分钟,要求学生按时签到。

第二是在线答题,每次10道选择题。有时在课前出题,有时在课中或课后,一般学生2分钟就可以做完,所有成绩会自动呈现。如果哪位同学没有成绩,陈老师就会好好了解一下情况。这种点名方式的好处是,顺带完成了部分知识点的随堂检查。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9)

第三是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用肢体回应。

比如:这位同学回答问题对不对?大家确认一下,有没有看到视频?能不能听到老师声音?陈老师在提问前,会先发布接头暗号,包括用头点2下3下或者5下,或头绕一圈,或手变一把枪等等肢体趣味动作。学生回答时,不是说“是”或者“不是”,而是要对上这些暗号。

陈老师解释,之所以设计这些动作,一来让孩子们活动下脖子;二来调动积极性;三来不用等,老师在屏幕前能一下看到全班的答案,节约时间;而且还能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每次点头绕圈,会有随机的不同数量,多点一下,就说明是不认真听课了。”

为了让学生好好上课,老师们真是用心良苦,各出奇招。老师,您在上网课时候都有哪些脑洞大开的签到方式呢?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哦!

老师网课提问套路 老师我的头在这里(10)

文章来源 | 转载自“升学宝”微信公众号、人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