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本什么书?

1)在有历史、地理功底的人眼里,《山海经》是一本历史书、地理书;

2)在历史、地理功底不够的人眼里,《山海经》是一本神话书、鬼话书;

3)在不识字的老汉眼里,《山海经》是一本订在一起的厕纸,放在茅房也不够撕几下。

所以,《山海经》是一本什么书,不在于书本身,却在于读书的人是什么人。

尽管有一些人对《山海经》颇有微词,但是,到了公元2022年,我们中国人还仍然丢不下《山海经》这本书。因为,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上古历史,还非得要翻一下这本书。

《山海经》据说在大禹治水后形成雏形,在战国及秦汉时期就流行于市,到汉代才正式成书。很多历史主线与后期的《史记》基本一致,比如黄帝一族早期的活动轨迹。有一些《史记》里没有的,《山海经》也记载了,比如商祖王亥,现在地下挖出了甲骨文,发现《山海经》记载的是对的。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1)

山海经

不同的人从《山海经》里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就像电影里演的,你面前有一个万人大集市,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1)如果你是普通人,你看到的只是一万个平平凡凡的老百姓在赶集;

2)如果你是一个妖精,你会看到这万人集市里还有一百个神仙,他们化作普通百姓,在这里喝酒会友,享受人间快乐;

3)如果你是一个神仙,你会看到人群里混杂着一千个妖精,他们也只是想化身凡人,感受一下人间冷暖,并无害人之意。

不能够从《山海经》里看到有价值的东西的人,是因为内功不足。其实,你只要看其中的某一方面就可以,不要去理会那些神神怪怪。《山海经》把各地的大山、大湖看出当地的保护神,其神话一部分指的就是山川河流之神。还有一些神话来自于各地的民间传说。比如西南彝族典籍里记载的独目人,在《山海经》里就多处提到一目人。世界上没有一目人,但中国早期广泛存在一目人的传说,属于文化现象。

当代人研究《山海经》的,扶永发是No.1,超过扶先生的,还暂时没有发现。

扶先生是四川万州人,早年在华中军事航测机关工作,后调入云南测绘局,从事地图绘制。扶先生踏遍祖国千山万水,结合测绘学,将《山海经》的核心地域昆仑丘定为云南境内。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2)

扶永发及其作品

2006年1月1日,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了扶永发写的《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书里的主要思想是:《山海经》记载了我国历史黎明时期的炎帝、黄帝、尧、禹等人物的事迹。他们生活和活动在昆仑山上,而这古昆仑山位于云南西部,而不是在所传的黄河流域。

在接触到扶先生的理论之前,我意识里,昆仑山也是西北一带的概念。扶先生的理论开阔了我的视野。

网友“海子学文化”2022-04-30 14:58在小红书上发布一条消息 “接黄老师通知,扶永发老师于昨日去世,享年80岁。”

对于扶先生的理论,我个人赞成一半,不赞成另一半。我赞成的是“古昆仑山位于云南”,不赞成的是五帝活动在云南。五帝活动在中原,尤其是东夷地区,历史资料里已经很详实,用不着怀疑。不管是非洲起源说,还是本地起源说,云南都是东亚先民最早生活的地方。数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云南有很多。《山海经》及《史记》里,黄帝最初活动在西南,颛顼也出生在西南,但喾、尧、舜、禹却活动在中原地区。“昆仑山为帝之下都”,意思是“昆仑山是黄帝在南方的都邑”。中国人常说:上北京,下广州。“下都”当理解为“南方都邑”。

扶永发研究《山海经》后,发现昆仑山一带的5大地理特征如下:

1)多山地区;

2)北有冬夏有雪之山;

3)正立无景(影)之地;

4)旁有投物辄然之山;

5)山川多为南北走向。

前面几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寿麻地名来自于云南嵩明药灵山”。下面用这五条对药灵山周边山川地理进行介绍:

1)多山地区

云贵高原多山,借用贾玲的话,那就是“肉眼可见”,无须论证。

2)北有冬夏有雪之山

离药灵山最近的雪山为禄劝轿子雪山,嵩明与寻甸古代同为牧靡县(收靡县),轿子雪山就在寻甸北侧,为禄劝、东川交界处。

前几天有网友(用户3953383086748)留言说,他们春节登上大药灵山,向北看到了轿子雪山,白花花的,很刺眼。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3)

禄劝轿子雪山

轿子雪山在药灵山西北侧,两山相距约100公里。轿子雪山据说是中国纬度最低的雪山,海拔4344.1米,是昆明地区最高峰。禄劝、东川、寻甸、嵩明都是昆明下辖区县,同在昆明城的东北侧。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4)

北有雪山

3)正立无景(影)之地

嵩明纬度25.3度,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26′(一般称为23.5°)的地方。北回归线是一条重要纬线,其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嵩明也靠近北回归线,夏天中午太阳接近直射。

4)旁有投物辄然之山

药灵山的东北部有一个塘子镇,塘子镇属于寻甸,历史悠久,因境内的温泉而得名。境内河山秀美,风景绚丽,钟灵山、塘子温泉、关索岭、古驿道、古战场、古城墙遗址文物古迹不胜枚举,素有“钟灵毓秀之地,南谷温泉之乡”的美誉。位于昆明、曲靖两市中心地带,距两市80公里左右,距寻甸县城15公里。东连马龙,南接嵩明,西、北毗邻羊街、仁德。天然温泉,就是地热,地热就是炎火之山。除塘子外,再往北的东川碧谷也有温泉。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5)

