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什么值得买用户原创:Nusica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出现产品均为个人购入。原创不易,投币随意,感谢支持。

前言

楼主此前并没有使用过降噪耳机。一是因为自己上班开车,平时两点一线,没有地铁公交等通勤的需要。二是因为不喜欢头戴式,项圈式的降噪耳机,感觉出门在外,不是很便携。但是还是一直很想买一个降噪耳机平时出差坐火车飞机使用,所以我在索尼推出降噪豆WF-1000X之后就一直持续关注真无线降噪耳机。无奈一代降噪豆最后变成了降价豆,断连、延迟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ebay上可以买到各种翻新后的价格十分便宜的降价豆。虽然我并不是索粉,手中的索尼设备也是比较少的,但是我认为一代降噪豆可以说是索尼近几年来比较失败的一款产品。

前不久索尼直接跳过二代,推出了降噪豆的第三代迭代产品WH-1000XM3。本来还是应该像以往一样,不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我有一个同学大佬受邀参加了这款耳机的东京发布会,看到他发的朋友圈后简单聊了两句就长草了,果断不等,京东近期返100E卡,白条6期免息,领了一张减50的plus会员券,还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感觉是比拼多多的无票、海淘等等渠道要划算。

正好前段时间,帮老爸购入了苹果airpods2

这次正好可以把降噪豆3和Airpods2全方位的PK。本文内容如下:

开箱外观

包装盒比较简约,白底盒子。不过毕竟价格在这儿,包装盒不轻薄,比较有质感。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

包装是侧抽式的,抽开后会看到简洁的配对向导。内有耳机主体,充电盒,保修卡,充电线,不同规格的胶圈耳塞。全家福不放了,没什么大意思。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3)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4)

配对前先拍照,新一代降噪豆依然是入耳式,中间是主动降噪麦克风,上边是触摸按键,下边是指示灯,常规配置没什么值得多说的。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5)

充电盒相比Airpods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了,这个大小只能放到包里,放裤兜里看上去太蠢了。顶面采用了金属喷漆的塑料材质,廉价,下面大面积采用了类肤材质。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6)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7)

相比airpods的充电盒来说,质感要差一点,但是防滑。。。看看这个用了没几个月的airpods的惨状。。。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8)

接下来首次将降噪豆的耳机主体放入充电盒,第一次放入需要等待5秒左右,可能是需要先将盒子和耳机PY起来吧(我猜的)。充电盒和耳机的指示灯均会变为红色。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9)

充电盒参数如下,没什么亮点,也不支持无线充电。尴尬。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0)

配对 & App体验

首先下载官方app,根据app提示进行配对。将左右两只耳机分别从充电盒中取出,耳机指示灯变蓝,可以进行配对。这里使用华为mate20pro 进行NFC配对,体验不错,一碰就连上了。对比airpods有一点不同,airpods的连接开关是以充电盒盖子开关为信号,而降噪豆是以耳机是否从盒中取出为信号。长时间不使用降噪豆,从充电盒中取出时会语音提示开机,这个开机提示会耽误配对时间一至两秒。其他情况下的配对连接速度要比airpods慢1秒,基本一致。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1)

如果新增设备就比较坑了,进入蓝牙配对模式的操作方法居然是两边同时长按触控按钮7秒。。。7秒啊,人生有几个7秒配对成功之后的两个设备之间也无法无缝切换,需要手动进入app设备进行切换。

下载 Headphones APP

降噪豆由于支持多种不同设备(不论安卓苹果),所以其功能设置依赖自家APP。总体上体验上不如Airpods的IOS原生系统支持。但是Airpods离了IOS很多功能大打折扣。所以什么时候高贵的Airpods也给Android推出适配APP,估计又要抢走一大片蛋糕。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2)

APP界面简洁,只有一个一拖到底的界面,显示项用于显示左右耳机电量,和连接制式。比较坑的是充电盒的电量无法查看,只能通过充电盒的指示灯。这个体验上不如Airpods。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3)

