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家楼村一间6平方米的出租屋里,除了床和做饭的“灶台”,其他大都是画作和绘画工具,今年53岁的王柳云就在这一方“陋室”中,重拾起了人生梦想。
王柳云两年前从湖南娄底老家来到北京,目前是北三环一栋写字楼内的保洁员。除了保洁工作,王柳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留给了绘画。
清晨5点起床,骑自行车15分钟到达公交站点,赶上最早一班公交车到达工作地,打扫办公区、清理卫生间、擦洗玻璃、分类垃圾……在7点30分前完成第一次保洁工作。
上班的时候,她勤快话少,埋头苦干。
下班后去捡废品,然后用一辆小板车拉到废品站。她说,耗尽体力能让自己“少些妄想”。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就在房间中间挪开一小块空地,架起画板,任思绪天马行空,用画笔画出心中的那片天地。“初学油画时我主要是临摹一些名画,现阶段是临摹和创作相结合,工作日的时间,我都是晚上画,有时候会画到天亮。”
一个农村的孩子,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绘画曾是王柳云儿时的梦想。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她高中才读了半年就离开了学校。她不愿被困在农村等待嫁人,所以不放过任何了解外界的机会,比如广播、报纸等,她想尽办法要走出那个小山村。
20岁的她,拿着攒下的全部积蓄走出大山,向一位农艺师拜师学技,然后回到村庄种树创业,收入比当时城市的上班族还高。24岁那年,王柳云走进婚姻的殿堂。然而婚后,丈夫挥霍了她所有的积蓄,并在儿子七岁那年遭遇车祸离世。
之后的日子里,她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养孩子,没有了年轻时创业的激情,只想一个人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了油画。看着别人画上美妙的风景,她心动了。人生太短,去不了的地方可以画出来。画出来了,就算心去过了,正所谓“肉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50岁这年,王柳云重新开始了她的绘画梦。没有老师教,她就买书看、上网学,慢慢摸索。没有钱买画框,她就把画布钉在墙上画。靠着省吃俭用,王柳云开始在小屋里默默地学起油画,这一画就是三年。
王柳云在北京的生活十分节俭,房间里的家具和生活用品大部分是同事送的,一日三餐也是极其简单。
很多北漂族在北京都找不到归属感,感觉冰冷而忙碌,可在王柳云眼里,北京充满了人情味。“哎呀,我觉得北京太好了!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她会欣赏路边的一棵树,会惊喜路面换了个颜色。在她眼里,这个城市里人人平等,善良友好。虽然大家都在为生活而奔忙,但每一个打工人都是笑脸相迎,互相谦让。
今年3月,王柳云所在的物业公司负责人得知了她的故事,专门在大厦的洗手间内清理出一片空间支持她画画,这让王柳云非常感动。在谈到未来的打算时,王柳云说,她要在北京踏踏实实地工作几年,等攒够了钱,就去看看祖国的山河。西藏、新疆、四川、云南……这些都是她年轻时的梦想,她要一一去体验。
在不能出走的日子里,她就以画为马,用画笔走遍千山万水。
2021年开始,王柳云会把自己的作品发到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了不少网友认可。从今年开始,陆续有人想要买她的画。每幅画根据难易程度,她会出300到800元不等的价格。
王柳云说,自己还是个油画界的“小学生”。“网络关注”给她带来了一些收入,但她更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学习的机会,而这才是她最看重的。“想绘画有成就,没有二三十年我觉得不太可能。我目前才三年,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王柳云说。
每当谈起杜甫、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作者)、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作者),王柳云眼里都泛着光芒,我们很难将这些与身为保洁员的她联系到一起。
王柳云说:“人生的起点各不相同,我们也许逃不过苦难的宿命,但不要因此而心灰意冷。要继续前行,还要偶尔驻足,欣赏路边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