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走过路过看一看,刚到的仙居杨梅,上午才从树上摘下来的,绝对新鲜咯!”下午6点,正是人们下班后路过菜市场买菜的“黄金时间”,在杭州市万寿亭做水果生意的邵林宝卖力地吆喝着。眼下,正是杨梅产季,一篮篮刚从泡沫运输箱里取出的东魁杨梅大如乒乓,黑里透红,让人垂涎欲滴。路过的人们你挑一篮,我选一盒,不一会,就将两箱杨梅一扫而空。

邵林宝忙得不亦乐乎,待得空时,记者与他攀谈起来。“这两年,农村有了电商,像杨梅、枇杷等应季水果我都是直接从农村产地通过村淘定制送货,基本都能当日到达,由于新鲜,价格也卖得起来。你瞧,这生意,比以前卖批发货强多了!”邵林宝讲起自己做生意的“秘诀”,显得很是得意。

2014年以来,浙江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目前在21个县域内开设了“农村淘宝”服务点,村点数已突破1000个。“村淘”的蓬勃发展,让浙江广袤的农村大地已悄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淘宝村乡村振兴(浙江农民的新时尚)(1)

80岁老人高富龙正在挑选风扇。

“银发族”高富龙:一根网线,拉近了城乡

“小周啊,你帮我看看这款电风扇网上咋卖?”下午3点多,年逾8旬满头白发的高富龙刚进浙江德清乾元镇的村淘服务站的门,就操着浓浓乡音向店里的村淘“小二”周霖打起了招呼。

“哎,高老师,您来啦。您坐沙发上,我来帮您挑。”高富龙以前是周霖小学时的美术老师,周霖一直都亲切的地他高老师。这几年,自从村里有了村淘服务站,网购在村里也流行起来,高老师平时要买啥东西,都会过来找他当网购参谋。

这段时间,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高富龙的膝盖又吹不了空调,决定买个风扇。来前,高富龙在镇上看了一款国产品牌的风扇,价格208元。

高富龙报出型号后,周霖熟练地打开网页对售价进行了查询。“高老师,您看的这款风扇网上149元就能买到了。”周霖打开淘宝,通过宝贝评价、信用度、销售量等挑选出了一家合适的店铺。

高富龙凑到显示器前,眯着眼仔细看了看产品图片和介绍,放心地点了点头,对周霖说:“行,就在这家买吧!”

“好嘞!”周霖手脚麻利地完成了提交、付款、确认等一系列操作后,扶着高富龙出了门,一边走,一边说:“高老师,您回家等着吧,货一到,我给您送上门,验完货,您再付钱。”

出门后,高富龙笑呵呵地朝周霖挥了挥手,慢慢地向家走去。

一路上,高富龙回忆了以前自己的一些经历:平时孩子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都得自己去,村里的小商店货品少,很多东西要去镇上才能买到。可镇上的商场里能选择的余地也不大,而且还夹杂着一些“傍名牌”的商品。花了钱,却买了“李鬼”,产品质量也常出问题,烦心着呢。

在农村里,有着高富龙这样经历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提起现在的“网购”生活,高大爷赞不绝口。现在,村里人买东西基本都不用出远门了,会用电脑的,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网购,不会使用电脑的,就跑来村淘服务站,请“小二”帮着买。一根网线连接了全国甚至全球成千上亿的商品,不仅种类多,价格也透明看得见。等货到了,“小二”还能帮着验货,发现质量有问题,“小二”还能帮着维权。“可省心了!”高富龙说。

如今,乾元镇不少老人都养成了网购的习惯。鱼竿、书本、洗衣机,包括不太好买的自行车配件等,都习惯先看看网上怎么卖,在网上下订单。就连出门旅游,也要问问网上是否有合适的。这不,记者陪高富龙回家的路上,遇到同村的周奶奶,她正匆匆迈着小碎步,要去村淘找周霖问问出门旅游的事儿呢。

“以前,咱农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可就是生活购物不方便;如今有了‘村淘’,我们的生活让城里人都羡慕起来咯。”在整洁的村道上一路走来,高大爷始终带着笑,一脸的幸福。

淘宝村乡村振兴(浙江农民的新时尚)(2)