旁有炎火之山

泉水温度常高于30℃以上,温泉的形成原因之一: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火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分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

可能的原因:古代塘子温泉这里有岩浆涌出,形成“投物辄然”的炎火之山。但是今天,这里只是一个大型温泉。下图为昆明寻甸千年自喷硫磺星河温泉: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6)

南山腊谷里的温泉

寻甸塘子一带在2000多年前是否发生过小规模岩浆溢出地表的事,还待地质学家考证。

5)山川多为南北走向

扶永发之所以把昆仑山定在云南,主要是2条:《山海经》记载,昆仑山一带山川河流多为南北走向,而黄河流域多为东西走向,云贵川地处横断山区,山川河流多为南北走向;寿麻正立无影,说明昆仑山靠近北回归线。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7)

川滇走廊

在卫星地图上,从云南滇池地区有一条白线往北,经嵩明、寻甸、会泽、巧家可达四川西昌。这条线与地质学上的小江活动断裂带中段重合,可能是历史上的地震形成的裂谷。人类就像蚂蚁一样顺这条裂谷从云南滇池地区通往川西高原,经过川西高原进入青海的黄河上游。这条通道可以叫做川滇走廊。

与华夏族颇有渊源的西王母国就诞生在川滇走廊上,公元前1200年左右,彝族始祖希慕遮也是顺川滇走廊于白鹤滩过金沙江进入云南昭通地区,后裔发展到了会泽、东川、寻甸、嵩明、昆明一带。

以“叟麻”名闻中原的云南嵩明药灵山周边山川地理特征完全符合扶永发先生主张的“昆仑山五原则”。证明扶永发先生关于“古昆仑在云南”的论断是正确的。

中国的地名,带“昆”字的只有昆仑山、昆明、昆山、小昆山,巧的是,昆明、昆山、小昆山我都生活过。

江苏昆山与上海松江小昆山在古代是同一个县,最早的县治在上海松江小昆山。小昆山是三国大将书生陆逊的故里,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等文化名人也居住在小昆山,前人将二陆比作美玉,以“玉出昆冈”来赞誉他们。故有昆山的称号。后来,昆山县治移到了今天的马鞍山那边,为了有所区别,松江这个昆山就改称小昆山。

所以,中国带“昆”字的地名,自然演化出来的就只有昆仑山及昆明两个。这两个地名是有渊源关系的。今天我们证明昆明及昆仑山就是同一个地区。

昆仑山与西王母是《山海经》的核心内容,我们今天发现昆仑山及西王母国核心区在今云南嵩明、寻甸一带,大范围包括云南昆明、曲靖、楚雄、昭通,四川凉山、攀枝花、宜宾,贵州毕节、六盘水、安顺。可能会改写西南地区乃至于中国的上古历史。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8)

黄帝一族在西南活动的地图

对中国上古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把目光投到西南云贵川,这里有黄帝早期的活动轨迹。

按《山海经》、《史记》记载:

1)黄帝长子玄嚣居江水,江水出于岷山,古人早期认为长江上游为岷江(到了明代,徐霞客考证长江上游为金沙江)。故玄嚣早期占据的是四川盆地;

2)黄帝次子昌意居若水流域,即今四川凉山、攀枝花、云南楚雄、昆明、曲靖、昭通一带;

3)黄帝女儿魃占据赤水河流域,为云南昭通、贵州毕节、遵义、四川宜宾、泸州,文化特征为“青衣”人,也叫穿青人;

山海经中说昆仑山在哪里(扶永发考证的山海经昆仑山在云南)(9)

西南穿青人为黄帝女儿旱魃部落后裔

4)昌意的儿子颛顼生于若水流域,后到河南濮阳接替爷爷黄帝的中原共主职务;

5)《山海经》记载昆仑丘为“帝之下都”。

中原是炎帝一族经营了很多代人的地方,后期管理混乱,黄帝一族从西南入主中原,打败炎帝,但是炎帝下属的蚩尤部落不服。黄帝与蚩尤久战不下,西王母派人助力黄帝,打败了蚩尤。黄帝及其后裔永久统治中原,夏商周统治者均记载为黄帝后裔。

按照这一发现,黄帝早期的活动中心就变成了云南昆明及其周边。昆明一带,古称“滇”。滇字在今天的普通话发音为dian,但古汉语里却念“狄”(di)。彝语及上海话(古汉语的一种)里,滇的发音就是狄。

上海话里“大连(lian)”的发音为“大理(li)”,所以,很多上海人会把大连与大理搞混。还有,鼻头、笔头、扁豆三个词,在上海话里都念“比抖”,连上海人也分不清。扁(bian)发音为比(bi)。

滇(狄)在彝语里是老鹰(雕)的意思,滇池彝语叫“龙堕湖”,“堕”有坠落、诞生两个意思。龙就是支格阿鲁,云南人称其为“阿龙”。阿龙是彝族第一英雄,是彝族文化里最有影响力的人。传说一只雄鹰飞过,几滴血落到阿龙母亲的裙子上,就怀孕生下阿龙。阿龙是神鹰的儿子。阿龙后来落入滇池去世,化为一只老鹰飞走。滇池就是狄池,就是鹰(雕)池。

中原记载里,黄帝为白狄人,狄也是指老鹰(雕)。

昆仑丘为帝之下都,就是黄帝在南方的都邑。黄帝入主中原后,在北方也建了都邑。黄帝传颛顼,颛顼传帝喾,帝喾把小儿子封于蜀地,后裔发展为蜀王。蜀王蚕丛兵败,后裔迁云南大姚、姚安一带,重回故乡滇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