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临近中国元旦的一天,莫斯科的天气格外地寒冷,冷风吹得行人瑟瑟发抖,不由得加快脚步想要快点走进温暖的家中。

莫斯科机场内却有一个人例外,他不惧寒冷的天气,一人站在寒风之中目光坚定地朝着远方望去,此刻他的内心无比地火热,因为他即将回到阔别了10年之久的祖国,终于可以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

这个人,他的名字叫毛岸英,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第一个儿子。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1)

毛岸英为什么会选在这个时候回国呢?

1945年8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能让中国劳苦大众免遭战乱,迎来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毛主席冒着生命危险毅然踏上了前往重庆的飞机,经过43天的谈判,最终与国民党签订“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但毛主席却为此病倒了,回到延安后,谈判期间本就劳累过度的毛主席,又为战事所虑,身体垮了下来。

这时,毛岸英本就有回国的打算,毛主席病倒这件事让他下定了要立刻回国的决心。之后,毛岸英向斯大林提出回国的愿望,并向其转达了父亲的近况,斯大林同意并派两名医生随行。

毛岸英先是乘坐一架伊尔客机从莫斯科出发,后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换乘一架小飞机直飞延安。当飞机进入中国境内时,看着窗外的景象,毛岸英的眼睛湿润了,心中呐喊道:

“祖国,离别10年的祖国,我毛岸英终于回来了。”

1946年1月,毛岸英到达延安。

18岁没见父亲的毛岸英心情迫切,爱子心切的毛主席拖着病躯破例亲自到机场迎接儿子。

飞机降落后,还没等飞机舱门打开,迫切想要见到父亲的毛岸英便急忙朝着舱门跑去,毛主席也立即走上前去。飞机舱门打开后,毛岸英第一个钻出来。

看到父亲就站在下面等着你,毛岸英迫不及待,几乎是从梯子上滑下来,跑到毛主席的跟前。看着身穿军绿大衣,肩扛上尉军衔,脚踩大皮靴的毛岸英,毛主席脸上笑开了花,笑着说道:“你长得这么高了......”没等毛主席说完,毛岸英就跑上来热情地拥抱住毛主席。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2)

“爸爸,爸爸,我多想你呀......”毛岸英语气真切且激动地在毛主席的耳边说道。

毛主席听到毛岸英的话,也很激动,他也紧紧抱着毛岸英,看着18年未见,现在已是仪表堂堂、身材魁梧的儿子,毛主席感慨万千:“我也一样想你呀......”

当天,不善烹饪的毛主席亲自下厨为毛岸英烧了一桌家常便饭。

看着父亲为自己忙碌的模样,毛岸英很是感动,也很是幸福。此后几天,毛主席与毛岸英形影不离,互相述说着离别的这18年间发生在各自身上的事情,倾诉着对彼此的思念。

也就是在这一年,有一个年轻女子跟着自己的母亲来到了延安,她的名字叫刘思齐。

1946年6月,经党中央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关押的120余位革命志士和其家属重获自由,并来到延安,其中就包括刘思齐母亲张文秋和刘思齐两个妹妹邵华和少林。

6月11日晚,这一天对毛岸英和刘思齐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在这一天第一次见面。

11日晚,毛主席设家宴招待从新疆回来的同志,张文秋带着刘思齐三姐妹也受邀参加。宴席途中,刚忙完工作的毛岸英也来到了宴会上,毛主席见到后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起毛岸英:

“这是我的大儿子毛岸英,我们父子分别快20年了,不久他才从苏联回来......”

大家听后纷纷向毛主席表示祝贺,毛主席也微笑回应。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3)

之后,毛主席特意将毛岸英拉到张文秋的身边,指着张文秋对毛岸英说:

“这是张阿姨,是你妈妈要好的朋友。”

毛岸英听后,立刻向张文秋深深鞠了一躬。之后,毛主席又对张文秋说:

“文秋同志,你也许是今天的客人中唯一见过岸英的,记得吗?”

张文秋当然记得毛岸英,对20多年前在湖南长沙见到还很小的毛岸英那一幕记忆深刻,看着现在仪表堂堂的毛岸英,她不禁感慨万千,内心也很是高兴。

随后,张文秋见身边的大女儿刘思齐、二女儿邵华和三女儿少林逐一介绍给毛岸英,毛岸英也非常有礼貌,一一向她们鞠躬致意,微笑地向她们打起招呼。

第一次见面,毛岸英和刘思齐都对彼此留有深刻的印象。

事后,当两人回忆起第一次见面时对彼此的印象,毛岸英这样说道:

“我对你(刘思齐)那双大眼睛有深刻的印象。”

刘思齐更是直白地说道:

“毛岸英身材高挑、年轻潇洒,在我眼中就是一个标准的白马王子。”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

恋人都是从对彼此有好感开始的。

第一次见面后,往后的日子刘思齐经常到毛主席那里玩,如此她与毛岸英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长,刘思齐看到了毛岸英身上越来越多的优点。