可以看到连接制式一般为ACC,关于ACC、APTX、LDAC这种技术科普的分析,下文就不赘述了这里简单提两句。直接放观点,我认为毕竟是个无线耳机,要保证续航和连接稳定性是第一位,所以ACC是够用了。

设置项主要用于设置降噪、自定义触摸按键、设置EQ、开启DSEE HX(什么是DSEE HX下文再表)等。

APP支持“自适应声音控制”,分为“静止”、“行走”、“奔跑”、“搭乘交通工具”这四档,通过环境音和使用者的活动情况判断使用哪种降噪等级。降噪等级分为21级,并在降噪等级除了最高的两级时均可以勾选关注语音,减小对正常交谈的影响。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4)

触摸键的功能引用一张官图: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5)

值得一提的是降噪豆3能唤醒语音助手!!!这点要给绝对的好评。虽然Airpods2已经支持了“嘿 Siri”语音唤醒,但是上了其他Android手机还是不能唤醒各家的语音助手。实测降噪豆可以唤醒我手头的华为手机语音助手,以及iPhone的siri,理论上其他Android手机也是一样的。

佩戴体验

对比Airpods2测试了一下重量,降噪豆3单只比Airpods2重一倍,Airpods只有4g,但是降噪豆8.3g的重量也不算重,能接受。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6)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7)

充电盒重量差距也有点大,放入两只耳机后的充电盒,Airpods2 = 48.3g,降噪豆3 = 91.6g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8)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19)

佩戴舒适度上因人而异。毕竟是入耳式,总有一种卡卡堵堵的感觉,不算舒服。不过得益于这次降噪豆3重量控制的不错,虽然没有airpods那么没有存在感,也不难受。剧烈晃动我这不会掉,老婆那就会松动。所以还需要耐心试试附送的硅胶耳塞

降噪表现

黑科技之一就是这次的低功耗的 HD 降噪处理器QN1e。

QN1e对捕捉到的环境噪音进行处理,消除各种频段的噪音干扰。处理器集成了数字降噪、24bit声音信号处理器、数字模拟转换器和放大器,实现高信噪比和低失真的震撼音效。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0)

反正我也看不懂,大法yes就完了。降噪效果明显。开车打开车窗户去机场高速逛了一圈,80迈左右的速度听音乐,路躁和风躁抑制的都好,尤其是风躁,呼呼的大风都听不见。由于本菜鸟没用过几个好的降噪耳机,说实话还是惊艳到我了。效果远远高出预期。

音质表现

音乐

我平时主要听摇滚,测试音频用了一些nas里面下载的原盘原抓。不论是金属,朋克,还是民谣,音质表现都特别好。在一些前后起伏较大的歌曲中,降噪豆给我的感觉就是“上的去,下的来”。虽然楼主本人爱好音乐,但是不玩耳机,只能简单评判。高中低频上,感觉高频略差,低频优秀,中频最好,总体是秒杀同级别,包括airpods和一些项圈式的存在。尤其是声场,也就是空间感,各个乐器尤其是吉他、贝斯的细节听的特别清楚,乐队的各种乐器分至左右声道的感觉听着也要比Airpods等明显的多。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1)

老詹的嗓音真好听

Dsee Hx

“DSEE HX”也是大法的一个黑科技

“DSEE HX”功能可以将MP3与AAC等压缩音源中,因压缩而消失的细微声音通过向24bit的比特率扩展与向192kHz的采样率提升,实现高音质化的输出。大约7年前引入Walkman的既存技术“DSEE”,是指将压缩音源向“媲美CD”16bit/48kHz的音质进行比特率/采样率的扩展,尤其是因该技术在高音的“浑浊感消除”有着惊喜表现,所以在Walkman系列产品中一直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说人话就是通过一些不可描述的算法补偿,把本来音源没那么好的音频文件,强行补充一些细节。实际使用测试,音质较好的原抓盘和qq音乐最普通的网络音质,打开关闭都听不出什么太大差别。可能是由于我木耳,也可能是由于真无线耳机推不动?不明觉厉。

