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千古恨故事(千古奇冤莫须有)(1)

公元1139年,宋高宗向金朝称臣,以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布二十五万匹的代价“赎回”了陕西、河南一带土地。

岳飞,子鹏举,自幼跟随周侗学习武艺,刀马娴熟,射箭更是百步穿杨,不仅如此,他还熟读兵书战策,精忠爱国。岳飞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岳家军”,也有人叫“背嵬军”。他打造的岳家军是那个时代唯一能和女真铁浮屠、拐子马能够一较高下的军队。

一怒千古恨故事(千古奇冤莫须有)(2)

在岳飞的带领下,岳家军从金人手中收复了大片土地,一直打到河南开封的朱仙镇,所到之处金人望风而逃。金人中到处传播着这样一句话:“撼山易,韩岳家军难”。

河北的义军听到岳家军打到朱仙镇,欢欣鼓舞,渡过黄河前来与岳飞汇合,老百姓们也都杀牛宰羊犒劳岳家军。岳飞写下来脍炙人口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期待着“直捣黄龙与诸君共饮!”

一怒千古恨故事(千古奇冤莫须有)(3)

眼看着马上就要收复北方国土,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打算和金国议和,他鼓动宋高宗赵构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急招岳飞回朝。岳飞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痛心不已:“想不到我十年努力,今日毁于一旦”。但是皇命难违,岳飞安排好部队,就带着儿子岳云、女婿张宪返回京城。

回京途中,岳飞对当今朝廷失望重重,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没想到一进京城,岳飞父子就被万俟卨(mò qí xiè)关入大牢,并买通了张俊、王贵诬告岳云曾写信给张宪约定兵变谋反。万俟卨用尽酷刑,让岳飞父子承认谋反的罪行,但是岳飞父子什么也不肯招认。

一怒千古恨故事(千古奇冤莫须有)(4)

有一天,万俟卨逼着岳飞写供词,岳飞含泪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万俟卨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岳飞父子谋反的案件就这样拖了两个多月,毫无进展。很多抗金派的政府官员知道岳飞父子是冤枉的,纷纷上奏章给岳飞申冤,但不是被秦桧扣下奏章就是被秦桧陷害。

同时期的抗金名将韩世忠毫不害怕秦桧的势力,为岳飞愤愤不平,并亲自找到秦桧质问:“你究竟凭什么说岳飞谋反,证据在哪儿?”秦桧蛮不讲理地说:“现在虽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这件事莫须有。”“莫须有”是当时南宋方言,就是大概有、或许有的意思。韩世忠气愤的说:“以‘莫须有’三个字来定罪,怎么给前方将士交代,又如何叫天下人心服口服!”韩世忠眼见自己也救不了岳飞愤而辞职,再不问朝廷之事。

一怒千古恨故事(千古奇冤莫须有)(5)

同年十二月,宋高宗赐死岳飞,就在风波亭上,万俟卨让人勒死了岳飞、儿子岳云、女婿张宪。老百姓听闻岳飞冤死,哭声恸天,三日不绝。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宋高宗死后,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冤案,碍于朝中众多的投降派,并没有把秦桧怎么样。直到韩侂胄横空出世,奏明宋宁宗将岳飞光明正大的追封为“鄂王”。同时,免去秦桧所有官职,将其谥号改为“谬丑”。

一怒千古恨故事(千古奇冤莫须有)(6)

到了后来,老百姓在岳武穆庙岳飞像前铸造了四个铜人跪在那儿,到如今已跪了近千年之久。

这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用现在的话说是: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立删!

,