此时,在刘思齐的眼里,毛岸英虽然在苏联待了很多年,但是中文却很好,人也很开朗、随和、心地善良,没有任何的架子,平易近人。

更为重要的是,毛岸英与刘思齐幼时都有着相同的遭遇。

正如毛岸英在之后答复刘思齐为什么要找她做女朋友时所说:

“我们两个的命运是相同的,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我妈妈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你爸爸也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的;我从小坐监狱,你也从小坐监狱;我从小流浪失学,你也是从小失学。我们有着相同经历,应该会有许多共同的语言,我相信我们两个能够走到一起。”

毛岸英和刘思齐是“一根藤上的苦瓜”,相同的遭遇让两人有很多相同的话题。

如此,互相都对彼此有好感,又有很多共同话题的两人,最后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5)

毛岸英和刘思齐定情于河北平山西柏坡。

1948年5月,解放战争的形势日益好转,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后到达河北平山西柏坡。几天后,毛岸英也从山东渤海赶到西柏坡,接着又马不停蹄接受党委派的新任务——前往附近农村搞土改工作。巧合的是,刘思齐此时正在平山医院看病,离西柏坡不远。

听说毛主席和毛岸英都在西柏坡,刘思齐便赶到西柏坡看望他们。

看到刘思齐的那一刹那,毛岸英很是惊讶也很是高兴,热情地说道:

“思齐啊,你长高啦,长大啦,长漂亮啦!记得吗,在延安时,你还这点点高......”说完,就用手朝着自己的胸口比划着。之后,毛岸英便问起了刘思齐的近况。

“我在山西长治北方大学文学院上学,现在学校放暑假了。我前一阵子发疟疾总是不好,这一次用了一种新药奇迹般全好了。我来这里,一来看看爸爸,二来看看少奇伯伯和王前阿姨的两个孩子,丁丁和海海。没想到今天能碰见你,真让人高兴......”

刘思齐欢快地与毛岸英说个不停,毛岸英也耐心地倾听着。

不久,刘思齐病愈后被分配到附近农村和毛岸英一起搞土改,一同去的还有周总理的养女孙维世。在那段岁月,毛岸英和刘思齐一起下乡工作,晚上也一起结伴而回。

毛岸英不但在工作上关心着刘思齐,生活上也对她无微不至。无数个夜晚,刘思齐坐在毛岸英的身边,看着满天繁星,听着毛岸英讲述他在上海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及在莫斯科的求学生活。就这样,随着时间的逝去,两颗年轻的心渐渐走到了一起。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6)

毛岸英和刘思齐相处时间一长,自然是瞒不过作为过来人的刘母张文秋的。

某一天,机缘巧合下,张文秋发现了毛岸英写给刘思齐的情书,后来张文秋把这件事告诉了邓颖超,邓颖超经过细心观察也发现了两人不同寻常的关系,便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周总理。

周总理确定两人关系不寻常后,经邓颖超、康克清,将此事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自然是十分高兴,先不说他从来不干涉子女们的自由恋爱,他本来就钟意刘思齐,曾经就有想过把毛岸英介绍给刘思齐,见两人不用介绍便走到了一起,毛主席自然很是开心。

之后,毛主席便写信询问毛岸英此事,毛岸英也如实告知了与刘思齐在一起的事实,并坚定表示他们两人要订婚,希望主席能同意。

两人能够结为夫妇,毛主席自然举双手赞成。当然,为了慎重起见,毛主席还特意找来张文秋,征求她的意见,并打算如果张文秋同意,便把这门亲事给定下来。

张文秋来到后,毛主席便询问她对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一起的看法:“听岸英说,他和思齐很要好,他也很爱思齐,现在他们要求订婚,我是同意的,现在就看你对这个女婿满不满意。”

张文秋也很钟意毛岸英,笑着回道:“岸英和思齐通了很久的信,这我是知道的,现在他们要求订婚,主席同意了,我非常高兴。只是我担心思齐年轻幼稚配不上岸英。”

对于刘思齐,毛主席相当满意,听到张文秋说怕担心刘思齐年轻配不上毛岸英,主席情真意切地说道:“我看思齐就很懂事,她年纪虽轻,但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她是烈士的后代,是我的干女儿,我很喜欢她。”

听到毛主席这么说,张文秋又怎会再拒绝呢?高兴得说道:“思齐和岸英若真的能在一起,做主席的儿媳妇,经常在主席身边接受教育,一定会很幸福的。”

如此,毛岸英和刘思齐的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毛岸英和刘思齐知道毛主席和张文秋都同意这门亲事后,高兴得不得了,并再三感谢在其中出了不少力的邓妈妈和康妈妈。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7)

不久,毛岸英和刘思齐就准备结婚。

夏末的一天,毛岸英和刘思齐一起来到毛主席住所征求意见。

因为当时刘思齐还未到结婚的年龄,且还没毕业,所以毛主席希望她能在学校完成学业,毕业后再结婚,而刘思齐和毛岸英也听从了毛主席的建议,准备等刘思齐毕业后再结婚。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举国欢庆的一天,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就在这一天,毛岸英和刘思齐高高兴兴来到毛主席住所,向他征求结婚的意见。

这一次,毛主席没有拒绝,欣然同意他们两人结婚的请求:

“我同意,你们准备怎么办婚事呀?”