村淘“小二”正在做地推活动。

“70”后周霖:点点鼠标,“土货”成了香饽饽

村淘“小二”周霖的一天,很是充实:每天一早起来,他就先打开电脑,把村里人托他代买商品的物流信息挨个查看一遍,发现有问题的,直接电话联系物流公司,询问缘由,催着发货。除了为居民代买东西,村淘服务站同时也是村里的快递收发点,村里人养成网购习惯后,有时一天有好几十件快递要完成收发。忙完了这些,周霖还会主动对接外地的“小二”,帮农户将当地的农产品卖出去。

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项目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450个县开业,建立起了2.5万个村级服务站,招募了近5万余名“小二”和“淘帮手”。各地“小二”之间可互通市场需求信息,为全国各地的特色产品织起一张直通终端的销售网。

杨建明是乾元镇的一名养鸡大户,家里养着3万多只土鸡。“以前,每天就在家里等电话。谁家要鸡蛋了,打个电话来,我就送过去。鸡蛋的产量,说大不大,说小,也还有点规模。怕鸡蛋卖不出去,三斤、五斤我都送货上门。请个人帮忙,人工又不划算。愁着呢!”杨建明回忆起以前的情况,连连摇头。

2017年5月份,杨建明的烦恼被周霖知道了,他马上同杭州、上海等地的“小二”进行联系,不但很快就为杨建明带来第一批订单,同时,还对接好了物流企业直接上门收货。杨建明家当时存的5000枚土鸡蛋直接装车,卖到了上海和杭州等地。

“忙不过来咯!现在基本上都几百斤、上千斤销售。几斤的鸡蛋订单基本都不接啦!”聊起这短短一个月间发生的变化,杨建明笑得合不拢嘴。

除了帮着将本地农产品往外“吆喝”,周霖还会买进一些实惠的外地农产品。说着,周霖带记者来到了仓储室,那里面放着100多箱从安徽购入的黄桃罐头。

“这罐头在安徽那边滞销,咱乾元本地人又爱吃这个。超市卖8块多钱一瓶,这网上买来只要4块多,我就进了一批货,已经卖掉很多了,还剩下这点。”周霖对自己的“商业头脑”很是自信:这批罐头,在活动开始第一天就卖了200多箱。

此外,周霖还联合德清各地其他村淘“小二”依托已有的淘宝店铺平台——德清特产馆,抱团为德清本土企业进行商品的线上销售。年初,在他们的帮助下,德清新市油脂厂销售了价值100多万元的“如意油”。

“干村淘以前,我一直在跑销售,以前是挨家挨户去跑,现在,直接在电脑前面对一大批人,效率高不说,挣钱也比以前多多了!而且还能帮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可有成就感了!”周霖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特别有亲和力,难怪村里的乡亲们买卖东西找他,都说“放心”。

淘宝村乡村振兴(浙江农民的新时尚)(3)

莫爱超的村淘服务站地方不大,却是村里人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90后”莫爱超:回村创业有奔头,一家团圆乐融融

农村生活枯燥单调,村里的年轻人便想方设法走出农村,导致社会上都戏称留守农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为“38、61、99”部队,大家也纷纷表示对农村“空心化”而担忧。

但如今,在浙江的农村,却有成千上万的优秀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莫爱超便是其中一位。

身为“90后”的莫爱超,家住湖州三合乡康介山村。别看他年纪不大,工作经历却丰富得很:在城里打工时,发过小传单,干过楼房销售,推销过日用品。

“后来,因为我媳妇怀孕了,心想着在家里帮她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回来走了走。不成想,却发现农村电商大有可为!”莫爱超干脆辞了工,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村淘合伙人。

夫妻俩双双回家创业,最开始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村里面就那点人,生意做不起来的。”“看起来不是长远之计,将来年龄大了,还怎么出去找工作?”……

顶着父母的压力,莫爱超的电商小店在2016年6月18日这一天开业了。小店只有8平米大小,别看店面不大,却经营着数不清的线上商品。

他的小店是全村人气最旺的地点之一。村里人没事儿,都愿意到他的小店坐一坐,对着电子大屏幕指指点点;看到了心仪的商品,就让莫爱超帮忙下单。

“90”后的他因为对商品挑选购买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很快成了十里八村知名的“买手”达人。光是2017年1月-5月,全村经由莫爱超之手买过的商品数量就已过万件。

莫爱超父母对他这份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转变。

“不仅仅是看到能挣钱了,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家人每天都能在一起生活。”莫爱超说,以前是没有办法,村里没出路,只能外出找工作,在电话里得知父母身体不好,也只能在远方偷偷抹泪。如今,回乡干起了电商,既能全家团聚,又能赚到钱,莫爱超一家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责编:郭扬、翁迪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