通话

接下来聊聊通话。测试环境为电信4G HD VOLTE高清音频通话。使用者听感上由于有降噪,再加上是入耳式,略强于airpods(基本日常工作出门用得上耳机的,打电话环境都不会太安静),但是对方听感略差于airpods,可能主要差距在麦克风上,降噪豆3的麦克风位于单左耳,总有一种音量有点小的感觉。

连接表现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2)

由于上一代降噪豆断连问题是最大的槽点,这次大法着重宣传了这个低延迟、稳定性好的左右分体连接的蓝牙芯片。具体懒得研究是什么原理,看了一个up主的视频,说是左右耳机使用同一个mac物理地址,通过诱骗设备,同时接收设备发出的蓝牙信号,应该靠谱。

在集中测试这几天断联一次都没有发生过,稳定性十分满意,也可能是我这穷乡僻壤的没什么干扰。大法的发布会集中让媒体在一个东京的一个xx中心繁华街道测试。用意就是让大家看看,你拿着其他品牌无线蓝牙耳机随便试。。没病走两步,你跺不麻的我就跺不麻,要是我跺麻了。哼哼。谁也别想跑,你跺你也麻。。。。

穿墙和距离上也和airpods差不多,在家里面相隔两堵墙后开始断连。距离大概可以有6到8米的样子。综上连接表现与Airpods不分伯仲。

延迟表现

延迟表现上总体和使用了Iphone手机的Airpods持平

视频延迟

测试方法不是很严谨,比较靠主观感受,本人对延迟的感觉还是自认为敏感的。分别使用使用VLC播放器硬解播放NAS中的某不可描述视频,以及某B站指弹吉他视频。慢放至0.5倍观察,分别用降噪豆、Airpods、手机扬声器观看一遍,观察动作与音频是否同步。实测降噪豆在视频上的延迟表现与Airpods一致,即使对比扬声器也几乎感觉不出延迟。

游戏延迟

测试方法为使用音游节奏大师,BangG Dream等试玩对比手感结果…………………………………………

结果降噪豆和Airpods都没法玩,施主请放弃。蓝牙耳机对音游的杀伤力还是致命的,不管怎么调整判定延迟,也是手感奇怪,永远点不到节奏上。刺激战场影响不大,开枪有一点点延迟,和Airpods一样长,感觉不出谁的更大。其实游戏环节没有继续测试的必要了,还是拿这个耳机来听音乐、看视频吧。

其他

听诊器效应

降噪豆3拥有较大的腔体,并且是入耳式,导致了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听诊器效应,不太适合跑步的时候用(加上不防水)。如果你颈椎不好,有时候动动脖子都会听到关节摩擦的嘎吱声(没错就是我)。

续航表现

续航表现测试比较浪费时间,时间比较紧。直观感受就是降噪打开,dsee hx打开会大幅度削减续航时间。网上相关的测试很多,基本在最佳状态下能够达到一次8小时充,充电盒充3次的成绩。抱歉懒了,不测了。

总结

就这两天的使用体验,可以立起flag了,索尼WH-1000XM3一扫前一代的阴霾,把上代所有的问题全解决了,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基本完美。但是在一些类似交互和连接体验上还有一点点进步空间。降噪豆3拥有不错的音质,坚挺的续航,实打实的降噪功能。即使是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如果你有地铁通勤,经常活动在嘈杂环境等降噪需求,新款索尼WH-1000XM3也是很好的选择。个人认为,早买早享受,晚买不一定有折扣,已经处在犹豫边缘的,想要等降价豆重出江湖的值友,我劝我你们善良,价格应该会坚挺一段时间。


各位看官老爷们,欢迎投币点赞评论收藏。如果能关注走一波更是感激不尽。

最后上一张求了媳妇儿好半天才答应当模特的试带真人秀。写完撒花。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3)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4)

索尼降噪豆与普通耳机(索尼降噪豆3VSAirpods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