“我和思齐商量了,婚礼越简单越好,我们都有随身衣服,也有现成的被褥,不用花钱买东西。”毛岸英面露喜色,高兴地与毛主席说道。

毛岸英的意思是婚礼不用大办,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简简单单吃顿饭就好。

“这是喜上加喜的事情,应该艰苦朴素。但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请大家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你跟思齐的妈妈说说,她也不要花钱买东西。她想请谁来都可,来吃顿饭。”

毛主席听到毛岸英不想大办婚礼,觉得很欣慰,但是也觉得结婚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虽然朴素是对的,但也应该请亲朋好友吃顿饭,所以他就跟毛岸英说自己花钱请两家的亲朋好友聚聚,吃顿饭,就当是给他们的婚礼添添祝福。

见到父亲这么说了,毛岸英和刘思齐也没有拒绝,当即就在毛主席的住所商量起宾客名单。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8)

很快,他们就商量出了一份宾客名单,并把它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上。

毛主席拿到这份名单后,沉吟片刻:

“你们只请邓妈妈(邓颖超)不行,还应该请恩来(周恩来);请了蔡妈妈(蔡畅),还应该请富春(李富春);请了康妈妈(康克清),还应该请总司令(朱德);请了谢老(谢觉哉),还应该请王定国;还有少奇和光美同志也要请,弼时同志有病,就不要麻烦他了......”

毛岸英不是疏忽,他之所以不请周总理、朱总司令、李富春等人,不是因为不想请,只是觉得现在国家百废待兴,周总理他们都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当中,自己不能因为结婚这样的小事就跑去麻烦他们。

内心深处,毛岸英是很想请他们来参加自己的婚礼的,他也希望自己尊敬的人能来见证自己与思齐幸福生活的开始。

因此,听到父亲主动开口邀请他们来参加婚礼,毛岸英和刘思齐自然满口答应。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9)

1949年10月15日晚,新中国刚刚成立不过半月,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举行婚礼。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这场婚礼被称为是新中国最高规格最低场面的婚礼。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是新中国最高规格的婚礼,那是因为当时参加婚礼的宾客有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等新中国领导人,这样的阵容放到全世界都堪称豪华,绝对是最高规格的存在。

而说最低场面,那是因为婚礼很是简单,比普通人家都还要朴素。

婚宴就只有2桌,一桌坐着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等和他们的夫人们,及毛岸英和刘思齐,另一桌是给小朋友准备的。

宴席也很简单,只有些湖南家乡菜,像是腊肉、腊鱼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

毛岸英和刘思齐这对新婚夫妇的装扮也很是朴素,毛岸英穿着平常的衣服,刘思齐身上也都是旧衣服,灯芯绒的上衣,半新的裤子,身上唯一新的东西,就是脚上穿的那双方口布鞋。

婚宴上,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等党中央领导人都给予他们最真挚的祝福,夸他们是一对郎才女貌的好夫妻,祝愿他们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10)

作为新婚夫妇的父亲,毛主席更是高兴,整晚都是喜笑颜开的,宴席途中,他拉着刘思齐的手,慈祥地说道:“你今天是新娘子,已经是大人,不再是小孩子。你过去是我的干女儿,现在是我的大儿媳,我祝愿你和岸英和和美美,共同进步......”

婚礼结束后,毛主席拿出了一件半旧的黑呢子军大衣,递到毛岸英的手里,说:

“我没有别的礼物送给你,这是我赴重庆谈判时穿过的大衣,后来未曾穿过,现在送给你。”

毛岸英接过大衣后,毛主席又接着用写玩笑的语气说道:

“这件大衣,白天岸英可以御寒,晚上可以当被子,这样思齐也有份!两个人都不用争!”

送完礼物后,看着毛岸英和刘思齐幸福的模样,毛主席老怀欣慰说道:

“爸爸欠你们的太多了,只要你们幸福,我也就别无遗憾了。”

婚礼结束后,毛岸英拿着父亲送给他们的礼物,带着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等长辈送给自己的真挚祝福,他和刘思齐来到了东城区朝外大街的婚房。

婚房是李克农特意为他们腾出来的一间办公室,因为是临时腾出来的,婚房里空空荡荡的,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一眼望去唯一像样的就是床上的两条新被子。

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49年毛岸英和刘思齐举行婚礼)(11)

这就是毛主席儿子毛岸英的婚礼,与普通人一样简单和简朴。

但是,毛岸英和刘思齐这对从小受苦受难的新婚夫妇,他们却很满足,很幸福,因为从此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很是幸福的时光,形影不离,很是恩爱。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段幸福的时光很是短暂,仅仅只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这对恩爱的夫妻便因一场战争从此阴阳相隔,只留下另一半在这世间一直思念着对方。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年仅2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